APP下载

谈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2018-07-09朱斐翡

大观 2018年4期
关键词:长卷景德镇

朱斐翡

摘 要:谈到唐英,人们就会想起景德镇,而谈到清朝的景德镇,往往就避不开唐英。唐英作为景德镇历史上著名的督陶官,其不但为当时的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是为景德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唐窑”名称的来历,然后结合作者自己创作《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长卷的感受,分析了景德镇与唐英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则对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进行了阐述与讲解,也希望能够为景德镇的历史传承创设条件。

关键词:景德镇;唐英;《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长卷

[本文系2013年江西省藝术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YG2013141)]

景德镇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元代开始,景德镇就成为中国的制瓷中心。经过日月风霜的洗礼,如今的景德镇仍然以“瓷都”的称号享誉全世界,是一座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具有历史韵味的文化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基地和起点城市之一,千百年以来,景德镇生产无数精美的瓷器,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世界瓷都”美名誉满全球。越过昌江大桥便是景德镇的市区,这里随处可以看到瓷器店,各种瓷器招牌与器物琳琅满目,漫步于上珠山旧址以及参观“烽火神庙”,感受景德镇陶瓷景观也成为了每一个游客来到这里之后的必修课程。进一步了解景德镇的历史,就离不开“唐英”这个名字。

一、“唐窑”的来历

随着学者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当前人们逐渐梳理和挖掘出来唐英与景德镇之间密切的关系。唐英,字俊公,隶属于汉军正白旗沈阳人,他7岁进入私塾学习,并在16岁时“供艺于养心殿”,并在43岁时成为内务府员外郎,46岁被派往景德镇作为景德镇督陶官管理相关事务。

最初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的身份来到景德镇时,其对于陶瓷生产可谓一无所知。但是为了顺利完成皇上交付的特殊使命,其在加强窑厂管理方面做了这样三个具体的工作:

(一)撤离非生产性人员

唐英为景德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毫不留情地对于厂内的人员配置进行了优化和改动,通过大量削减与生产无关的人员来做到政善而工勤,这对于后期景德镇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非生产人员在厂区内不但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还不利于优化管理,所以其通过削减非生产人员做到了“精简”。根据史书记载,唐英对于厂内人员的削减比例极大,25人中只留下了4~5人,而这4~5人还必须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随着人事的精简,工作效率不断上升,景德镇的窑厂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二)在有限范围内更好地运营资本

在封建社会当中,市场的调控大多数情况下会由政府直接出面干预,这样虽然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的发生方向,但是对于组织生产力以及提升生产效率却具有许多阻碍。在唐英到达景德镇后发现,官窑与民窑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不对等。由于官窑受到了朝廷的庇佑,所以在行事作风方面完全压制民窑,导致一些民窑优秀的产品无法得到正名,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的上升。针对这个问题,唐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处理官窑与民窑的关系形成了“产品与市场”的新格局,并通过“官民竟市”的方式为官窑与民窑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一些民窑遗留下的历史文物当中还可以看到唐英改革留下的影子,其对于现代陶瓷业的发展更是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在古代,一旦朝廷下发了命令,下面的官员就必须根据命令严格执行任务,但是大多数官员对于命令之外的内容却很少关注。在接受监督官一职后,唐英发现了陶瓷生产活动中成本过高,效率偏低的问题,冒着违反朝廷定例的风险,通过优化运输策略以及提升生产效率的方式控制了生产成本,但是同时并没有影响到生产的质量与规模。根据史书记载,唐英不但是一个关注生产的“企业家”,更是一个关注生活的“生活家”,其通过多种技巧与方式引导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其在督陶期间,整个景德镇的年产瓷器达到了数十万之多,而花费的银两却不足万两,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生产效率还是生产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也正是由于唐英在位期间景德镇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不但赢得了朝廷的赞赏更是为后世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景德镇又被称之为“唐窑”。

二、《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长卷创作的意义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以“瓷都”享誉世界。景德镇陶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据蒋祈所著的《陶记》称,当时的景德镇有窑300余座,形成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胜景。

从元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的制瓷中心,到明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立的御器厂,再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繁荣盛世,中国的瓷器生产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进入了黄金年代,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御窑厂。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清世宗钦命内务府员外郎唐英到景德镇御窑厂任督陶官。我要创作的《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长卷,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说起。

唐英到任后,谨遵圣命,与瓷工共同食息,虚心学习,聚精会神,苦心竭力,取得了中国古代制瓷最高水平的辉煌成就。古人评价,“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景德镇的制瓷先师们,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在实践中获得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生产传统工艺,使景德镇瓷器获得众多的美誉,吸引着很多中外陶瓷学者前来景德镇探求景德镇传统制瓷经验的奥秘。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景德镇人民政府根据瓷都景德镇的特点和实际,提出了打好“陶瓷、旅游、航空”三张主牌的战略部署。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发掘利用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加速推进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加速推进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能使国内外关注景德镇的大众快速了解景德镇千年手工制瓷的工序,应江西省政府之邀,我创作《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长卷,力求完美再现盛世景德镇的瓷业历史,讴歌瓷工和督陶官的杰出贡献,彰显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的历史文明。因此,特别选取以清朝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唐英正式被委派为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给雍正皇帝督造祝寿的八陶瓶一对作为整个故事线索的引子,全面体现景德镇当时的辉煌鼎盛。在中国陶瓷史上,唐英与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在御窑厂任职时间最长,督造的贡瓷最多最精致,是在古今中外影响最广的一位督陶官,曾将中国瓷业的发展推向巅峰。

在上海世博会上,以“青花瓷”为元素的江西馆,在众多展馆中大放异彩。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后,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景德镇重建世博江西馆,再现其风采。馆内将设置一幅百米长卷,完成后的画卷将和世博会中国馆中的《清明上河图》相媲美。因此,这次能有机会创作《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百米工笔长卷,历时五年,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将对景德镇陶瓷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意义。

《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百米工笔长卷要全面反映景德镇深有特色的地理风貌和繁荣盛世的景象,景德镇领先于世界的手工制瓷的技艺及其成就,通过对制瓷工艺细节的刻画,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瓷工、皇帝、督陶官对中国陶瓷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此,我详细查阅了历史资料,充分了解这一段历史,及其历史中的人物,将其鲜活地呈现出来。征求多方建议,结合各种史料,最后确定为将百米长卷分为八个部分,依次是唐英领旨、盛世景德、风情昌江、御窑揽胜、奉旨制瓷、风火窑神、瓷行天下、衣锦还京。

三、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在景德镇期间,唐英不但从一个完全不懂陶瓷的“外行人”逐渐成长为一个懂陶瓷、喜欢陶瓷的“陶人”,更是将其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窑厂的建设与规划当中,并在这个时期创作出了大量的诗文集来表现自己对于陶瓷的热爱。在御陶厂的时候,他不但亲自管理,还亲自下厂做瓷,绘瓷,并将这些内容在他的诗文集中进行了表述,所谓陶人有陶人之天地就是他的论断。在一言一语当中,充分表现了对于陶瓷的热爱之情,由于对于陶瓷情有独钟,这种独特的“陶人”体验也为铸造“唐窑”的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景德镇乃至整个陶瓷业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我国陶瓷史自唐宋以来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官窑带动民窑发展的一个整体流程,而根据历史朝代的更迭出现过数次高峰。其中第一个高峰就是唐朝时期的秘色瓷以及白瓷,受到了当时周边国家的追捧,第二个高峰则是宋朝时期的几个官窑,包括汝、钧、哥、定等等,第三个则要数元朝时期的青花以及枢府白,第四个是宣德年间的青花鱼五彩,最后一个高峰则是唐英主持景德镇窑务时期的“唐窑”器。作为陶瓷历史上的第五个高峰,景德镇唐窑瓷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其不但成功借鉴了前人的生产经验,并且在仿古创新方面更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是在器物的制作水平在对于细节把控还是在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对于后期中国传统瓷器制作工艺流传到国外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督陶官到引领整个行业的历史人物,唐英的光环与景德镇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景德镇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重镇,其在陶瓷行业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靠着像唐英这样的优秀实干家才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相应的,唐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无不仰仗了景德镇厚实的传统工艺水平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是一种缘分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唐英的成就离不开景德镇,因为景德镇是其施展才华与拳脚的地方,景德镇离不开唐英,因为没有唐英的支持与帮助就没有如此辉煌的景德镇。作者通过长达五年的时间,对《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工笔长卷的创作,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参悟。直到今天,通过学习和缅怀历史,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唐英在陶瓷改革与发展中对于景德镇乃至整个行业做出的贡献,学习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更好地发展陶瓷,发展景德镇更是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安占彭.唐英与“唐窑”艺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

[2]刘海龙.论督陶官唐英的陶务管理方略[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

[3]熊贵奇.唐英款瓷器考證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4]耿宝昌.谈唐英款的瓷器及其它[J].景德镇陶瓷,1982,(02):1-3.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长卷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长卷
我的家乡景德镇
清雅苍润
《韩熙载夜宴图》的时空描绘手法与电影镜头手法的比较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景德镇写意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携手同进共谋发展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