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歌苓小说《扶桑》对华人形象的颠覆

2018-07-08黄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颠覆扶桑严歌苓

内容摘要:美国新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家严歌苓的小说《扶桑》从19世纪美国社会的群体层面和克里斯的个体层面展示了西方话语中的华人形象,通过主人公扶桑解构了东方主义的建构和想象,重塑了中国人的形象。《扶桑》以颠覆性的华人形象拨正美国史书中关于华人形象的套话,为现实中的中美关系提供一种形象参照。

关键词:严歌苓 《扶桑》 华人形象 颠覆

《扶桑》的作者严歌苓,是当前学界公认的美国新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评论者说:“严歌苓的作品以窥探人性之深、文字历练之成熟而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并屡在台湾、香港以及北美文坛获奖,从而成为海外新移民作家一面耀眼的旗帜。”[1]《扶桑》发表于1995年,进入200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陈思和评价《扶桑》是“海外华人史诗的第一部”。[2]小说描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华人妓女扶桑在美国西部的心酸生活与离奇爱情进行,并以女性特有的触觉及感悟挖掘那段沉默与扭曲的历史。

本文用形象学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探讨新华文文学中的华人形象,揭示美华文学表现出的新特点:经历了从彻底臣服于西方文明到理性反思的过程,美华文学出现了新的身份认同,华人在与异族和同族交往中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在西方作家的作品中,华人的形象套话是这样的:女人都裹脚、温柔而顺从;男人都是小眼睛、扎辫子、麻木、贼眉鼠眼。西方人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想,以俯视的态度建构出一个另样人种来作为自己本民族的陪衬和强大的证明,而在严歌苓笔下的扶桑解构了东方主义的建构和想象。

严歌苓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塑造出富有人性深度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在沧桑、厚重的历史中卑微而顽强地生活的一群。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忍受着命运的残酷作弄,表现出女性生存的艰难和身份的卑微。但女性的卑微并不表明她们是生活的弱者,严歌苓同时也写出了女性在巨大的生存困境下表现出的坚忍与顽强。在《扶桑》中,她从正面塑造了扶桑“忍”的形象,她是个大智若愚、上善若水的女性形象。她毫无心机,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客人,虽然受尽凌辱,但苦难不仅没有摧毁她的健康和容貌,反而让她愈发娇艳。不得已的肉体出卖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受难的过程,扶桑在受难中一次次的展现她的博大、宽容、自由与柔韧,并且以此超越了苦难和卑微的人群。她自己明白:克里斯,那个白人少年的身影早已刻进她心里。尽管克里斯背叛过她,但她以母性的宽容原谅了他,她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救赎了一切罪恶。她将受难作为一种平常的生活来对待,在被嫖客肆意践踏的同时,她已经从妓女和奴隶上升成了一个女神。扶桑的经历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的中国,“多么好的女人,诚心诚意得像脚下一抔土,任你踏,任你在上面打滚,任你耕耘它、犁翻它,在它上面播种收获。……那泥土般真诚的女性。”[3](111)

扶桑有着传统东方主义建构出来的女性形象中的美丽、顺从、软弱,但她的颠覆之处在于:她不是一个被奴役得麻木没有思想的东方女性,她有着自己内心的自由,她还以第二性的沉默宽容拯救了奴役她的克里斯和大勇。小说中多次出现扶桑跪着的形象,她跪着原谅了一切的不平等,使克里斯意识到这个跪着的扶桑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体现了最远古的雌性对雄性的宽容和悲悯,弱势对强势的慷慨的宽恕。在这场东西方遭遇的情感中,“主体”克里斯是从属的,而“他者”扶桑却占据着主动、控制性的地位。这种对换的主体与他者关系颠覆了西方主流文学中东方女性被动的刻板印象,主客、男女、尊卑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其中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扶桑的下跪是西方自我存在的一面镜子,她从一个本该被救赎的“他者”身份最终救赎了别人。扶桑的母性、自由、宽容、博大、圣洁、超脱、坚韧、温和等等,这些都是只有在中華民族传统女性身上才具有的特性,因此,扶桑也成为了所有沧桑流离的移民他乡的华人女性的代表,她象征着移民精神的典型。扶桑的遭遇折射了整个华人移民生存状态的波澜起伏,你苦难的一生也正是华人移民百年血泪史的缩影。

中国形象自“五四”以来就多被女性化,扶桑屡被摧残似乎象征了中国大地屡被列强和专制政权欺辱,中国大地如柔弱的女性在强权压制下挣扎生存,又在一次次的挣扎中重获新生。在小说所展示的美国史书中,白人把华人看作肮脏、粗野、下贱的人种,有比黑人还要低等的奴性,作者试图拨正这种偏见。小说叙述华人从大洋彼岸来到美洲大地,“他们不声不响,缓缓漫上海滩,沉默不语地看着你;你挡住他右边的路,他便从你左边通过,你把路全挡完,他便低下头,耐心温和地等待你走开。……你从未见过如此温顺顽韧的生物。”[4](47)

扶桑对未曾谋面的丈夫大勇的救赎在于她用至柔化解了至刚,以宽容感动了这个原本恶贯满盈的汉子。扶桑是处于远古时代的、没有一切文明概念的,她产生于一切尊严、屈辱等概念的形成之前。她受难却不麻木,她内心中有一片专属的自由,别人的解放或奴役都不算数。《扶桑》以颠覆性的华人形象拨正美国史书中关于华人形象的套话,为现实中的中美关系提供一种形象参照。

参考文献

[1]陈瑞林.论北美华文文学[J].华文文学,2003,1:4.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348.

[3][4]严歌苓.扶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作者介绍:黄明,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语言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颠覆扶桑严歌苓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移民者形象
悲哀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