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2018-07-05田光荣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育人核心素养教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语文教学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育人

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语文知识,培养的语感,形成的语文思维、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情趣以及完美的人格,通过语文的视角来观察事物,用语文学科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内在涵养都可以称为语文素养。在语文素养的诸多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关键”素养称之为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相关专家学者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层面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与过去“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能力八分法和“听、说、读、写、思”语文能力五分法相比,语文核心素养的划分方式由切割式向整体式转变,由知识与技能向结合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融合方向转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学科教学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且要培养学生发展其核心素养。

一、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内容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是,受分数论、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造成语文教学出现了只见知识不见育人的瓶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通过诵读经典名著,品味其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是取得有效教学的关键。魏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语文知识树”。教师应依据关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确定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只局限在教材和教参之内,而应适度进行拓展,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当前,有些语文教师不愿了解比较新颖的教育理念,也不愿更新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只有把育人的目标放在首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让教学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语文学科教学应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进行创新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为了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语文教学内容达到和谐统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其“听、说、读、写、思”五种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语文教育更加具有灵性和人文性。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和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其语文素养。

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语文课程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科技人文课、社会人生课、科普文化课等跨学科探究的拓展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种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语文教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了学习内容的泛化与虚化,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中快乐学习、展现个性。

三、语文学科教学应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开设语文学科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特有的知识,形成相关的语文能力。所谓语文“知识”,在语文学科中包括语言知识,也包括关于文章的知识、文学的知识、文化常识等。所谓语文“能力”,是指思维对阅读活動的文本分析与评价、写作活动的文本建构、言语活动的表达。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关注语文学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语文学科常见的课型有:新授课、复习课、阅读课、写作课、训练课和讲评课等。无论哪种课型,教师都需要在确保学生获取有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语文思维能力。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他们需要对其语文思维品质进行提升。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应着眼于对学生进行以分析、综合、评价为主的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与提升。

在2017年全国新课标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能力层级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种能力。从思维品质的角度看,“识记”要求思维含量较低,精准的“理解”必须以“分析综合”为基础,“鉴赏”是一种审美性“评价”,也是“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语文思维品质培养的核心部分应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与评价这三种能力。“分析综合”,本质上对应的是“演绎归纳”,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形式。而“评价”是评价者对对象的自主、独立的判断,可以说是对“分析综合”的超越。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2]魏书生.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J].语文教学通讯,1995,(4).

[3]刘永康.构建语文课程的知识和能力体系[J].名作欣赏,2016,(13).

[4]李希贵.让语文素养融入血液[J].人民教育,2001,(1).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重点资助项目暨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德育重点课题《合作学习浸润公民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2015DYZZ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田光荣(1983—),男,广东省肇庆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育人核心素养教学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