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通讯员的良师益友
——《通讯员邮报》运维记

2018-06-28■张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关键词:总编室日报社通讯员

■张 立

(作者系《通讯员邮报》主编)

在中检报业各式各样的刊物中,有一份专门面向通讯员的电子月刊——《通讯员邮报》。它由检察日报社新闻研究室主办,创办于2014年3月,迄今已经出刊50多期。创刊号“致读者”言明:邮报旨在提高通讯员写作水平,促进检察日报社与各地通讯员的交流。邮报有两个创新点:一是没有纸质版,以电子月刊的形式发布,这样的好处是内容多少不受版面限制,自由发挥的空间大;二是邮报每月在新闻研究室创设的QQ群里免费发布,经过4年多的运维,邮报QQ群人数已达1400多人,涵盖了全国各地检察系统的通讯员。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通讯员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写作力量,是职业记者新闻采写活动的重要补充。通讯员大多并非新闻或相关专业出身,对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不够熟悉,写作水平有待提升。如何聚集起各地通讯员,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指导?创办《通讯员邮报》就是一个积极探索。

分享:一线编辑记者最鲜活的经验

创办初期,邮报上的稿件多源自检察日报社新闻研究室主办的双月刊《法治新闻传播》,开设的相关栏目,如“专家评析”“星稿点评”,也是配合《法治新闻传播》的内容。后来,邮报主推“特别推荐”栏目,不是简单转发《法治新闻传播》的稿件,而是围绕一个主题整合若干稿件,突出重点,形成声势。比如:《自媒体大咖的“微世界”》整合了8位法律人创办自媒体的经验;《新闻学者评“长江行”“黄河行”》汇集了5篇新闻学者评析文章。邮报的原创内容逐渐增多,文章更贴近通讯员,文风更接地气,突破了《法治新闻传播》的范围。

“特别推荐”专题大多是围绕检察新闻的写作,以检察日报社编辑记者的现身说法为通讯员作示范,力求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专题有的是教授通讯员新闻采写技巧,有的向通讯员介绍编辑部的用稿要求和栏目定位,有的培育通讯员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2016年9月,邮报推出《采访,不是说走就走》专题,以5位参加检察日报社“走长江·说检察·看发展”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的记者的亲身经历,讲述新闻采访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如掌握初步材料、提前做好沟通、确定采访方向、制作采访提纲,等等。记者所披露的种种细节,都是采访实战中经过验证过的成功经验,可信、可学。

2016年7月,邮报推出《检察日报社总编室编辑说版面》专题,5位检察日报社总编室的编辑分别谈了要闻版、“新闻眼”“社会万象”“法问”等版面和栏目的定位和用稿要求,有事例、有观点,都来自编辑工作实际,是对通讯员投稿、写稿最直接的指导。

通讯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新闻采写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新闻职业精神。2017年1月,邮报推出《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专题,4位检察日报资深记者讲述他们坚持不懈探寻事件真相、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故事,告诉通讯员什么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有通讯员看后表示,记者的采访经历曲折精彩,像看好莱坞大片似的,令人佩服,很受教育。

邮报从刚推出之时就受到了各地通讯员的欢迎。他们表示“邮报生动活泼、借鉴性强”“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掌握了新技巧”“圈内人看,圈外人也看”,有的还把邮报在所在检察院检察内网上转发,让更多同仁看到邮报。对于一些具体的文章,有的通讯员也受到了个性化启发。比如,2014年10月,邮报刊发了检察日报浙江记者站副站长范跃红的文章《从会议中“淘宝”》,福建漳浦的通讯员林悦欣反馈说:“《从会议中“淘宝”》一文彻底推翻了我对会议稿件‘无所作为’的片面认识,希望邮报能多编发一些实用性、具有指导意义的采编例子。”

交流:各地通讯员最真实的感悟

“通讯员之窗”栏目是邮报的原创栏目,刊发通讯员自己的文章,谈检察新闻采写或开展检察宣传工作的心得体会。这些文章都是通讯员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原汁原味的“干货”,传递着通讯员在检察宣传一线工作的热情,闪烁着通讯员的智慧火花。

2016年1月,邮报专门推出“通讯员之窗特辑”,汇集了自创刊以来刊发的“通讯员之窗”所有文章,共29篇。这些文章,有的谈如何提升检察新闻写作能力,有的讲自己从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经历,有的结合某一篇在检察日报发表的文章谈写作体会,有的展示自己所在检察院开展检察宣传工作的经验,还有的谈投稿技巧,琳琅满目,堪称是“一顿饕餮大餐”。

云南省保山市检察院宣传干部王文德于2017年2月在检察日报社总编室进行了为期25天的跟班学习,与总编室编辑一起按时上下班,参加总编室的每周编务会,了解《检察日报》各个版面的编辑和出版流程。他把这次跟班学习体会写成一篇万字文章,《通讯员邮报》2017年第4期全文刊发。透过这篇文章,通讯员可以跟从王文德了解总编室的采编流程、奖惩措施、编辑规则,产生感同身受的获得感。

检察日报社每年举办两次通讯员培训班,要求培训班学员撰写学习体会。对于一些优秀的体会文章,邮报会在“通讯员之窗”上刊发,把培训班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更多的同行。

“通讯员之窗”征稿都是在邮报QQ群里展开,通讯员既是邮报的用户,又是邮报的作者,算是“用户生产新闻”。往往一则征稿启事发布后,会陆续收到天南地北通讯员的来稿,尽管他们的写作角度不同,表达手法各异,却都是最接地气的、带着泥土的芬芳。这些文章,不仅能在通讯员之间引起共鸣,也会让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从中受到启发。

服务:搭建编辑部与通讯员之间的桥梁

邮报是一份月报,但它的功能不止于一份刊物,更多功能还体现在由它所聚集起来的QQ群。

创办初期,邮报QQ群是一个500人群,2015年1月升级为2000人群。经过几年的扩充,目前群内人数有1400多人,成为中检报业最大的QQ群,平均每天有七八百人在线。群内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通讯员,也有多名报社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为编辑部与通讯员、通讯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便利,成为一个线上互动大平台。

邮报开设“采编动态”栏目,发布检察日报社重要采编活动、每月星稿评选结果等,为通讯员投稿提供资讯服务。

报社编辑部如果有征稿事宜,有关编辑在群里发布一下,就会得到通讯员的积极响应。总编室、新媒体工作室、文艺副刊部、《声音周刊》编辑部、正义网等部门的编辑都尝到了在群里成功组稿的甜头。

作为本群的群主、邮报的主编,笔者常常会收到通讯员的咨询信息,询问某篇稿子该往哪个版面投,笔者会耐心地给予解答,告诉他们相关编辑的联系方式。有时通讯员会把稿件直接发到笔者的QQ邮箱,笔者就把来稿转给相关编辑。笔者还每天在QQ群里转发检察日报社的“每日评报”,帮助通讯员了解报纸动态,加深他们对新闻编辑业务的理解。

QQ群还为报社举办的相关活动发挥联络作用。报社记者群工部负责组织每年两次的通讯员培训班活动,受群工部的委托,笔者把培训班启事发在QQ群里,吸引更多的通讯员参加。其他一些部门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也会在QQ群里发布通知。

为了扩大《通讯员邮报》的影响力,邮报内容在笔者自媒体公号“立评天下”上发布,因此联络了一批检察自媒体人。QQ群于2016年进行了两次检察微信公众号互推活动,通过互推增加粉丝数目,形成多赢。

除了采编业务,通讯员还在群里交流检察工作心得,广交朋友。

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对通讯员管理的方式发生改变。《通讯员邮报》及邮报QQ群就是借助新技术打造的一个新媒体和新平台,希望今后邮报能够越办越精彩,QQ群队伍越来越壮大,更好地充当通讯员的良师益友。

《通讯员邮报》创刊号

猜你喜欢

总编室日报社通讯员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论数字化时代的总编室工作变化与思考分析研究
通讯员专栏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探析总编室人员应注重修炼的意识与能力
关于新时期出版社总编室服务职能的思考
集体“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