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绷紧“讲政治”这根弦
——《感受经典理论的魅力与新思想的伟力》采写手记

2018-06-28■戴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训班办案检察

■戴 佳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新闻中心记者)

今年5月9日至19日,最高检机关连续举办三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笔者受命采写该培训班侧记,经过深入细致采访,最终形成六千余字的报道,文章将张军检察长对检察新闻报道的新要求贯穿始终,不仅真实报道了最高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在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上的全面提升,更以生动传神的细节反映出最高检领导以上率下、认真务实的学风,被《法制日报》全文转载,中国长安网、搜狐网等转发,并在当周报社好稿评比中获评A稿。笔者现就文章采写中如何体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做一回顾。

“文者,贯道之器也。”检察新闻报道要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针对这篇侧记报道,笔者从采访到谋篇布局再到写作中的文字雕琢,始终将“讲政治”作为核心思想贯穿始终。

首先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就最高检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及培训班在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刚刚结束就开展这一重要背景加以详细深入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着重陈述。

其次是全文的谋篇布局也着重在“讲政治”上做文章。全文共分五大部分,首席大检察官带头,开讲第一课;一个不能少,全员守铁律;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做“工匠”,更要做“大师”;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无不涵盖了“讲政治”的重要内容。

第三,文章语言文字,经过反复多次修改、锤炼,有笔者的精心雕琢,也有报社二审、三审的严格把关和提炼升华。比如,稿件原文为“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核心就是办案,通过办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编审领导修改为“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核心就是办案,要通过办案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检察日报》2018年5月23日一版

张军检察长多次强调,在司法办案中,要做到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如何在新闻稿件中体现检察机关办案的法律效果,张军检察长强调的“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就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文章第四部分“做‘工匠’,更要做‘大师’”中,笔者举了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办理张文中案件的故事,之所以举该案是因为年初最高检成立专门办案组对该案同步审查监督,该案再审公开开庭都已发布消息,广受社会关注,但检察机关具体的办案细节从未披露过。举该案的例子展现最高检在办案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精神,充分体现出检察机关在办理申诉案件中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以及审查案件中强化证据意识,把好案件的程序关。

最高检机关培训班的报道如何实现社会效果?如何让系统外的人有所关注?这些是笔者在写作中遇到的难点,也是需要解决的落脚点问题。因此,全文的最后一部分落在了“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上。比如,明确人民检察的“人民性”,才能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机关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这些都是对社会关注检察机关如何办案的最好回应。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做好检察新闻报道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通过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努力弘扬社会正气、正义和社会美德,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培训班办案检察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疫情防控与检察办案“两不误”——河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无接触”办案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