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

2018-06-26张骥

神州学人 2018年5期
关键词:习近平人文文明

张骥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习近平还以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倡导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习近平亲力亲为引领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事业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外民心相通,大幅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大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展现了社会主义东方文明大国的崭新形象与责任担当。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对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创中外人文交流新局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人文交流是中外关系的地基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国与国关系的民意基础。习近平在国内和国际上经常讲,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间关系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发展国家间的关系,不仅要重视经贸往来、政治合作,还要重视人民间的交往和思想文化的交流。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两轮驱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人文交流“润滑剂”“稳定器”“推进器”的独特作用,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更加丰富,基础更加牢靠,形成三足鼎立的支撑结构,行稳而致远。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但在世界文化格局和国际舆论格局中“西强我弱”的态势尚未根本改变,仍然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人文交流是促进世界了解中国,缩小和消除“逆差”“反差”“落差”的有效途径。要通过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习近平指出,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过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也应该是通过人文交流促进中华文化展现魅力、大放异彩的进程。中外人文交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对外关系上的显著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显著标志。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相互借鉴文明成果。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发展进步,得益于通过开放交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国强大了,仍然需要继续通过开放交流吸收有利于发展进步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进步,今天的中国也为世界贡献着越来越多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人文交流,能够更好地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条件下的开放,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开放,是更加自信、平等的开放。

人文交流是人民的事业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要使人民成为交流的主体。人文交流是一项人民的事业,主体是人民,根本动力来自人民,目的是为了人民。要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两个积极性,在发挥好高层引领、高级别机制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做到重心下沉、贴近民众,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民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创造条件、提供保障。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普通中国人走出国门,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人民之间的交往空前活跃,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人文交流的使者。正如习近平指出,要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要着力推动人文交流理念深入人心,加强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教育、传播、实践,引导广大民众、华侨华人、留学生等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引导中资企业和机构在“走出去”过程中坚持经贸与人文同行,将人文交流寓于中外民众日常交往中。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也要切实提高认识,提升开展人文交流的本领,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文交流。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人文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要以人为本,久久为功,善于做人心的工作。要丰富和拓展人文交流的内涵和领域,既要展现“传统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要展现“发展中的中国”,反映发展进程、发展经验、发展成就,展现当代人文成果和精神风貌;还要展现“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要创新交流方式和形式,鼓励专业化、国际化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参与具体项目运作。要持之以恒,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扎根深、效果实、受欢迎、可持续的品牌项目,扩大中外民众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增强获得感和快乐感。要改进传播方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易于为国外受众接受的媒介,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虚拟平台开展交流。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要扩大和深化中国人民的朋友圈。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建立起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等八个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有力推动了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下一步,在巩固深化现有机制基础上,要围绕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完善布局,依托高级别机制推动区域人文交流,发挥好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朋友圈。要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对象群体的特点,因国施策,因群体和对象施策,把握规律、深耕细作,壮大知华友华朋友圈。特别是要做好青年群体的人文交流,为中外友好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人文交流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倡导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的独特貢献。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人类社会当前的挑战,民粹主义思潮泛起,逆全球化思想滋生,退却封闭之声不绝于耳,文明偏见、文明歧视、文明对抗、文明冲突现象普遍存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局面远未形成。在国家间交往中倡导人文交流,提倡文明互鉴,有利于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国家间关系改善,营造良好的国际政治氛围,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不仅要体现在双边关系上,也要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和引领人文领域的全球治理。要更加积极推动多边人文合作,深化与人文领域国际组织合作。要向国际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人文公共产品,分享在扶贫、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人文领域的援助力度。要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搭建平台,推动全球人文格局向积极方向转变。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使命。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重要演讲中指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人文交流构成了中国倡导构建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维度,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树立的文明榜样,是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习近平人文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人文绍兴
对不文明说“不”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