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实施路径

2018-06-23曹伟波

现代交际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曹伟波

摘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大的短板还在农村,最大的短腿还是农业,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农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既是农民的期盼,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全局需要。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228-0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又是“三农”发展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一、农业现代化实施原因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农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农业资源环境亮起“红灯”,农业现代化在“四化”的发展过程中依旧是短板,要想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必须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举措

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1)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技部党组的坚持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发活力,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提升小麦生产、水稻机械栽插、玉米以及马铃薯机械化收割水平,提高田间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业”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

(2)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践证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随着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力,截至2017年10月,总量已达到280万家,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已超过40%。

(3)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人。强化人力资源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的本土人才,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打造一支新型农业农民队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是要培育规模化经营和服务主体,提高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全面的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鼓励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4)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历史经验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为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其中一个必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农村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的问题。为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的问题,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的“三权分置”,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现阶段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三、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具有重要意义。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粮食产量逐年增长。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2017年实现“十四连丰”。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33亿斤,增长0.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属历史上第二高产年。

(2)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增收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中国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显著增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农业现代化取得顯著成就。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89元,2015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63元。自2012年以来年均实际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13000元,实现2012年以来“六连增”。

(3)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份满意的“三农”成绩单,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这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极大促进,但是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比如2030—2035年,农村将近还有4亿人口,因此提出乡村振兴,乡村从来都不处于从属地位,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它应该和城市处于同等地位。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不完整的。

(4)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决不能够离开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EB/OL].2017-10-18.

[2]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7-12-11.

[3]习近平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EB/OL].2016-04-28.

责任编辑:刘 健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
黑龙江垦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