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

2018-06-23李渊妹沈小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居家出院

李渊妹,沙 玲,沈小芳

(南京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脑卒中后尿失禁(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属于神经源性尿失禁,是指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不能由意志控制的膀胱尿液经尿道流出[1]。其发病率国外达28%~79%[2],国内研究者报道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尿失禁发生率为34.6%,恢复期的尿失禁发生率为50.9%,后遗症期的发生率为54.5%[3]。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会造成会阴部皮肤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因此,让卒中后失禁患者得到专业的照护,家属得到专业的指导,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7月起,对卒中后失禁患者实施居家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尿失禁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脑卒中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神志清醒能准确回答问题;③主要照护者无精神障碍及沟通障碍;④居住地在本市范围内患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既往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的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对象及主要照护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实施居家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居家护理小组。研究小组由1名主治医师、2名神经内科专科护士(临床工作时间≥8年)组成,1名护士长和1名主任医师担任居家护理顾问。

1.2.2 干预措施。居家护理模式分为出院前准备和居家护理阶段,居家护理包括上门访视和电话随访。

1.2.2. 出院前准备阶段。患者入院第2天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后给予出院准备计划并介绍居家护理服务。

①收集患者信息与建立档案,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及患者尿失禁情况:每日尿量、排尿次数、失禁护理用具等,以及主要照护者一般状况、照护能力,居家安全状况、家庭经济条件。

②尿失禁护理内容。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尿失禁情况,对照护者进行一对一尿失禁护理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床旁讲解和床旁示范方式,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理论知识包括失禁的原因,失禁对皮肤的危害,失禁用品的选择、更换时机、结构化失禁的护理流程、IAD的识别及轻度IAD的处理方法。操作技能包括翻身方法、卧床患者跟换床单尿垫技巧、接尿器使用技巧等。

③提供追踪咨询。纳入研究的患者照顾者加入微信群,指导其若患者皮肤出现问题,及时拍照上传,寻求专业指导,并提供相关咨询电话。

1.2.3 上门访视。患者出院1周内,2名专科护士共同入户进行上门访视,上门访视的内容除了脑卒中一般康复锻炼情况外,主要评估患者家庭环境、尿失禁日常用具使用、会阴部皮肤等。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及家属做出相应的指导,如,患者居家环境光线昏暗、尿垫规格选择不当、毛巾粗糙或潮湿等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并督促落实,避免皮肤问题发生填写居家护理访视记录单,并用评估工具完成患者评价。

1.2.4 电话随访。患者出院1月内,专科护士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评估患者有无出现皮肤问题,加上微信群里反馈问题,通过沟通,发现患者现存的健康问题,同时进行记录,并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及时调整护理方法。

1.3 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均在出院7天、30天时评价患者的会阴部皮肤状况,干预组出院7天采用现场评价,其余均采用电话随访加微信图片形式评估,根据2015 IAD专家共识指南[4]推荐的IAD分度方法进行评估IAD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两组患者出院7天、30天时IAD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7天、30天会阴部皮肤IAD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IAD是指由于暴露于尿液或粪便所造成的皮肤损伤。结构化护理方案会对IAD的预防和治疗有效,结构化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IAD发生率[5]。居家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延续住院期间的遵医行为,满足患者后续照顾的需要,实现高质量的专科护理。已有研究表明[6],居家护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居家护理组居家护理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一对一的出院准备计划,出院前指导患者照顾者结构化护理方案,出院后,护理人员入户当面评估,提出建设性建议,对已经发生轻度IAD患者,指导其照顾者改善皮肤状况的方法。并通过电话,微信沟通方式直接与照顾者沟通,及时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出院7天、30天IA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4 结 论

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不仅面临皮肤损害的危险,也会带来心理上的问题。居家护理模式是三级医院、社区和家庭照护者合作,能实现尿失禁患者护理的专业性、持续性和延伸性。目前,居家护理模式还存在居家护理机构组织不健全,护理人员配备有限等问题,全面推广应用还需要全体护理人员进一步努力。

[1]张玉海.神经泌尿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341.

[2]Tuong NE, Klausner AP, Hampton LJ. A review of 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 Can J Urol,2016,23(3):8265-8270.

[3]蔡文智,郭 丽,王 丽,等.广州市脑卒中住院患者尿失禁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12):1-6.

[4]Beeckman D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Global IAD expert Panel.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moving prevention forward.Wounds International 2015 [EB/OL]. www.woundsinternational.com.

[5]贾 静,徐晶晶,仇晓溪.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患病率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590-593.

[6]秦素萍,高雅琨,高 静,等.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37-1342.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居家出院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