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边境地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06-22李月秋范淑凤

商业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险内部控制

李月秋 范淑凤

[摘 要] 基于东北边境企业内部控制制定内容及框架,分析东北边境地区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东北边境地区企业内控环境不佳,缺少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基础;风险管理和控制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合理;信息沟通不畅通,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提出对策:创造有利的控制环境,重视控制程序,提高人员素质,完善会计体系。

[关键词] 边境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4-0017-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tents and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s in the northeast border ar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northeast border area. The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northeast border area is not good and the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foundation is not good. The quality of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ersonnel is not high and the risk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is not sound and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s not smooth and the financ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is not high.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creating favorable control environmen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ontrol procedures, and improving the personnel quality and accounting system.

Key words: enterprises in border areas, internal control, risk

一、东北边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框架

(一)改善东北边境企业内控环境

即完善东北边境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与组织结构、员工能力与规章制度等,这些都是内控环境中存在的要素。东北边境企业内控环境的改善,需要做好下面的一些工作:

1.加快现代东北边境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产权制度条件下,有效的构建内部控制,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东北边境企业制度,真正的做到权责分明、产权清晰、科学的管理和政企分开。

2.明确内部控制的主体和目标。控制主体主要决定了由谁来实行内控的问题,控制目标是决定为何要实行内控的问题。在东北边境企业内部,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具有四个层面的经济主体,同样,东北边境企业内部存在着四个控制主体。他们的控制目标都各不相同,股东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经营,在财富上取得最大的收益;经营者的控制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完成不同责任目标并得到业务操作报告是管理者的目标;遵守东北边境企业内部的规定,将东北边境企业生产的经营效率持续提高是员工的目标。

3.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管理当局运用管理控制的方法直接控制他人的受权运用情况,并且对公司的全部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控制的方法包括为东北边境企業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期望值的偏差进行调查与改正等。东北边境企业为了改进经营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就需要领先的管理控制方式和积极的人事管理政策,还需要具备高素质且懂得先进管理方法的人才,培养员工具备优秀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控制意识,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从而为东北边境企业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设立有效的控制活动

1.针对人员的控制活动。东北边境企业的所有事项或者交易都应该严格遵守职责相分离原则,合理的划分各个职责管理权限,建立相互之间制衡体制,这也是现代东北边境企业内控基本要求。明确不同的岗位职责,让东北边境企业员工之间可以互相监督检查工作,从而实现互相牵制的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东北边境企业可以针对各个岗位来制作工作流程图,在流程图中规定好各个岗位应该做什么,何时做和如何做等。设计工作流程图的目的,是让不同的员工依照工作流程图做相同的事,但得到一样工作结果,也就是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对单据的保存管理、收款和会计纪录职员进行岗位分离。所有的票据都要进行预先编号,对于作废的票据,要恰当保管,会计人员要定期对已使用的票据进行销号,且要与管理人员及时查对,以防重记或漏记交易记录,确保各项款项及时入账。在电算化核算环境下,各个岗位设置自己的密码,且只能根据密码来接触该岗位的数据,复核岗位没有权限去更改已确定的数据记录,只能对数据进行查询与复核。为了实现东北边境企业的工作目标,要激励员工们在管制方面的自觉能动性,对其进行奖惩和激励制度。各个部门按期举办关于绩效考评的会议,对东北边境企业工作目标的进度实行事后控制,作为东北边境企业定期工作成果的总结。将绩效考评和奖惩措施相结合,使部门与个人工作目标密切相连。

2.针对信息系统的控制活动。在平时的使用中,信息系统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相比于手工操作,其发生的舞弊现象的隐蔽性更强,具体控制的方法有数据输入输出的控制、权限控制等。为防止其他人有越权的行为,每个岗位都要设置自己的密码口令,只有拥有权限才可以查阅或修正数据。

(三)加强东北边境企业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是對一项业务进行具体分工,业务的整体过程不可以让一个人或部门单独完成,需要其他人或部门的共同参与,且交接时能自动的检查之前工作的准确性。它由恰当的授权、职责分工、凭证和记录等构成。像收集与分类会计信息时,除了制单和复核,财会主管必须对其进行审批,这是上下级间的制约。现金业务的流转,办理业务时也要分工管理,达到牵制效果,实现部门间的制约。

要想让内部牵制达到更好的效果,就一定要采用工作轮换制,即在管理系统中,根据岗位职责重要程度的不同,严格的控制好员工在岗工作时间。越是重要的岗位轮换就要越频繁,岗位轮换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能够显示出管理和控制方面的不足。

(四)增强东北边境企业内部的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

想要内审人员真正的施展作用,对东北边境企业的财产进行一定的保护和监督,让东北边境企业的发展更加合理合法,就要提高对内部稽核与审计的了解。让内部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相分离,直接负责董事会,强化考核、监督、制约机制,发挥东北边境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监督审计要遵守下面几个原则:

1.在工作过程中,要持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东北边境企业控制风险是日常活动的一个部分。

2.对于内控系统要实施全面的、有效的内部审计。内审的独立性有助于内控的完善,要对内审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且对其分配称职的员工。

3.当东北边境企业的内控存在问题时,经营层或其他的控制人员应该及时地对管理层进行报告,让问题得到相应妥善处理。要建立员工的控制观念,加强东北边境企业内控环境建设,提出有效的建议来完善内控制度,使内控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二、东北边境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控环境不佳,缺少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基础

影响东北边境企业内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内部环境,外部风险和东北边境企业自身控制等。在我国,很多东北边境企业没有充份的了解自身内控的影响因素。很多东北边境企业认为,内控建设会对东北边境企业将来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因此,并未对其充分重视。很多东北边境企业都未根据其本身特点去制定内部控制的规范,他们仅是为了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因此东北边境企业执行内控制度较难且操作性较差。在发展过程中,东北边境企业更多重视对外发展,追求短期的利益,却忽视了长期的发展。甚至部分东北边境企业为了应对相关部门检查,未根据其自身特点制订内控规范。导致内控制度有关操作性方面较差。中小东北边境企业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由于一些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不足,他们认为企业的经营可以仅靠个人的控制,并不用借助当代的管理技术。

(二)风险管理和控制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

人这个要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代东北边境企业对管控财务风险方面涉及的学科有很多,如金融学和管理学等,需要运用较高的技术手段。东北边境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内控目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从不同方面收集相关数据,及时有效地对东北边境企业风险进行测评。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多数东北边境企业注重的方面单一,过分的注重财务杠杆使用,忽略了东北边境企业潜伏的财务风险,没有办法实时发现危机,让财务管理失去意义,影响东北边境企业的预期发展。但事实上,如今大多管控财务风险的员工并未拥有如此充足的知识。除此之外,我国金融机构与国外相比而言,对制度中的漏洞没办法及时补救,员工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控制财务风险的警惕性较低。

(三)东北边境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合理

1.内控机制不健全。东北边境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其中应包括授权控制和预算控制等。目前我国东北边境企业评价体系和考核的机制不够完善,这是内控实施过程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不管财务的内控制度如何先进,如果其评价反馈和控制不能发挥其有效性,就不能及时的对风险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内控制度很难起到防控风险的作用。为帮助东北边境企业管理层达到内控的目标,需要制订且执行相关的程序与策略。在东北边境企业的不同层面和全部的职能,控制活动都体现在其中。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对东北边境企业的控制活动来说,经营者对其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相关的管理当局也未能明确的指出控制点,从而未能实现控制效果。

2.治理结构不合理。如今,两权分离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已成为当代东北边境企业制度中一种明显的特征。东北边境企业治理结构就是调节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出现的矛盾,来平衡它们的关系,进而解决这种冲突的制度设置。内控是东北边境企业治理结构里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实施执行权或者是决策权的时候,它能够确保具体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正确的程序与制度操作。所以说东北边境企业内控达到的效果,是由其治理结构够不够合理、存不存在一定的缺陷决定的。

(1)所有权缺位使东北边境企业内控失去效力。所有权缺位或者说是不作为现象,在我国东北边境企业中广泛存在,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于所有权来说,国家是其拥有者,但国家并未行使作为股东的权利,没有对股东行使控制权,这也让东北边境企业中实际管理者,得到了对东北边境企业进行操控的权利,却未接受应有的监督。长期以来,就出现部分东北边境企业相关管理者以权谋私、职权滥用的情况,企业内控制度失去效力,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失去对东北边境企业经营的管控。

(2)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公司法中规定,股东大会作为东北边境企业最高权力机关,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战略执行决策权。但是东北边境企业在现实经营中,其股权构造并不合理,真正的终极决策其实由大股东控制,而股东大会只有少量实际权力,一股独大的情况十分普遍,在经营过程中,小股东们的利益严重受到损害,大股东也因此不愿建造内控体系。

(3)董事会监督职能被弱化,阻碍内控的构建。在东北边境企业的各项事项中,董事会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董事会的成员大部分来自于东北边境企业内部,也会有任职董事长的同时也担任总经理一职的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内控工作的建设。

(4)监事会监督职能存在缺陷。东北边境企业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有责任,全方位的监督东北边境企业经营管理。在法律方面,并没有十分具体的法规来对监事会执行的权利做保证,因此经常出现其太形式化的情况。监事会不足以支付第三方实施检查的资金,监事会人员大部分缺乏较为专业的素质。

(四)信息沟通不畅通,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

信息系统通过财务报告等方式来提供有用的信息,经营者对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现如今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和沟通只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其系统并不完善,可靠性也较低,很难提高其效率。信息与沟通让管理者的各个层次对其负责的范围进行管控,也可以更好的调节大家的利益,及时的把握运营过程中的情况,而且对于信息反馈的失误,努力的采取补救措施。除此之外,我国东北边境企业国际化水平较低,主要是我国一些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创新没有很出众。以上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东北边境企业对防范风险体制的不完善。

三、东北边境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创造有利的控制环境

为了能有效的对东北边境企业内控实施管理和监督,金融监管部门用三种方式来对其实施管控。一是东北边境企业要遵守内部控制基本原则。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指导原则中,对建设全面地内控制度作出了相关要求,全面地制定了内控的原则和内容。二是在现场进行检查时,将重点检查内部控制的现状。三是要加大力度去监管金融东北边境企业的内控,尤其是对存在较多问题的东北边境企业更要增加检查次数。对于东北边境企业内控而言,中央银行对他的管理和监督只起指导敦促的效果,不能取代其内控的制度建设,要想使内控环境更完善,中央银行监管要与东北边境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结合在一起,让东北边境企业的員工自发的贯彻内控实施,进一步引导员工对内控的认识。

(二)重视控制程序

1.职责相分离的机制。从管理学中职务的方面来说,个人或单独的部门承担几项有联系的职务时,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有可能出现弄虚作假或掩盖的现象,这就是职务的不相容。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要由多人或多部门来共同担任,业务活动的过程要具有独立性,且完成一项交易要受监督和控制。

2.对内部稽核的审计工作进行强化。对内部稽核实施审计的工作,可以避免由于东北边境企业管控疏忽导致的漏洞,防控企业内部风险,并提出合适的意见对内控制度实施整改。内部稽核的审训良好,不但人民银行的监督成本也可以降低,还可根据稽核审计的可信赖程度,对其稽核的频率、范围和重点进行决策。为了内部稽核相关部门能具有权威和独立的特性,在一体制的稽核审查方面,应该实行一些改革。在当代的金融体制情况下,东北边境企业可以实行稽核派驻制,人民银行的监管由合规性向风险型转化,内部稽核的审计工作应与此相同,向风险审计导向发展。

3.提高对员工素质的控制。在内部控制中,避免不了会有薄弱的环节,也很难防控内部人员之间舞弊,所以,东北边境企业需要从员工经营业务水平和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提高人员素质管理。

(三)提高人员素质

想提高员工对风险控制的观念,要在培养财务管理人员方面加快速度。在构建防御风险的体系时,这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要素,是防范风险的必然措施。其次在风险意识方面也要有所加强。金融从业的相关人员时刻都要有控制风险意识,要了解在不同的阶段对应内控的不同要素,例如评估风险和信息沟通是在认识阶段,措施和监督是实践的阶段,而制度的基础则是由内部环境构成。要对以上要素间的关系认识充足才能做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

(四)完善会计体系

东北边境企业内控的基本环节是会计体系。有效的会计体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让会计机构的记录、监督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其独立性,这里的独立性指的是会计工作过程的独立,只有会计主管才能领导会计人员。会计制度严谨的按照规定的要素,准确的反映了各项东北边境企业业务活动。会计报表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经营的成果和资金的波动状况。报表由独立的人员进行编制,生成报表后,不能非法的修改报表内数据,严禁违法记账活动,对账外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葛辉,杨鹏润.浅议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人才引进及消化工作[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

[2]崔莉,李爱平.产业聚集: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3).

[3]张国梅.东北地区商品包装生产、销售现状[J].现代装饰(理论).2015(6).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风险内部控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