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对晚期肝癌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2018-06-22王淳李建强王红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羟考酮吗啡缓释片

王淳 李建强 王红胜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 肿瘤生长速度快, 生存期短。大部分肝癌患者(60%~70%)就医时已经为中晚期, 伴有肝内、肺部或者其他部位转移, 预后较差[1-3]。中期癌症患者约有50%伴有癌痛, 晚期癌症患者则高达70%以上伴有癌痛, 不仅造成生理的疼痛, 同时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意识, 出现抑郁、焦躁、绝望等心理问题, 一般采用姑息性治疗, 为患者减轻痛苦[4,5]。肝癌晚期, 癌痛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的痛苦, 临床上主要有三大强阿片类药物抑制癌痛, 分别是羟考酮、吗啡和、芬太尼。羟考酮是一种广谱止痛药, 其作用于μ受体和κ受体,而κ受体与内脏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因此, 羟考酮对于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的疗效优于其他阿片类药物[6];吗啡通过模拟人体内源性脑啡肽的作用来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来达到镇痛效果,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7];而芬太尼属于人工合成的一种强效μ受体完全激动剂, 也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8]。本文将比较这三种药物在抑制癌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晚期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A组患者男14例、女6例, 年 龄40~75岁, 平均年龄(69.15±9.32)岁;B组患者男16例、女4例, 年龄44~80岁, 平均年龄(65.82±10.34)岁;C组患者男12例, 女8例, 年龄48~78岁, 平均年龄(67.87±8.52)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晚期肝癌确诊患者;配合治疗, 医从性较好的患者;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者。

1.2 方法 A组患者口服羟考酮缓释片(萌蒂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84821, 10 mg /片), q.12 h.给药;B组患者口服吗啡缓释片(萌蒂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409012, 10 mg /片),q.12 h.给药;C组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EKB5300, 4.2 mg /贴)贴于躯干平整处72 h。口服阿片类药物均参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成人癌痛指南(2014版)。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NRS 评分、24 h 内爆发痛次数及药物用量, 患者入院时与4周后疼痛影响生活评分情况(包括情绪、行走能力、睡眠)。

1.4 判定标准 ①所有强阿片类药物换算为吗啡片剂量比较( 60 mg/d吗啡=30 mg/d羟考酮=25 μg/h芬太尼透皮贴剂)。②癌痛缓解程度评估采用NRS评分:0分为无痛, 1~3分轻度疼痛, 4~6分中度疼痛, 7~10分重度疼痛。③生活质量评分:24 h内对患者日常情绪、行走能力、睡眠进行评估, 每项用分数0(完全无影响)~10分(完全影响)表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24 h 内爆发痛次数及药物用量情况比较 入院时, 三组患者NRS评分、24 h内爆发痛的次数以及药物用量相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A、B、C三组NRS评分、爆发痛的次数以及药物用量与入院时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 NRS评分和24 h内爆发痛次数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B组和C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周后的用药量(424.20±29.46)mg/d少于B、C两组的 (532.80±30.14)、(523.10±26.58)mg/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入院时, 三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 三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情绪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行走能力及睡眠评分均明显优于B、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和C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NRS 评分、24 h 内爆发痛次数及药物用量情况比较( x-±s)

表2 三组患者入院时与4 周后疼痛影响生活评分比较( x-±s, 分)

3 讨论

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采取姑息性治疗, 目前对于癌性疼痛国际医学提倡了三阶梯镇痛原则的癌痛治疗规范[9-11]。临床上对于一些晚期癌症患者, 由于肿瘤的进展或转移的增多, 癌性疼痛的加剧, 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以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12,13]。临床上主要有三大阿片类镇痛药物:羟考酮、吗啡和芬太尼。羟考酮缓释片是一种强效阿片类半合成镇痛药物, 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 特别是内脏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14,15], 其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及嗜睡。吗啡缓释片通过模拟内源性脑啡肽的作用, 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16]。该药物对所有疼痛均有效, 对持续性钝痛效果强于间断性锐痛和内脏绞痛, 在镇痛的同时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从而改善疼痛患者的紧张情绪, 但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腹部不适, 可使外周血管扩张, 产生直立性低血压等。芬太尼属于人工合成的一种强效μ受体完全激动剂, 镇痛作用产生快[17,18], 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视觉模糊,大剂量使用会出现心率减慢, 血压下降, 瞳孔缩小, 导致呼吸停止或循环抑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三组患者入院24 h内NRS评分、爆发痛的次数以及药物用量相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三组NRS评分、爆发痛的次数以及药物用量与入院时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24 h NRS评分和爆发痛次数优于B、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B组和C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周后的用药量少于B、C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 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A, B, C三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三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情绪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行走能力及睡眠评分均明显优于B、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和C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晚期肝癌患者服用羟考酮缓释片的镇痛效果比服用吗啡缓释片和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效果更明显。

[1] 张晓媛,黄鹏,李燕京,等.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0):1655-1659.

[2] 徐象威, 李如雅.三种大剂量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疗效及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中国药师, 2017, 20(7):1236-1240.

[3] 程斌,杨国浓,郑小卫.我院癌痛住院患者阿片类镇痛药使用动态分析.中国药房,2017,28(11):1462-1466.

[4] 杨平,王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癌痛治疗的滴定.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2):600-602.

[5] Michał Grąt,Wacław Hoł ówko,Karolina, 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Liver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ol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11,83(6) :319-324.

[6] 李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的效果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7):68-69.

[7] 许欣, 蓝薇.阿片类药物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医学综述,2018(1):132-137.

[8] 石洁琼, 康马飞, 李扬,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症患者疼痛的个体差异.现代医药卫生, 2017,33(7):1078-1079.

[9] 马长春, 黄继红, 邱卫黎,等.强阿片类药物对不同胃肠功能状态下的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比较.广东医学,2015(6):907-909.

[10] 杨海劲, 黄丽霞, 刘卓星,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结肠癌重度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15):1918-1920.

[11] 陈思现, 李汶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比较.广东医学, 2016,37(s1):206-208.

[12] 张晓群, 付英, 马彬彬,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对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疼痛程度、便秘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四川医学, 2017, 38(8):869-871.

[13] 张浩, 江奋霞 .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分析.中外医疗, 2017(32):98-99.

[14] 林玲, 常雅彬.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研究.北方药学,2017, 14(5):163-164.

[15] 杨波.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的应用效果.现代养生, 2017(16):86.

[16] 王辉, 李娜, 杨小立,等.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临床疗效.现代肿瘤医学, 2017, 25(14):2301-2304.

[17] 赵建昌.芬太尼透皮贴和吗啡缓释片在控制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8):73.

[18] 吕金涛,狄咏赟.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药理特点及应用效果.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4):81-82.

猜你喜欢

羟考酮吗啡缓释片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羟考酮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普瑞巴林联合羟考酮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部分控缓释制剂可掰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