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8-06-15张亿钧朱秋分曹延姗

职教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训效果

张亿钧 朱秋分 曹延姗

摘 要:基于我國中部地区347户新型农民的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了新型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培训供给状况对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个体特征中新型农民的性别、学历和从事农业年限对培训效果有显著影响,家庭特征对培训的效果影响不明显,培训的形式、时间等培训供给状况对农民培训效果有显著影响。依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改善农民培训条件以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训效果;Logistic模型

作者简介:张亿钧(1962-),男,安徽绩溪人,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朱秋分(1992-),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硕士研究生;曹延姗(1994-),云南财经大学统计学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农民职业培训选择行为: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编号:15YJA790087),主持人:张亿钧。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3-0108-05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农民,对其进行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深度问题,并有利于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且农民是农村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着力加强农民培训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对于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新型农民进行培训一直是国家的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国家有关农民培训问题的政策也频繁出台。2013年中央一号政策出台,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要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生产管理水平;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助于提升农民收入,对于打好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影响新型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制定农民培训政策,进而满足农民多样化培训需求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2017年农业部发布《“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农民培训若干问题展开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陈华宁(2007)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东、西部农民参与科技培训的差异,得出了政府要不断扩大农民培训的规模和资金支持,要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程度,从而提升农民培训对个人和社会所创造的利益。赵邦宏等(2013)认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经济、产业等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且应该考虑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不同的选择,从而提升农民培训效果。高杰、王蔷(2015)以四川省新津县为例,在农村“空心化”的背景下,提出新型农民培训应该精准瞄准、分类培训、按需供给,从而得出要规范农民培训制度,整合农村资源等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措施。实证分析方面,李嘉,杨锦秀(2012)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培训内容、地点等对农民就业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呼婕、牛刚(2013)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培训课程等因素对农民工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徐金海等(2014)利Multinational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培训供给情况对农民经营能力、新技术的采用、农业收入、组织程度的影响;姜明伦等(2015)利用Box-Cox方法建立总体回归和分类回归模型从农民培训机构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培训机构不同状况对于培训结果的影响不同,进而提出完善培训机构的办法。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别从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培训供给层面考虑了影响农民培训效果的因素,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以及样本结构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课题组调查了我国中部地区安徽省和湖南省部分市县的农户,一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问卷360份,经过问卷整理,舍弃部分缺失数据较多的问卷,最后有效问卷为347份,问卷有效率为91.32%。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农民的个体特征(性别、年龄、学历、从事农业的年限),家庭特征(家庭人口数及劳动力人口数、家庭农场经营),培训供给状况(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教师满意度)以及农民培训意愿和农民在培训方面的需求等。

(二)样本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知,在被调查样本的个体特征中,男性比例偏多,占到总调查样本的57%;被调查者的年龄大多31-60岁之间,比例为66.6%,该阶段属于中壮年时期,正承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因此更需要接受培训以提高自身能力促进家庭收入;在此次调查中,被调查的农民的教育程度主要是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占到总样本的69.7%,说明此次调查的农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被调查样本的家庭特征中,家庭成员数大多都是4人,占到样本的35.2%;家庭劳动力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在被调查的农户中,家庭以经营粮食类作物居多,占比49.3%,说明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比较单一。

(三)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1.农民培训参与意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农民非常愿意或者愿意参与培训的比例高达70.1%,而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参与培训的人数仅占到5.7%,说明了我国型职业农民是非常渴望进行培训,因此随着我国农业方面技术的发展,农民越来越意识到其在专业技术上的匮乏,因此非常希望可以通过农民培训这个平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进而提升自身在农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家庭收入。这与在问卷调查中农民培训主要目的是为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占比76.6%)以及农民认为自己急需要合作社培训技能(占比68.8%)相一致。

2.农民愿意接受培训内容分析。从培训内容上看,农用机械使用技术和农产品的营销技术是农民从培训中最想学到的,两项比例占比72.6%。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学会一项新的机械使用技术不仅可以大大缩减农民耕种的时间,同时可以减轻农民农忙时节的压力。同时,学会一项有效农产品营销技术对于促进农产品销售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意义。例如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兴起,农民可以开网店进行农产品的销售,这一方面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提升农民创收增收的能力。因此对农民而言,这两项技术相比较于其他技术更实用。

3.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培训方式,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占比高达75.4%。这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专业人员更加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另一方面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相比较于电视教学或者网上教学更能够被农民快速的吸收学习,也能够快速解决农民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因此在培训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

4.农民对培训的时间、费用等方面的需求意愿分析。农民最能接受的每期培训的时间是在一周内,占比为48.2%,这说明了农民更愿意在农闲时接受更为短期的培训,且在问卷调查中,约57.9%的农民都认为花在培训上的时间是值得的。农民不愿意为培训付出很多费用,希望能够进行免费培训的农民占到调查样本的73.7%,且在问卷调查中75.8%的农民认为政府对农民培训进行资金支持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这也说明了政府应该加大农民培训的资金支持,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本文通过构建二元的Logistic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民培训效果的因素,农民培训效果使用培训后农民收入有无提高来进行表示。为了满足模型二分性的要求,本文将被解释变量分为“0”、“1”变量,培训后农民感到收入提高的赋值为1,收入没有提高的赋值为0。

Logit(P■)=Ln■=β■+■β■X■+ε

Pi表示农民感到培训收入有所提高的概率,1-Pi则是农民收入没有提高的概率,β0是常量,βi是第i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Xi是影响農民培训效果的第i个解释变量。

(二)变量的选取

本文分别从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培训供给方面选取11个变量考虑影响农民培训效果的因素。各个解释变量及其赋值情况如表: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SPSS21.0对所调查的样本数据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得到模型运行结果如下:

1.个体特征方面:从上表实证结果可以看出5%的显著性水平下,性别对农民培训效果有显著影响,且性别对农民培训效果的回归系数为正数,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在整个家庭中要肩负重要的责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从而对其进行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年龄对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但从其系数可以看出,年龄与培训效果呈现负向关系,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年龄越大的农民对培训的敏感性越弱,学习新方法的能力也比较慢,所以对年龄较大的农民进行培训的效果就比较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受教育程度对培训效果有正向的影响,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程度比较高,且对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也比较强烈,因此培训效果就比较明显。从事农业年限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且其作用的方向是负向的,说明从事农业年限越长,培训效果就比较弱,这主要是因为从事农业年限越长,农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都比较熟练,所以对新的农业方法的学习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培训效果有所降低。

2.家庭特征方面:从上面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家庭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以及家庭农场经营等都对培训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从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家庭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对培训效果都是负向的影响,这与一般研究相违背,一般认为家庭人口数越多,培训满意度也就越高,这可能与问卷调查数据样本量有一定的关系。家庭农场主要经营的作物与培训满意度呈正向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当农场经营非粮食类作物时,就需要学习新的方法和技术来弥补之前知识上的空白,因此农场经营与培训满意度呈正方向的关系。

3.培训供给方面: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对培训老师的满意程度、培训时间安排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培训效果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农民对培训老师满意程度对总体培训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为培训教师授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对培训过程的接受能力,一个具有丰富经验且水平较高的老师,可以较好地去指导农民如何更好地去从事农业的生产及管理,从而也促使农民去接受新方法、新技术,使得农民对更专业的老师满意度较高,从而培训效果也会更明显;培训时间安排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培训时间越集中,培训效果越不明显,这一点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学习,会使农民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会降低农民培训效果。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培训效果有显著影响;培训形式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田间教学等其他方式对农民培训效果更好,相比较于纯理论方面学习,农民更愿意在实践中学习,且这种方式的培训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民培训效果;而培训时间与培训效果呈反方向关系,这主要是因为问卷中设置的培训时间是指农民一次接受培训的时间,本次调查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较长时间的学习会使农民感觉厌烦,从而降低培训效果,所以农民一次培训时间不宜过长,这与上面农民更喜欢分段而不喜欢集中培训的方式一致。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中部347家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我国中部农民对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分析发现新型农民还是非常愿意参加培训的,且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都有较强的欲望。然后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民培训效果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男性的培训效果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培训效果越好,农民从事农业的年限越长培训效果越弱。但家庭成员数、劳动力人口数以及农场经营对培训效果影响不显著。同时,分散短期培训、结合农业实践的培训效果较好,而且培训教师的经验越丰富、教学质量越高,培训效果越好。

(二)政策性建议

1.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大部分的农户希望可以接受免费的农业培训,因此政府在农民培训方面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首先,通过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宣传,尤其是对优秀示范人员培训成果和经验的宣传,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其次,通过对农业生产实施政策性优惠,引导和吸引更多的人员、资金回流农村,最终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2.农民的个体特征对培训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农民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年限不同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也不一致,因此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可以按照不同周期、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进行培训。根据个体特征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从而对农民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以满足不同地区(包括自然条件与特色产业差别)、不同行业(包括农、林、牧、渔)和不同类型(包括生产型、服务型和经营型)农民对各项培训技术和培训内容的需求。

3.培训供给状况对培训效果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培训方式和对培训老师的满意度都对培训效果产生正向的影响,说明政府应该丰富培训内容,让农民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去实践,这样更能够提高农民的学习吸收转化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农民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一批专业素质高、技术本领强的专家,对农民进行科学化的培训,从而保证农民培训质量。再者,要合理的安排农民培训时间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4.根据农民的个体特征和培训的供给状况,依照政府引导、个人自愿、严格标准和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国家认定,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国家制度。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应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信息档案数据库管理,并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估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呼婕,牛刚.江苏省农民工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南方农村,2013(5):68-74.

[2]徐金海,蒋乃华.“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绩效分析-基于扬州市的調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9(2):54-59.

[3]李嘉,杨锦秀.农民就业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市为例[J].农业科技展望,2012(6):111-113.

[4]姜明伦,于敏,李红.农民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科技展望,2015(8):55-62.

[5]陈华宁.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9-22

[6]高杰,王蔷.精准瞄准分类培训、按需供给-四川省新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经济,2015(2):109-113

[7]赵帮宏,张亮,张瑞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8-112.

责任编辑 王国光

猜你喜欢

新型农民培训效果
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刍议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民的内涵与需求
论高度保持与党的一致性努力加强基层党校培训工作
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探索
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