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检查患者个性化心理支持的应用研究

2018-06-14鸿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检查者受检者成功率

陆 鸿

(新疆兵团第四师七十三团医院放射室,新疆 伊犁 835407)

放射检查以其可提高病灶发现率并成功做出病变定位定量分析的检查优势,成为众多临床病种不可或缺的诊断技术,但其放射属性、检查时准备及配合要求等,易致患者紧张烦躁甚至恐惧等负面心理应激反应,不仅对图像的成功有效采集形成影响,严重者甚至直接导致检查无法进行[1]。故而如何促成患者检查时良好的心理情绪状态,成为放射检查技术人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研究课题。基于心理情绪反应在放射检查患者检查质量中的重要性,我们特对放射检查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2017年1月至5月于我院放射科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120例成年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男性6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为(47.67±9.51)岁。随机等量(6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放射检查患者在年龄、干预前焦虑评分以及性别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射检查干预,试验组放射检查病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心理支持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①生性急躁患者。使用“马上就给你检查”、“请稍等”等主动热情的语言向患者清晰明确地交待工作人员对其的检查安排,以简短达意指导语做出检查准备及配合要求说明,以沉稳态度、合理安排、娴熟操作等稳定该类检查者情绪。②首次接受放射检查者面对陌生检查环境及仪器等常表现出手足无措,部分检查者因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绝症而处于恐惧与心理情绪高敏状态。对上述检查者需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得在检查进行过程中将个人初步推理、判断等通过言语、面部表情等加以表露,避免导致受检者疑虑紧张情绪升级;对检查结束后无特殊发现者,可向受检者说明初步印象以提前缓解其紧张情绪。③女性受检者受身心特点影响,对于检查心怀戒备而出现犹豫、畏缩等不配合行为,面对此类受检者,工作人员可允许第三者在场以消除其心理负担提升检查依从度;女性受检者多佩戴有带钢圈文胸、金属饰品等影响放射检查的物品,工作人员应耐心询问并等待其取下放置于安全地点,严禁大声指责其动作过慢而造成心理伤害。④对放射伤害存在过度担忧者。给予科学而通俗的耐心解释,强调常规的一次放射检查剂量尚不致伤害机体,引导其遵照要求摆放体位安心接受检查。⑤在执行部分需触摸受检者身体或会对受检者身体形成挤压的检查项目时,以及需改变受检者体位、需转动检查机器等时,应提前向受检者作出说明并做注意事项指导,降低受检者因无思想准备而受惊或发生身体突然失衡性意外事件。⑥老年受检者、听视觉障碍者等可能对检查指导(吸/呼气与屏气、吞咽与放松等)的理解反应较为迟钝,工作人员应以理解的态度、细致的反复指导等缓解受检者因配合不力所致的不安情绪;在需加用特殊药品时应做好相应用药指导,如钡餐造影时使用钡剂时,强调钡剂的使用目的及无不良反应属性,改变受检者对钡剂的误解与恐惧,提升受检乾用药依从行为,保证药物助检效应的发挥。

1.3 评价指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为焦虑程度测评工具,由两组放射检查者于心理支持前后对自身焦虑程度施以评价,自评分值如>50分则表明焦虑存在且自评分值越高亦提示该放射检查患者焦虑程度越高;记录两组放射检查者一次性获得放射检查成功的例次,做为一次性放射检查成功率的统计数据来源。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行为数据分析整理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x-±s),两组放射检查病例干预前后焦虑自评分之比较采用t检验,一次性放射检查成功率之比较采用χ2检验为统计分析方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放射检查病例干预后焦虑自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受检病例,一次性放射检查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受检病例,P<0.05,见表1。

表1 两组放射检查病例干预后焦虑自评分与一次性放射检查成功率的比较

3 讨 论

医学科技的进步发展带动了放射线检查方式的拓展,放射线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地位与价值日益凸显,而各类放射检查能否切实发挥其诊断效应,不仅与放射检查设备、检查操作者技能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受检者心理情绪状态及配合度内在联系紧密[2]。既往患者的心理支持多局限于临床医护领域,放射检查科工作人员因与受检者接触时间相对较短,且放射检查者习惯于将工作重心集中于完成检查任务方面,故放射检查受检者的心理支持干预始终处于被严重低估与忽略状态。而事实上,无论是新老受检者,在面对放射线检查时,均会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心理不稳定性,这必将形成不必要的检查障碍因素

[3]。本研究将对放射检查患者的心理支持纳入放射检查常规工作范畴之中,注意分析评估不同受检者的各类心理问题,以热情态度构建和谐医患互动氛围,以适宜的个性化心理支持策略消除受检查心理疑点与难点,开展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活动,整合应用多类型心理支持方式(支持与疏导、安慰与鼓励、积极暗示与正向告知等),帮助受检者以稳定心态正确理解与应对处置检查过程中诸多心理问题,提高一次性放射检查成功可能性。正如表1所示,试验组放射检查病例干预后焦虑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放射受检者,而其一次性放射检查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放射受检者,心理支持效果颇见积极性。

[1] 刘兰芳.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放射检查质量[J].医学美学美容,2015(4):638-639.

[2] 邱莹莹,曾红.心理干预对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2):109-111.

[3] 赵莉,何绪成,齐连君,等.行放射线检查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4):332-334.

猜你喜欢

检查者受检者成功率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正中神经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可重复性评价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