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习自主生成应对研究

2018-06-11扈春荣王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体育学习研究

扈春荣 王辉

摘 要:体育学习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和终身体育追求的目标,体育学习自主生成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土壤,是在正当强制、模范引导、社会支持、人际和谐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认为体育学习自主生成是以个人因素、人际因素、机构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构建的生态系统为条件的,这些因素产生的综合效应是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体育学习 自主生成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062-02

Abstract: Sports learning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target of lifetime sports, sports learning independently generated requires excell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soil, as a compulsory, model in the guide, social support, interpersonal harmony environment. Using literature, logic reasoning method, think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independently generated based on individual factors, interpersonal factors,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policy factors such as building ecological system as a condition,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caused by these factors is essential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independently generated.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he independent generation; Research

1 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治理

1.1 预设生成与自主生成的矛盾假象澄清

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场域,它不是已经铺设好的、固定线路的轨道,而是充满了变数的开放场景,尤其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是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作为主体的学生是内因,作为对象的知识是中介,作为主导的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以及掌握的程度如何,不是作为外因的教师和教师的“教”决定的,而是作为内因的学生和学生的“学”决定的。面对预设性体育学习生成的“自上而下”的、“傲慢”的教学形式,诸多学者转向自主生成性体育学习的研讨与倡导,认为自主生成性体育学习是学校体育主导价值发展方向,应该成为体育教学日后发展的基本理念。在这种转向的过程中,诸多学者并非将自主生成与预设生成对立起来,而是保留两种取向的合理之处,进行“兼容共处”的处理。在实践中,只要是学生实现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那也应该是允许的。预设生成与自主生成本身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育学习的本质是预设生成抑或自主生成的假设,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1.2 强制体育回归学校体育

面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低下、体育学习自主生成质量不佳的问题,部分学者提出了以强制体育应对学生体育学习效益低迷的策略,他们认为,强制体育在我国是一种现实存在[1]。对于强制体育合理性的论证,部分学者认为强制体育不同于强迫体育,相对于强迫体育,强制体育具备一定的弹性。我国学者毛振明教授也认为“惰性、逃避劳累和痛苦是人类的天性,缺乏强制性的体育锻炼,效能必然越来越低”[2]。由此看来,强制体育与体育学习自主生成不是不可兼存的学习机制形态,正当的强制是维护体育学习自主生成价值的不可或缺要素,而体育学习的有效自主生成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予以正当的强制。美国哲学家哈耶克认为:“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亦常被称为‘个人自由或‘人身自由的状态。”因此,所谓正当的教育强制是指以不损害学生的目的意义为前提的强制,是一种为了规避学生因心智能力不完善而做出错误判断的干预力量。

1.3 多元因素干预体育学习有效生成

为了提升体育工作开展的顺畅和有效性,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应对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2)社区体育环境优化;(3)机构因素协调;(4)人际水平提升;(5)个人因素强化。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指向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对于解决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状况具有改善作用。但是,多数研究都是集中在一个具体的模块上进行研究,而且基本上是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改善的视角予以出谋划策的,与指向体育学习自主生成方向的问题解决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别。青少年儿童体力活动参与水平的提高和体育学习自主生成水平的提升,需要在综合生态环境体系下予以引导与培养,取向单一、因素缺失的解决策略,不足以为体育学习自主生成提供促进、支持、监督、激励等全面的滋养体系。社会生态学是一种强调综合支持环境治理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旨在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强调环境对人类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青少年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问题不是一个给学生下任务的简单问题,它需要进行综合因素的支持,以实现青少年学生自觉主动的体育学习。

2 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因素

体育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但是,学校并不是体育学习进行的唯一场所,更不是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唯一主体,促使青少年进行体育自主學习的环境是综合性的生态体系(见图1),这些要素组成的生态环境是确保青少年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温床。

2.1 社会道德环境的优化

体育学习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如果学生始终在认同体育与不认同体育的场域中转换,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不免模糊并麻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那些被赞赏和羡慕的行为更有可能被模仿。”体育认知形成的环境是典型的复合环境,如果整个社会对于体育有正确的评价和需求,即形成体育“道德体”,体育成为被赞赏和羡慕的行为,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生成就具备了最肥沃的土壤。道德不仅仅是经济基础与物质基础的接收器,而且也是它们的生成器,仅仅限于物质世界解读道德水平是对于道德自律的低估。“游离于物质世界之外,道德就只是乌托邦;沉溺于物质世界,道德就沦为‘歹托邦。”物质世界是道德的原生地,道德则是物质世界正直的脊梁,两者并非是二元的分离体,而是一种自洽融合体,因此,道德是社会环境的净化器,道德的自律与治理应该成为净化社会空气的重要保障。

按区域划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环境可以分为家庭体育环境、社区体育环境和学校体育环境,“若想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参与习惯并保持健康的体质水平,儿童青少年在家庭、社区和学校体育环境中能够拥有持续参与体育的机会是基本条件[3]。”在分割并存的环境中,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资源的互补互享体系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和利用人力资本、物力资本、知识资本。而这互补互享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将三者简单拉到一起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提升每一部分的道德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进行佐证,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2 体力活动参与自律感的提升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辩论与证实,已经确定了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事实。如李建春的调查结果显示:“江苏镇江地区的2000名大中小学生对体育课的爱好程度,其中小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占99%,中学生占60%,大学生占50%。”王定瑜的调查结果显示:“对黔南民族医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370名学生进行调查,65.78%的学生喜欢体育课,34.22%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不喜欢体育课的情况,这种内在的心理如果一直得到强化,学生不仅是不喜欢体育课,更重要的是在走出校园后甚至会将体育抛在一边。外在约束只有通过自觉、自发的内在道德感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学生只有对于体育有积极的认同,才能真正对体育有感情。法定性约束、规律性约束和规范性约束以及道德环境的优化作为外在的约束手段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参与进行干预,而这种干预是否产生作用或会产生多大的作用,是基于学生的体育认同实现的,因此,学生内在自我約束即体育参与自律感的提升,才是体育学习生成的根本约束条件。

自律是个人规范自己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的能力,而自律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青少年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兴趣、态度、信念等个人心理因素。因此,为了提升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并自主构建体育知识的能力和意愿,在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是否促进了青少年身体意识的提升、是否允许身体进行自主体验,即是否锐化了身体感知能力、是否强化了身体抵御能力、是否培育了身体审美能力、是否升华了身体批判能力,应该给予着重的考虑。这些能力的改善才是体力活动参与过程中所应该首要做的事情,也是使青少年对于体育产生内在愉悦感和内在需求的重要工作。

3 结语

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实现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其解决举策应该是多元的;自主生成不是青少年自觉的行为,周围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体育学习自主生成的目的,青少年体育学习应该在社会道德环境的优化、体力活动参与自律感的提升中完成体育学习的自主生成与建构。

参考文献

[1] 钟明宝,张雪临,王瑛.新时期学校强制体育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13(1):94-98.

[2] 张鑫华,王国祥.从“健康日本21”计划实施看日本社会国民健康的管理与服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9):19-23.

[3] 张加林,唐炎,胡月英.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环境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3):21-34,97.

猜你喜欢

体育学习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激发技校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探讨
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教学的研究
转化体育学习障碍生教学中师德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