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8-06-11张琪黄婷婷甘家润

智富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

张琪 黄婷婷 甘家润

【摘 要】数百年前优秀的民间艺术高沙锣鼓陷入了技艺失传,技艺传承人缺失,艺术演出步履维艰等等的困境,这些都牵制着了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柳州市高沙锣鼓的研究,深入了解面临消失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高沙锣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思考探究民间传统艺术如何得到更好地发展和传承,并引起社会各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视,有意识地保护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

【关键词】高沙锣鼓;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高沙锣鼓的历史和现状

(一)追溯历史

1、高沙锣鼓的起源

高沙锣鼓又称“八宝会”,是民间传统鼓乐的一种,属于打击类音乐,现流传于广西柳州市柳南区西鹅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说高沙锣鼓的祖先源于西周时期,周武王赐其姓为“林”,后来到明朝时期,林氏的一分支由福建迁至广东,后转辗到如今的广西柳州市。据高沙锣鼓传承谱系记载,第一代传人是林合世,在他的流传下,如今的高沙锣鼓已传承到第五代,现任锣鼓队队长是第四代传人林万文。

2、高沙锣鼓的发展

在高沙锣鼓流传到西鹅村之后,就曾以独特的敲击乐而名声大噪。每逢柳州市县的庙会、菩萨出游、抢花炮等重大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都一定会出现高沙锣鼓的身影,且每次都会被安排在队伍的前方。每逢表演,由手执三角形旌旗者开路,“八宝队”紧随其后,队员分别拿着或举着用锡铸成的“八宝会”牌,“八宝”即双龙、灯笼、罗汉、长矛、关刀、大刀、三叉、狮子、仙鹤,随后是抬着敲打的锣鼓蓬,有桶鼓一个,大锣、碗锣各一个,还有钹、唢呐、竹笛等,高沙锣鼓队列外出前,要祭祀村上的灶王,名曰“拜八宝”,祭祀完毕即燃放鞭炮之后才敲敲打打出村,所到之处,人们争相围观,侧耳倾听,人山人海,场面壮观。

解放后,高沙锣鼓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多次组织高沙锣鼓参加市、自治区的群众性文艺比赛,多次获得过市里、区里的嘉奖。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柳州市有关部门组织西鹅乡的高沙锣鼓队前往南宁参加成立大会,在大会举行的全区民间文艺会演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沙锣鼓被当做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惨遭禁演,用于表演的锣鼓乐器等被当做“四旧”砸烂,“八宝会”成员散伙。“文革”的一场浩劫,使得高沙锣鼓这一民间喜爱的文化瑰宝从此销声匿迹。

3、高沙锣鼓自身的价值

高沙锣鼓在整个柳州民间锣鼓打击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十分优秀的民间音乐。它从几百年前流传到西鹅高沙屯,几经波折,至今仍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高沙锣鼓以鼓为主,再配合各种乐器,虽然没有旋律,但敲法变化多端,节奏复杂,以独特的声响和鲜明的节奏见长,在响器的击打声中表现出浓郁的客家音乐的显著特征。作为民间艺术的高沙锣鼓,它既有古代民间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当地和外來的文化,这对于我们研究客家音乐的艺术内涵和一个民族的迁移史、发展史,了解当地的民间生活习俗等,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长期以往,高沙锣鼓在当地群众中大受欢迎,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素质,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如今现状

1、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沙锣鼓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由于被禁止表演,使得高沙锣鼓曾消失在人们生活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95年,部分村民凭借记忆整理出了鼓谱,在他们的努力之下,高沙锣鼓才得以继续发展。后来在柳南区文体局的帮助下,高沙锣鼓队成立,成员们开始利用现有的谱子进行排练,并对外表演,这才使得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乐器得以重回大众的视线。柳南区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大力推进下,2006年高沙锣鼓被评为柳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收录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2、高沙锣鼓传承基地的建立

尽管高沙锣鼓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保护力度也逐渐加大,但是高沙锣鼓的受众广度却不尽人意。2013年4月初,柳州市柳南区西鹅小学决定传承高沙锣鼓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并作为其校的校本特色,让这一文化遗产重新活跃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4月25日,西鹅小学邀请到了高沙锣鼓第四代传人林万文和第五代传人林杰到校授课,成立了该校第一批高沙锣鼓队队员,同时为了增加高沙锣鼓的表演内容和提高其表演质量,5月底,该校还成立了高沙锣鼓童谣队。于是,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沙锣鼓的表演队伍后,高沙锣鼓的流传与保护的重任就落在了西鹅小学的肩上。同时,为了贯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标,在柳南区政府的同意下,西鹅小学还成立了高沙锣鼓传承基地,高沙锣鼓传承基地为高沙锣鼓传承活动场所,所有喜爱高沙锣鼓的人员都可以进入参观。

3、高沙锣鼓流传至今却濒临失传的原因

这样一个被老百姓所接受并深深喜爱的传统文化为何陷入了濒临失传的险境?我们通过走访和询问高沙锣鼓第四代传人林万文老先生了解到了一些情况。高沙锣鼓流传至今,由于其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十分微弱,使得现在的高沙锣鼓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并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沙锣鼓的传承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新的挑战。

(1)传承后继无人

目前西鹅村的高沙锣鼓传人也有四十多岁了,而至今还没有找到新一代的传人。更甚的是,高沙锣鼓队的队员们是平均年龄达到六十多岁的老人们,队长林万文老先生也已是七十岁的高龄,队伍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使得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传统民间技艺等同于过时、封闭、落后,散发着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气息。所以大多数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一直是敬而远之。一般每逢村里有高沙锣鼓的表演活动,现场的观众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而村里的年轻人都对高沙锣鼓不感兴趣,认为是“老东西”,所以他们一直都不愿意去听表演,就更不用说愿意去学习并传承下去了。

(2)项目发展资金短缺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和发展是需要一定的后盾的,而这种后盾,除了人力之外还有财力。虽然高沙锣鼓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队伍,也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高沙锣鼓的发展资金一直是处于短缺的状态。关于高沙锣鼓的发展资金,一部分是来自于高沙锣鼓队在进行表演时的演出费用,而更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柳南区政府的项目保护基金。演奏器乐的维护和更新及锣鼓队队员的演出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仅仅靠这些发展资金是远远不够高沙锣鼓的日常发展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沙锣鼓想要有更好地发展还需要更有利的成长环境。

(3)人员管理和技术指导的缺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任何人都生活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正所谓科学技术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高沙锣鼓的发展也不外如此。科技与传统的结合能让高沙锣鼓散发出更强大的魅力。但是西鹅村高沙锣鼓的管理方面却面临着种种问题。一来各代传人大都是农民出身,所以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系统化的人员管理意识;二来对于高沙锣鼓的学习都是来自于代代师传,在技术指导上也是遵循传统的学习方式。人员管理意识的淡薄使得高沙锣鼓在科学管理方面是一团散沙,而技术指导方面的缺乏又使得高沙锣鼓的演奏发展方面停滞不前。得不到发展的民间传统技艺最终会逐渐走上被人遗忘的道路,所以高沙锣鼓的未来充满了种种的危险性。

(4)缺少市场定位宣传

高沙锣鼓早在2007年就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但是至今十年过去了,这张强有力的名牌却没有被打出去。很多广西人甚至柳州人都没有听说过高沙锣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关于高沙锣鼓的宣传没有做到位。对比其他城市拥有大量的城市名牌,柳州市可以将高沙锣鼓列为一张城市名牌,这样子既可以达到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的目的,也可以吸引一部分游客从而提高旅游客量。但是西鹅村的村民没有这一方面的意识,而柳南区的政府也没有将高沙锣鼓宣传出去。传统文化重获新生,除了本身要改良跟上时代的发展,宣传包装也是很一个重要的原因。

(5)现代生活和文化的冲击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每天都在加快。互联网、移动手机等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大众的休闲方式都与现代技术相挂钩,且形式丰富多样。年轻人的休闲方式更倾向于听音乐、看电影、演戏剧等,而选择欣赏高沙锣鼓这种单一传统的民间文化的人则少之又少。此外,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工作上,西鹅村的村民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农业生产和工业运输上,有时间且有精力学习高沙锣鼓表演的人很少,使组织大型集体表演活动变得力不从心。无人学习也无人欣赏的高沙锣鼓再一次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二、高沙锣鼓的传承与保护

(一)当前柳州市柳南区政府对高沙锣鼓采取的保护措施

“高沙锣鼓”和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师承口传心授,以此世代流传,由于其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现面临着艺人年龄老化,传承后继无人等的濒危状况。目前,柳州市有关部門及柳南区政府已积极作出保护计划,尽全力抢救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成立挖掘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传承基地

文史专家曾表示,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的发展都要取决于经济效益,像高沙锣鼓这样的传统文化形式不宜走入市场,必须由政府出面、出钱保护,引导和扶持高沙锣鼓的传承和发展。若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改变,一味的为了发展而发展,则会失去其自身的传承保护价值。针对此种情况,在柳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文化局的业务指导下,柳南区成立了以由区宣传部部长,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高沙锣鼓挖掘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柳南区西鹅村的西鹅小学建立了高沙锣鼓传承基地。

2、将文化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并提上议事日程

目前在对高沙锣鼓传承与保护这一方面所需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柳南区党委、政府和太阳镇政府以及社会捐款,用于购买表演时所需的道具、乐器、服装等。2005年11月,柳南区委召开常委会,就如何开展农村工作进行了探讨与论证,决定将农村文化工作列入财政预算,至此,柳南区区委、区政府决定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持、发展和保护高沙锣鼓的相关工作,并制定了一套完备、科学、规范的“高沙锣鼓”保护制度。次年3月,柳南区政府召开农村工作会,将高沙锣鼓今后的弘扬和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

3、做好柳州市民间艺人的发掘走访工作

2002年以来,柳南区文体局、区文化馆多次进村走访民间艺人,通过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收集并整理与高沙锣鼓有关的资料。在市桂剧团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高沙锣鼓逐步规范,并整理出较完整的鼓谱。与此同时,自2006年起,柳州市每年都会评选出全市的民间十佳艺人,选出来的民间艺人必须签署带徒承诺书,以这种方式来改变传统文化传承人老化,技艺传承“青黄不接”的局面。

4、改变高沙锣鼓的传统表演形式

尽管高沙锣鼓声名远播,但不少人在看过高沙锣鼓表演后却表示“不过如此”,对此,柳南区文体局提出改变高沙锣鼓传统表演形式的方针政策,融入现代元素,重新改编剧本,增加服装和道具,将其由原来的十个版曲变为四大板块,并在表演形式上作出重点调整,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美化、升级,在保护历史原貌的同时,增加其艺术性和观赏性,使其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5、加大媒体网络等对高沙锣鼓的宣传力度

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媒体等途径,加大了对高沙锣鼓的宣传力度,将高沙锣鼓的表演视频上传至各大网络平台,增加点击率和播放率,对现任高沙锣鼓传承人做专栏报道和跟踪报道,增加普通大众对高沙锣鼓的了解程度,让大家从了解到接受再到真正爱上高沙锣鼓这一民间艺术。

(二)传承与保护高沙锣鼓的措施和建议

高沙锣鼓,这个从清朝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陷入了濒临失传的险境之中,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得以重生。为做好高沙锣鼓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除了政府出力之外,社会各界都应付诸行动,真正做到全民接力,保护我国濒临失传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1、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高沙锣鼓鼓谱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沿革及脉络,以及乐班、乐手、乐器、乐曲等相关方面的全部状况,并将普查所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做好相关存档工作,以便后世翻阅研究学习之用。

2、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沙锣鼓理论研讨工作。不但要对击鼓的演奏技巧、表演形式进行分析,还要对各种器具配乐的音乐体系进行研究,同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并做好鼓谱的整理完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更符合当下时代发展主题的表演内容及形式。

3、加大建立和发展高沙锣鼓的队伍,使之成为一个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吹打乐团。通过不断的挖掘历史文化渊源,再配合专业的专家指导,培养更多新的吹打乐手,从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的人员短缺难题。除此之外,也可以改变固有的五人一组的表演模式,改变表演程序,增加表演人员和表演道具,使表演更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4、继续发扬并保护好高沙锣鼓的原有特色。通过每年举办庙会、艺术节等形式,检阅和促进吹打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同时积极为高沙锣鼓创造更多、更好的演绎空间,并逐步将其推向更大、更广阔的舞台市场,让更多的人对高沙锣鼓从了解到接受再到喜爱,真正意义上的使高沙锣鼓发展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5、充分利用好和发展好西鹅小学传承基地的作用和价值。开发撰写高沙锣鼓校本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高沙锣鼓相关的知识,使全校师生都成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除了在小学创办的传承基地之外,甚至可以在大学校内创办高沙锣鼓表演社团,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增长见识,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三、小结

虽然高沙锣鼓早在2007年就被入选首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但还是只有极少数人听说过高沙锣鼓。目前关于高沙锣鼓的研究论文较少,说明高沙锣鼓的传播范围较小,大众对于高沙锣鼓的了解还比较浅薄。为了摆脱这一局面,对高沙锣鼓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刻不容缓。通过调查研究高沙锣鼓的传播历史和发展现状,思考并分析如今民间传统文化发扬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有效的解決建议,折射出社会上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忽视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对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政府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保护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传承和发扬高沙锣鼓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年轻一代的身上,我们会尽我们所能,让传统瑰宝重新绽放它的光芒。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
从吴文化视角看昆曲传承
河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