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冲击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课程改革探索

2018-06-08申雯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大学生

申雯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提高课堂教育实效的途径,以期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148-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课又是践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让大学生掌握心理正常异常的判别依据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并树立关爱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的意识,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这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尽管心理健康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学生对课程并不重视,课堂上上网聊天、浏览新闻、打游戏、追剧等现象频频出现。在网络快速发展并将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课必须不断探讨构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让网络环境的发展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积极助力。

一、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造成的主要冲击

(一)网络覆盖面广,使用方便便捷,使得大学公共必修课变成了玩手机的天堂。网络上曾经有人调侃大学课堂说“小学生上课费嘴,初中生上课费笔,高中生上课费脑,大学生上课费流量”,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反映了大学生课堂尤其是公共课上课的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5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人,在网民中大学生是主力军,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逐步完善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越发频繁,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等公共课课堂上,很多学生认为这些课程不像专业课那么重要,玩起手机来更加肆无忌惮。

(二)网络信息丰富而具有吸引力,教师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互联网上资源丰富,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传统的讲授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指尖一点,网络上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比起上课老师讲的内容,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显然更大。曾有一位老师在最后一次课中做过一个小测试,请同学们说说心理健康课中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印象深刻,结果相当一部分同學回答职业规划,而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讲授过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些课堂上的“低头族”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心理健康课在他们那里成了摆设。

(三)网络的盛行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上,“低头族”随处可见,看视频、发短信、听音乐、读小说等等,忙得不可开交,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得到的回应寥寥无几,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把所有学生从网络的世界拉回到课堂中来,精心设计的互动活动也难以调动学生们的兴趣,课堂参与度低,通常情形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遨游,看似相安无事,实则打击教师的上课积极性,心理健康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没有发挥真正的实效。

二、网络冲击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课程改革出路

(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理念下,同时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等极端事件的频发,学校担心承担相应的责任,心理健康课的目标变成了如何解决心理问题,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满足不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需求,达不到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思潮,它着眼于积极情绪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认为培养积极一面的同时就是在预防消极一面。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理念应由解决问题向预防问题发生转变,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正契合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需要,心理健康课应该以积极心理学为教学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乐观积极地面对挫折和挑战。

(二)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对此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按照要求开设了课程,但与专业课相比,心理健康课明显处于不受重视的境遇,课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都制约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大学生对该课的认识有些偏颇,认为这个课程没有专业课重要,只有心理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上心理健康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不容忽视,这一点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心理健康课堂作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明确心理健康课的性质,把它纳入必修课的范畴。只有学校明确了课程性质,从老师到学生才会对课程重视起来,相应的配套经费才会有着落,课程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三)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课堂上的低头族如此之多,主要原因在于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网上的内容极大地吸引学生,更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加之网络方便快捷,使得他们对手机爱不释手,而传统的心理健康课主要是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讲授以及心理问题的辨别与调试,大学生期望从心理健康课中不仅获得这些基本知识,他们更希望掌握一些实际技能,学会自我调适,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应包含如何管理自身情绪、怎样与人有效沟通、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如何树立自信等具体操作方面的内容。同时,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上课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大部分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说,某种程度上他们对心理健康课的期望更高,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何学习爱,怎样培养领导力,以及如何塑造幸福、自尊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引导大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有益的心理资源,比如哈弗大学有关幸福的公开课、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等。心理教师如果能够把大学生感兴趣的与心理相关的内容拉入课堂,精心准备上课内容,变网络为我所用,从网络中获取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课堂内容,相信课堂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加。

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高校的一些上课受欢迎的教师,为什么他们的课堂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其很大原因在于他们能够灵活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只有这样课堂内容才会深入学生头脑。

日常教学中可以将讨论法、案例法、调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引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鲜活的案例能够使得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同时学生更容易理解,通过师生互动,思想的碰撞,启发学生思考,让心理健康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同时还可以将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等心理咨询方法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入探索,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实用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以互联网为互动形式的网上教学模式,实施“互联网 + 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计划,利用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心理健康课程网络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开发适合本校校情和学生特征的心理健康课程网站,组织一批心理教师建设精品课程,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围绕学生关注的心理热点开设微课等,优质的课程资源包括国内外大师的心理公开课等,讲座视频、微课音频等资料都可以上传至心理健康课程网站,供全校师生免费下载学习,这些都可以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微博和微信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让它们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把力。微博作为当今社会话语表达的新阵地,已成为大学生表达心情和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渠道,微博在大学生中极受欢迎,有95%以上的同學热衷于微博,教师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微博作业结合起来,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微博形式分享个人心理故事、心路历程,也可以通过微博布置心理作业,相信同学们对这种作业形式会更乐于接受。还可以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健康微博,班级心理健康微博在借鉴网络微博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不作严格的字数限制,给大学生提供自由言说和平等交流的平台。同时,微信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微信群师生可以就某一心理现象展开探讨,也可以转播优质的心理微课,让大学生课堂外也能方便快捷地接受心理教育。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喜忧参半,它既可以把课堂变成低头族的天下,利用好它也可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对待网络的态度要理性,要求学生上课期间上交手机等上网设备只是治标不治本,“90后”大学生喜欢教师授课时能深入浅出,快速有效,不喜欢讲授式教学模式,乐于接受图文并茂、丰富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会主动去适应不喜欢的课程或教学模式,他们希望老师能根据他们的喜好改变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利用好网络促进心理健康课课堂教学,让课程生动有趣并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需要我们持续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张薇.WI-FI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课程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2]沈晓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3(6).

[3]胡平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

[4]吉梅.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新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

[5]熊娟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3).

[6]陆建兰,李宪伦.网络话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新模式探研[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1).

[7]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01).

[8]孙明亮.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4).

[9]杨虎民,魏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2(06).

[10]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11(06).

[11]郑海斌,苗军芙.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

猜你喜欢

网络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