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藏教育研究现状与问题探析

2018-06-08姚闳耀杜皓杨维平

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姚闳耀 杜皓 杨维平

[摘要]基于CNKI数据,利用BICOMB、SPSS和UCNET软件,对西藏教育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通过词频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西藏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总结归纳出西藏教育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西藏教育;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8)02002107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基础,也是西藏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助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西藏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有关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归纳较少,且大多停留于定性方法或是凭经验总结,具有一定主观性[1]。 与传统定性分析方法相比,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定量数据直观反映某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发现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从绘制知识图谱入手,利用BICOMB软件、SPSS软件和UC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通过规范的研究设计对西藏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结合二次文献阅读,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西藏教育质量水平,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设计

1.1数据来源

以CNKI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库,采用知网高级检索功能,以“西藏教育”作为关键字段进行主题检索,来源类别设定为“期刊”,检索时间设为1978年7月至2017年7月,并勾选同义词拓展,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文献474篇。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即剔除会议、通知、公告、征稿启事、丛书介绍等非研究型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345篇,以此作为该研究的基础数据。

1.2研究工具

知识图谱主要用于科学文献知识的数据发掘与可视化再现,可准确分析学科或研究领域的信息汇聚点,进而帮助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发现研究课题现状与研究热点、重点。笔者主要采用BICOMB2.0、UCNET6以及SPSS20.0软件对我国西藏教育研究领域已有成果进行计量学分析。BICOMB软件由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主要用于对批量文献数据中的关键字段进行提取和统计,常被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UCNET软件主要由加州大学开发,可对文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进一步探索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SPSS软件则可用于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进一步总结研究的类别与各类别研究状况,以及其内部复杂多元的逻辑联系[13]。

1.3研究步骤

以往做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大多是凭主观经验进行文献综述,缺乏相应的学科计量方法,成果的准确性度不易保证。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则可以通过共现分析,结合信息科学、统计学、图形学,生成“知识地图”,可视化地呈现学科或者研究主题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等[3]。基于该研究方法原理,将研究技术流程设计成研究路线图(图1),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研究主体,从CNKI精确检索“西藏教育”主题有关的研究文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2) 利用BICOMB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提取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共现矩阵;(3) 对共现矩阵進行相应的计算,并利用UCNET进行社会网络分析;(4) 计算Ochiai系数矩阵并转化为相异矩阵后,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5) 利用SPSS进行多维尺度分析。

2研究流程与分析

2.1词频统计分析

关键词是根据研究内容与主题提炼的专业术语,最能反映论文核心思想和重要概念。基于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分析确定研究主题的热点构成,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该研究主题或学科的主要聚焦点[4]。首先,通过BICOMB对初步筛选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主要是同义关键词替换,如将“西藏地区教育”与“西藏教育”进行合并,但基于数据准确性考虑,不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摘除。然后,利用BICOMB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关键词共计2 121个,依据齐普夫界定公式,结合我国学者孙清兰提出的高频词与低频词的临界值计算公式以及各数量同频词的词频估算法,最终确定高频低频词阈值为5,故需选取词频大于5的前53个关键词,具体见表1,并导出关键词的词篇矩阵与共现矩阵,为后续统计分析做准备。

从高频词频次排名可以初步看出我国西藏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集中趋势。表1显示:除了“西藏教育”和“教育事业”是主题检索词外,出现频次排名前10的分别是“西藏和平解放”“教育改革”“民族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双语教育”“内地西藏班”“内地办学”“教育政策”“经济发展”“藏族学生”,排在前10的关键词初步反映了我国西藏教育研究集中在西藏和平解放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双语教育与办学、西藏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等方面。但仅凭词频统计还不足以充分说明西藏教育研究的热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还需进一步进行社会网络分析。

表1关键词词频统计表(部分)

序号关键字段出现频次1西藏教育1282教育事业623西藏和平解放404教育改革265民族教育256职业技术教育207双语教育208内地西藏班189内地办学1810教育政策15序号关键字段出现频次11经济发展1312藏族学生1313教育质量1214西藏农牧区1115藏语文1116拉萨中学1017教育体制918教育信息化919小学教育920教育工作92.2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法又叫结构分析法,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以及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3]。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可以通过网络图中的节点、连线等形象直观地看出西藏教育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深入挖掘西藏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其内部关系,在词频分析的基础上,利用UCNET对BICOMB提取的高频词共词矩阵(见表2)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高频词社会网络关系图谱,具体见图2。

社会网络关系图中,正方形代表高频关键词节点,节点的大小代表了该关键词在整个关系网络中所发挥的作用,节点越大说明控制其他节点共现能力越强,节点之间关系用实线连接,连线越多代表该节点与其他节点联系紧密[35]。从图2中53个关键词构成的以“西藏教育”为中心的社会网络图可以看出,除去检索主题词外,“教育事业”“西藏和平解放”“民族教育”“教育改革”“内地办学”“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发展”“经济发展”“内地西藏班”等关键词节点较大,说明这些关键词是我国西藏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关键词,通过进一步文献分析可知,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促进西藏民族地区的发展,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改革和内地办学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类研究,这些词对其他的关键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能够反映出国内西藏教育研究的热点。而“教学效果” “教育公平” 及“教育内容”等关键词处于整个社会网络的边缘位置,且与其他节点的联系分散,说明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的研究方向在整个西藏教育中占据较轻地位。

表2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部分)

西藏教育教育事业西藏和平解放教育改革民族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发展内地西藏班内地办学教育政策西藏教育1282004611318教育事业26226177745100西藏和平解放026408743150教育改革017826752160民族教育47772522430职业技术教育67452204130教育发展114322420031内地西藏班35114101840内地办学110563334180教育对策80000010015图2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关系图谱

为使分析结果具有说服性,利用UCNET分别计算了相应的节点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并绘制了中心性汇总图(图3)。在共词网络中,网络中心度主要包括节点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这3个指标不但可以发现某一研究主体当前的研究热点,还可以用于识别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某个研究主题中,节点中心度较高的节点通常代表当前研究的热点,节点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较低而中间中心度较高的节点通常代表新兴的发展趋势[4,5]。图中节点中心度较高为“教育事业”“西藏和平解放”“教育改革”“民族教育“内地办学”等,与前面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词中间中心度也较高,说明其既是西藏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其他节点领域的中心和桥梁。“教育改革”“民族教育”“内地办学”“教育信息化”“教育对策”“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藏族学生”几个节点中间中心度较高,说明其在西藏教育研究领域中与其他关键词关联度大,其中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对策”两个关键词节点中心度相对较低,说明其是西藏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

2.3聚类分析

聚类主要是通过统计学知识将数据按照相似程度进行集合、分组到不同类或簇的过程,对共词频次进行聚类分析主要是利用统计学方法把有密切联系的关键词进行分类,通过种子关键词以及其他关键词与之关联度汇聚新的聚类簇,簇团内关键词的属性相似性最大,而簇团间属性相似性最小[5]。聚类分析首先需要用SPSS对BICOMB中提出的词篇矩阵计算Ochiai系数,生成相似性矩阵,然后用EXCEL将其转换为相异矩阵(表3),最后采用SPSS20.0聚类分析功能对西藏教育研究进行系统聚类,聚类方式选择系统聚类法的凝聚聚类算法,度量标准选择区间平方Euclidean距离,并设置好相关参数,计算生成相应的聚类树图,具体如图4所示。

图3网络中心性汇总图

表3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异矩阵(部分)

西藏教育教育事业西藏和平解放教育改革民族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发展内地西藏班内地办学教育政策西藏教育0.000.600.670.740.850.940.950.870.810.97教育事业0.600.000.580.670.950.910.990.960.790.88西藏和平解放0.670.580.000.850.870.950.990.940.900.90教育改革0.740.670.850.000.830.850.990.970.780.93民族教育0.850.950.870.830.000.980.980.870.920.93职业技术教育0.940.910.950.850.980.000.860.980.900.94双语教育0.950.990.990.990.980.860.000.930.901.00内地西藏班0.870.960.940.970.870.980.930.000.830.94内地办学0.810.790.900.780.920.900.900.830.000.94根据聚类树图的连线与各个类别主体词之间语义关系的分析,基于凝聚算法的原理可以科学地将西藏教育研究分为以下6大研究主题。类别1主要包括有关教育信息化与西藏教育发展类研究,包括“教育信息化”“西藏地区”“教育对策”“教育技术”等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九章也专门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关西藏教育研究中信息化教育占据了很大比例。类别2主要是对西藏教育的中微观实践研究,涉及“教育改革”“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教育援藏”“职业技术教育”“教育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小学教育”等关键词。类别3主要是对西藏和解放前后西藏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的专题研究,包括“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教育”“教育政策”等关键词。类别4主要是有关内地西藏班和内地办学的研究,包括“藏族学生”“内地西藏班”“对口支援”“教育发展目标”等关键词。类别5主要是有关西藏教育宏观理论研究,包括“教育管理”“教育系统”“学校教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工作会议”等关键词。

2.4多维尺度分析

聚类分析可以基于统计学原理有效地将学科或主题研究分类,但各个类别在该研究领域中所处地位与关系还不能有效说明,为了进一步分析西藏教育的研究热点趋势以及不足,需进一步进行多维尺度分析[5]。多维尺度分析法(MDS)是一种将多维空间的研究对象简化到低维空间进行定位分析歸纳同时保留对象间原始关系的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20.0对表3的相异矩阵进行分析处理,生成西藏教育当下研究热点分布关系,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图绘制出西藏教育研究热点坐标图(图5)。战略坐标图以向心度(横坐标)和密度(纵坐标)的均值为原点将研究领域划分为4个象限,其中第一象限的主题联系密切,并在研究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第二象限的主体结构比较松散,属于研究的热点但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具有一定的潜在发展趋势;第三象限的研究主题内部连接紧密,但是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处于相对边缘地位;第四象限重要性相对较小,一般属于整个领域的边缘主题[6]。

图4聚类分析图

由图5可见,类别1有关教育信息化和西藏教育发展与类别3处于第一象限,说明有关西藏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西藏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的研究是整个西藏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尤其是近几年关于西藏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十分多;类别2处于第四象限,说明有关西藏教育的中微观研究和实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将是今后研究的潜在热点;类别4有关西藏内地西藏班和内地办学等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处于第二象限,说明该类的研究结构结构比较紧密,在整个研究主题中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研究不是很多;类别5与有关西藏教育宏观理论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第三象限,说明该类主题研究的学术成果相对较少,属于研究中的非重点。

图5西藏教育热点知识图谱

3西藏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

从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到现在,西藏教育走过了 60 余年风雨之路,有关西藏的研究硕果累累,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研究的重点比较集中,也逐渐细化,在诸如西藏教育信息化、教育政策研究等很多方面更是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以上对西藏教育研究已有成果的量化统计,并结合二次文献阅读发现,我国西藏教育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研究内容上不够全面

目前,有关西藏教育研究文献大多停留在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教育取得成就的综述、西藏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以及思想政治意识层面的研究上。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教育政策和理论、道德教育、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的较多,基础教育研究的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内地西藏班双语教育与文化适应性上,很少有针对西藏本土基础教育展开研究的[7]。对资料的挖掘深度不够,很少深入到各种教育问题背后寻求深层次的矛盾根源,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与教育发展、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教育现代化与宗教思想、教育政策与教学实践等之间的矛盾性问题,研究的创新性不足,应用性不强。研究内容相比西藏解放初期虽然更加细化全面,但彼此之间的关联度却较小,研究内容缺乏持续稳定性,并且关于西藏地区教育现实迫切性问题研究较少,例如:有关西藏地区教育师资缺乏,基础教育中的“断层现象”,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协调,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藏族学生升学、就业问题,人才的引进与保有量不足,办学效益低,双语教学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农牧区教育观念、教育意识落后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却少有学者研究[8]。

3.2研究方法不够完善

当前,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中,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对已有文献数据资料的挖掘整理不足,研究深度不够,且研究方法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初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阶段,对较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不足。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研究者对西藏教育问题的整体性认识,了解西藏教育的发展状况;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研究者对西藏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便于研究者从较为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抽象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精确的分析比较。同时,能够了解我国西藏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教育的整体发展态势,便于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性、诊断性和预测性评估。对我国西藏教育进行研究时,必须在直面问题的基础上注意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不断借鉴吸收其他学科中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同时注重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注意发挥多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和长处。

3.3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有关西藏教育已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是从某一单一的视角进行分析,要么是纯粹的政策解读,要么是简单的经验描述,未能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领域内的知识总结,相关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缺乏多学科和融合视域下的关联研究,未能形成系统化的、综合性的研究合力。就层次性而言,大多为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涉及西藏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民族教育理论等,而有关实践层面的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性教学研究较少。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基础差异较大,大量宏观的政策研究而缺乏实践性研究支撑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践[8]。此外,有关政策解读和本土理论的探讨较多,有关国外以及其他成功经验的吸收借鉴性研究较少,缺乏对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的异域借鉴和本土化研究探索;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西藏的教育事业从极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下的寺院教育直接跃进至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这在世界教育实践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有关西藏教育实践中具体做法与实践路径的研究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应加强其国际化研究和实践意义的研究。

4加强西藏教育研究的合理路径

4.1拓展研究内容,丰富研究内涵

西藏教育研究的内容构成还不够丰富。就发文情况来看,整体数量偏低,且大多数集中于级别较低的刊物,通过知网检索分析发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论文仅有83篇,相比其他研究领域与主题而言,着实太少。由此也可反映出有关西藏教育研究还不够引起学者们广泛重视,研究的主体不够全面多元。基于此,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首要的是拓展研究内容,不应局限于以文献、思辨和规范化的研究为主,还要倾向于对教育实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问题进行深入细化的研究,加强调查取证和实地考察研究,加强行动研究,重视实地调研,加强理论的适应性和反思性研究,用数据说话。研究内容上改变机械的经验事实描述,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分析要深入到各种教育问题背后,以寻求深层次的矛盾根源。研究价值取向上要纵深化、内涵化,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要重视其可行性与适切性。

4.2深化研究层次,完善研究方法

学科域研究方式的完善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首先要重视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研究,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实践性、时效性和反思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一定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改善原有的简单机械化的研究方法,综合借鉴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是民族学科中的研究方法,如历史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以及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等,深入研究西藏教育存在的问题。此外,要加強实地调查、统计性验证等实证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去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大多流于政策解读、文献分析以及历史资料堆砌,很少有实际考察调研,缺乏对西藏有关教育理论和政策在实践中的效果调查研究,缺乏定量分析研究,导致在学科研究上不够完善,往往造成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的脱离,严重影响了理论应有的深度与高度[9]。当前,国家民族教育发展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纯粹空洞思辨的研究,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有效抓住研究的新成长点,使理论研究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思路,从而指导教育实践,进一步提高我国西藏地区的教育水平。

4.3树立综合视角,加强多维研究

西藏教育问题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避免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视角流于单一、研究领域具体化程度较高但关联性不大等问题,首先,应当树立交叉学科意识,从综合性、全局性出发,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合理审视有关教育问题。当前,我国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系统化、体系化的研究生态尚未形成,单一视角出发的研究显然对西藏教育的研究支持力和针对性非常有限,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视角,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统计学等知识来开展西藏教育研究,丰富和推进西藏教育的繁荣和发展[10]。其次,相关研究不仅要从理论视角,还要从实践视角出发,既要做价值探讨,也要做事实分析,尤其是要高度重视价值判断在西藏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要从宏观政策研究出发,也要从中观、微观层面对实践进行反思,同时加大不同学科的视域融合,进行关联性研究,进而形成系统化、综合性的研究合力。最后,还应加强对世界各国民族教育政策以及实践经验的对比研究,加强对世界各国关于民族教育、移民教育政策的成功案例甚至是失败案例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特殊国情与民族地区具体情境研究,对理论进行合理化的引进,在理论上寻求创新,做到异域借鉴与本土化研究相結合,不断构建完善我国西藏教育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悦.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10.

[2] 陈必坤,赵蓉英.学科知识可视化分析的理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1):2329.

[3] 陈巧云.李艺.中国教育技术学三十年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共词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13(5):8795.

[4] 赵新亮.张彦通.近十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美国5种SSCI高等教育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6369.

[5] 邱均平,吕红.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网络研究可视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3(12):38.

[6] 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5):7072.

[7] 周润年.西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1923+33+121.

[8] 陈进,覃琳.著名社会学家马戎先生谈西藏教育[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1):6167.

[9] 周润年.略论西藏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2):9095.

[10] 房灵敏,江卫华,李银玲. 西藏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中国藏学,2009(3):2529.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 Tibet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bibliometrics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Yao Hongyao,Du Hao,Yang Weiping

(School of Ethnic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NKI data, using BICOMB, SPSS and UCNET software, the Tibet education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word frequency of cooccurrence analys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draw out the knowledge map of Tibet education,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hot trend of education in Tibe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Tibet education;knowledge mapping;visual analysis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