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类层流手术间的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对应用消毒机必要性的认定

2018-06-07孙立春王健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中心手术室辽宁锦州121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层流致病菌菌落

孙立春 王健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中心手术室 (辽宁 锦州 121001)

院内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范工作,如果患者在院治疗原有疾病期间又获得新的疾病,应该考虑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这种获得性疾病除了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手术室的层流净化功能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性,但不排除仍有院内感染的隐患,麻醉机就具有很大的潜在性。

手术室日常院内感染监控范围不包括麻醉机,就是说目前绝大多数的手术室对麻醉机没有采取相应的监控和消毒手段。在没有应用麻醉机消毒机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手术室的层流净化功能使麻醉机也处于无菌状态,缺乏有力的佐证。本研究通过对麻醉机采取细菌培养取证,旨在认定手术室层流净化功能完全可以使麻醉机符合院内感染的监控要求或不达标而必须解决麻醉机的消毒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百级、千级、万级、放射线防护和正负压切换手术间各1间,针对实验的5类手术间麻醉机ohmeda200、ohmeda100、ohmeda80各1台,aeomed78002台。各手术间的麻醉机位置固定,实验期间不得随意调换。参加实验的各类手术间同时应用平板沉降法和物体表面培养法进行细菌培养,各类手术间的麻醉机同步应用平板沉降法和物体表面培养法进行细菌培养,二者检测结果回报后进行比较分析。本实验每月进行1次,总例为24次。

1.2 方法

手术前应用平板沉降法对百级手术间、千级手术间、万级手术间、放射线防护手术间和正负压切换手术间进行空气标本采集,采样完毕送37˚C温箱中培养24h,观察并计算平皿的平均菌落数。应用棉拭子采样法进行手术室内(除外麻醉机)标本采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做物体表面培养,观察计算菌落数[2]。

在上述各手术间的麻醉机的呼吸回路接口及气体出口进行采样,应用棉拭子采样法进行标本采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做物体表面培养,观察计算菌落数。

在上述各手术间的麻醉机的呼吸回路接口及气体出口连接人工呼吸器,应用室内空气吹张麻醉机,在气体出口对准营养琼脂平板内,持续5~10min。采样平板置于37˚C恒温箱培养48h后观察计算菌落数。

各类手术间的空气培养采取沉降法,其布点设四角及中央5点,应用平板暴露法采样,其细菌计算公式:50000N(cfu/m3)=A×T,A为平板面积,T为暴露时间,N为平均菌落数;物体表面培养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均匀涂擦,连续采样4个点,放入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应用的物体表面菌落数计算公式: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3]。

依据检验报告,比较该手术间及麻醉机进行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培养的结果差异,以获得院内感染手术室内新的监测数据。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 各类手术间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各类手术间的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培养结果均未检出致病性细菌,非致病性细菌计数也在层流手术室标准之内。见表1。

表1.各类手术间细菌培养结果

表2.各类手术间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

表3.层流手术间与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均值)比较

2.2 各类手术间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各类手术间的麻醉机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培养结果均检出致病性细菌,非致病性细菌计数也超过层流手术室标准。见表2。

2.3 层流手术间与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表4.各类手术间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致病菌菌谱

各类手术间的细菌培养与各类手术间麻醉机的细菌培养结果比照,差异较大。见表3。各类手术间的层流标准不同,但细菌培养结果差异并不大(P>0.05)。同样,各类手术间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差异不大(P>0.05)并均有致病菌阳性结果,提示与各类手术间的层流标准不相关。

2.4 各类手术间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致病菌菌谱比较

在麻醉机细菌培养检测报告提示,主要的致病菌菌谱分布如下,见表4。

3.讨论

从本项实验的数据中可以看出:①手术间空气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结果证明,各类层流净化手术间均达标;②各类层流净化手术间的麻醉机空气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均为阳性,且组间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并检出致病菌;③各类层流净化手术间与相应的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显著(P<0.05),并检出致病菌;④麻醉机监测出的致病菌基本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菌,这也高度吻合麻醉机的工作特性[4]。

本实验的意义在于,手术室的层流净化可以保证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达到无菌标准,但理论上不能对麻醉机做到有效防护。其理由是尽管应用麻醉机所匹配的呼吸管路、呼吸球囊、面罩、监测管路完全做到了一次性使用,但麻醉机无法拆卸消毒;而且,各类手术间的层流净化功能也无法穿过麻醉机内的管路系统,也就很难达到与手术室同步的控制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讲,不解决手术间麻醉机的消毒问题,也失去了手术室内院内感染防控的完整性。因此,即便是层流净化手术间也应常规配置麻醉机消毒设备,以消除手术室内的院内感染隐患[5]。本实验结果期望能够引起各级医疗单位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并填补手术室院内感染防控的空白,尽最大可能避免患者在手术室内获得院内感染性疾病,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Z].http://www.moh.gov.cn/mohyzs/s3593/200909/42939.shtml.2009-09-18.

[2]朱丹.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高兴莲,田莳.最新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4]王晓凑,高明,茆尤尤,等.麻醉机通气系统患者端细菌学检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06-2708.

[5]孙育红.手术室护理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0-63.

猜你喜欢

层流致病菌菌落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神奇的层流机翼
超临界层流翼型优化设计策略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老年人唾液中四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特征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菌落总数”详解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