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美学分析

2018-06-06纪润璇

卷宗 2018年7期
关键词:电视剧

摘 要: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发展和政策指导的双重作用下,农村题材电视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从新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到最近热播的《平凡的世界》,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我国的电视剧发展史上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生产关系的转变、生产目的的转变、农民群体的分化等种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承受着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农村题材电视剧肩负着展现农村风貌,刻画农民形象,弘扬时代精神的重担,始终是电视文艺创作的重要对象。新世纪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创作中直面社会现状,敢于将农村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作品中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多元的视角以及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将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劳动力流失、教育落后、思想滞后等现实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农村题材 电视剧 叙事美学

一.叙事结构形态

新世纪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结构集中表现为“小说式”和“史诗式”两种形态。

(一)小说式叙事结构

小说式叙事结构,顾名思义,便是像写小说一样来讲故事。这里的小说指的是中国最原始的小说概念,即反映世风民情、人间常态的文学体裁。小说式叙事结构的特点表现在①以描绘读者每天习见的事物取代了那种来自想象世界的离奇场面;②以平和的眼光来刻画细微之处,细节的重要性远大于思想的重要性;③市民的情感诉求占主导性的地位,平凡的生活中的平凡情感虽有新奇之处,但终究是平凡,并不追求圣人般伟大的情操。用真实的人和事,具有陈述性的情节序列和前景化的细节,完成对平凡故事的不平凡叙事。

新世纪以来,大部分农村题材电视剧立足于现实,取材于当下,表现平凡人的喜怒哀乐,符合小说式叙事结构的要求。以《马向阳下乡记》为例,故事取材于山东省第一书记下乡的真实事件,讲的是乡村“扣大棚”、“修路”、“办煎饼厂”的琐碎故事,没有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没有破烂壮阔的爱恨情仇,只有一个歪打正着落进村里的第一书记,和一群村民几桶油,几亩地的是是非非。它的情节安排没有社会和历史强加在其中的任务感,而是原发的,产生于民间。刘世荣强占秋香两陇地,只为“四四方方,子孙安康”;花小宝扬言要推二乔叔家的院墙,只是因为小事的积怨。这些情节和情节之间是通过人的表述推动的,没有强制性也没有紧迫感,生活产生的冲突,在富有陈述性的情节序列下归于艺术。细节的运用是这种叙事结构的点睛之笔,生活的美在于细节体现出的美好情感。

(二)史诗质感的叙事结构

小说式的叙事结构,讲的是事情常态,是平凡的生活。而史诗式叙事结构则完全相反,永远是历史的,雄伟的,壮阔的。“史诗”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传说的长诗。在外国文学史上,史诗是和悲剧平起平坐的重要艺术形式。我们今天讲的史诗式叙事结构,并不是说像写诗一样拍电视剧,而是指史诗一样承载着重大历史事件,讲述英雄人物故事,有着伟大的情操和广阔的情怀的电视剧作品。这种叙事结构多用《汉武大帝》等历史题材电视剧,农村题材电视剧对史诗式叙事结构的尝试才刚刚开始。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涌现《插树岭》,《星火》,《老农民》,《平凡的世界》等了一批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展示与记录时代变迁的史诗级作品。严格上来讲,史诗式的叙事结构要求作品有着大范围的时间跨度、空间上的广度、众多人物参与、英雄人物的塑造以及大气磅礴的情怀,而我们今天论述的这些农村题材电视剧并不足以称之为史诗,但由于其内容上承载着历史的发展,风格上大气磅礴,具有一定的史诗性,我们称其为史诗质感的叙事结构。

二、审美风格

(一)喜剧性

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故事情节中的喜剧性,主要体现在将戏剧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处理将其转变为喜剧风格。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刘能羡慕王小蒙买了一辆小汽车,他仗着女儿怀孕在亲家面前产生的优越感,逼着女婿赵玉田出资买车。可是亲家赵四不同意买车,不过允许刘能举办一场“怀孕庆典”,多收点“份子钱”。可谁知,谢广坤得知这一消息后,悄悄与村民们沟通,大家统一了想法,到刘能的庆典上白吃白喝,使得刘能损失惨重。而刘能在了解了是谢广坤的坏主意后,偷偷放走了他家的驴,又引发了一场找驴闹剧。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巧立名目办庆典收取份子钱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矛盾冲突。但剧中全村人一起来白吃白喝和满村找驴这种极富喜剧效果的剧情设置就显得恰到好处,既将冲突推向了高潮,也赢得了观众的笑声。

(二)地域性与民俗风情

当今中国,天南地北的城市都是相似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农村却依旧保存着那根植于骨子里的地域文化特征,或粗犷,或娇媚,各不相同。新世纪以来,伴随着观众对于乡土文明和差异文化的追求,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地域性特征和民俗风情愈发浓烈。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地域性体现在场景,语言,人物性格等方方面面,并帮助推动剧情的发展。以最近热播的《平凡的世界》为例,该剧开篇便用一组空镜,为我们展示了雪中壮阔雄浑的黄土高原和鳞次栉比的的窑洞,交代了其地缘特征。紧接着,又通过人物头上的白头巾,口中的浓重乡音和其蹲着吃饭的行为,再一次强调这是一个发生在陕北的故事。这些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为之后“炸山泄水”“下矿挖煤”的剧情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使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勇敢、坚韧、不向命运屈服的人物性格显得更加丰满。我国领土辽阔,有层峦叠嶂的巍峨高山,有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我们既能看到黑土地上幽默、泼辣的东北大娘,也能看到洞庭湖畔“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湖南小妹,这些差异巨大的地域文化,不仅能带给当地人亲切感,也能满足观众对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深受观众的喜爱。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地域特征与当地的民俗风情息息相关,民间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农村题材电视剧之中。不论是黄土高坡上千回百转的信天游,抑或是沂蒙山下节奏鲜明的山东快书,还有白山黑水之间热闹非凡的大秧歌,都为原本平淡的乡村生活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对于民俗文化的体现不仅表现在民间艺术上,还表现在乡村生活中流传已久的民风民俗。与高速发展的城市不同,在农村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准则。这些规矩有的来自美好的古老传说,让生活更加美好,如《马向阳下乡记》中,相爱的人结合要拥抱村中的千年古槐,这样可以得到古树的祝福。也有的来自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农民身上的枷锁,禁锢了他们前行的脚步,如《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要娶媳妇,需要大笔的彩礼钱,难坏了这个捉襟见肘的家庭。“彩礼问题”并不是编剧空想的产物,而是时至今日依然存在封建习俗。但无论是令人头痛的彩礼还是浓浓的乡情,不论是经典的传承还是落后的腐朽,这些都是深深根植于在土壤中的民俗文化。它在出生于田间地头,流传于房前屋后,它可能不够先进,它可能不够文雅,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真正优秀的电视作品,不会嘲笑它的迂腐陈旧,不会逃避它的千疮百孔,而是会用艺术的手段来表现它,表现它别具一格的地域之美,表现那与美并存的残缺。

参考文献

[1]孙宝国.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史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

[2]吴素玲.电视剧艺术类型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倪学礼.电视剧劇作人物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纪润璇(1992—),女,汉族,山东青岛,硕士在读,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电视剧
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特征与创作趋势
我国电视剧“走出去”研究综述
大众狂欢到政治泛化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探析我国国产电视剧剧本选择的新趋势
网络剧的底线可以比电视剧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