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为例

2018-06-05

现代出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力薪酬资源管理

◎ 刘 丽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从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改的不仅仅是组织形式,更是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出版业是传统的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转企改制后的大学出版社,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切实有效地留住人、用好人、培养人,才能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刀锋作用,永葆企业活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必要性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随着转企改制的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出版企业变革,如何发挥人才的能动性,使出版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可以说,人力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源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空间,人力资源是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编辑、出版、发行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转企改制的完成,原有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企业发展明显感觉到缺乏活力与后劲。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作用来完善企业化运营,一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近年来不断摸索、探讨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应解决的问题

1.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解决公平问题

大学出版社改制之前一直以事业单位身份经营,由此产生了三种员工身份,事业编制、企业编制、临时编制。身份的差异,往往在内部公平问题上体现出来。大学出版社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并未一刀切,而是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缓和变革方式。面对内部公平性难题,企业管理者要明确这种缓和变革方式是转企改制过程中的过渡性安排,是在老办法无法完全废除、新办法无法完全建立的情况下的择优选择,并非最优方案,真正的升级换代,是要全面实现企业化运营,进行科学的公司治理。解决内部公平问题,“同岗同酬”仅仅是初级阶段,更高级的阶段是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出版企业发展的战略助力。

2.注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变革,解决效率问题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企业管理制度变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从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管理制度是企业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既是企业行为规范,也是员工行为规范。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企业及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学出版社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企业管理制度变革,更好地解决效率问题。

3.注重核心员工引进与培养,解决发展问题

毋庸置疑,出版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价值,但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力资源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和同等的重要地位。针对不同人力资源价值的识别将有利于企业将重心放在高价值、高专用性的核心员工的引进与培养上。这类员工在企业中所占比例较少,却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往往需要通过与出版企业的共同成长、组织文化熏陶才能慢慢培育而成。因此,注重核心人员的引进与培养,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人力资源。

三、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

1.从大学出版社的长期发展战略入手,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树立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从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真正地执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根据出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更有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在制订五年长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将人力资源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了人力资源在企业长期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从员工关系、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力争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增强出版社的凝聚力,落实“人才强社”的发展战略。

2.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

人力资源部门要从企业战略高度着眼,制定长远的、科学的、有效的多目标员工培训规划,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各自特点设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使员工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培训的效果。对优秀的管理人才、骨干编辑要优先培养,对有潜力的后备人才要重点培养,对紧缺的数字化人才要加快培养,对青年人才要全面培养。做好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素质,更好地为出版企业创造价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改变了以往请专家讲课的单一培训模式,采用面授、网络、培训班、拓展训练等多种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不同的培训工作。例如:对骨干编辑的培养,除了参加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开展的面授培训外,还积极组织骨干编辑参加各种专项培训班、参加重点会议;在社内积极开展编印发联席会,帮助编辑全面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等。

3.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疏通人才晋升渠道

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应局限在金钱激励上,工作自主程度、适当放权、更大的责任等也应成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在干部聘用上,对中层干部可实行竞聘上岗,一方面营造一种能者上的企业氛围,另一方面也为知识型员工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大的可能。通过竞聘,一批品德好,能力强,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能为出版企业管理层注入新鲜血液,有力地推动出版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尝试改变以往按资排辈的晋升方式,大胆启用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走上中层管理者的位置,并赋予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其为出版社的制度建设、生产经营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在企业各项制度变革中积极征求员工的意见,提升员工的参与度,聚沙成塔,这种做法也为制度的落地铺平了道路。

4.以岗位评价为基础,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现代企业薪酬制度要具有“对内公平性、对外竞争性”,既兼顾公平,又能不断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激发企业自身活力。以岗位评价为基础,有利于解决因岗位价值不明确而导致的薪酬平均主义问题,而将所有岗位都纳入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中,将使不同序列岗位之间的价值度有可比性,从而实现报酬与贡献相匹配的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以岗位评价为基础,确定岗位职责以及对应的薪酬水平,通过薪酬体系再设计,改变了以往简单的基本工资加岗位工资的模式,增加了有助于提升员工归属感与激励作用的薪酬内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努力制定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不断完善,同时与薪酬制度高度关联,既能满足员工对薪酬的要求,也促使绩效考核制度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5.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由一个企业组织的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方面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灵魂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加员工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并最终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出版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关键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性要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出版企业本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会代表不仅能参与企业经营,更能代表企业广大员工发声。工会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之家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之路

1.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劳动用工问题

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探索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优化大学出版社的劳动用工管理,探索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将人员身份差异所形成的内部不公平弱化。例如通过薪酬体系再设计重点解决薪酬问题;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企业编制员工,也就是“新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员工关系管理,增加员工关怀,使企业编制员工增强归属感。

2.提高干部选任的组织监督,做好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的结合

大学出版社通过转企改制,转变为现代企业进行管理运营,便需要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富有创新意识的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干部选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监督,包括岗位职责的清晰明确、选任流程的合理合法、备选人背景资料的公开透明,等等。同时,大学出版社的主要领导仍由大学组织部门任命,做好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的结合,有利于大学出版社各项工作的开展。

3.引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健全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尤其对于大学出版社这样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培养人、用好人、留住人是长久不变的话题。大学出版社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之路上,除了注重员工的薪酬体系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建设、职业能力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还要注重引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员工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稳定性。同时,在企业层面健全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当职业发展通道与员工职业愿景相一致时,培养人、用好人、留住人的目标才能在企业层面落到实处。

[1] 吴娟. 品牌、人才与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J]. 出版发行研究,2006(9).

[2] 顾永才,刘军. 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企业管理创新[J]. 编辑之友,2008(6).

[3] 李开龙. 大学出版社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4] 王文锋,张鑫. 后改制时代出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J]. 出版发行研究,2014.

[5] 薛媛. 出版社在转企改制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15.

[6] 褚莹莹. 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

猜你喜欢

人力薪酬资源管理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吸引人才,薪酬体系需细分
70%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