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8-05-26张珮珮黄春雨

求知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叶圣陶微信信息

张珮珮 黄春雨

写作是当代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经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全面深化与总结。无论是中学时期还是大学时期,写作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先进的媒介走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社会对毕业生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相应地要求写作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由“微博”“微信”等通信软件引领的这个时代常被我们称作“微”时代。“微信”“微博”都是借助文字、图片、语音、视频、链接等多媒体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的软件。

笔者认为,“微”时代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和阶段。现代社会离不开媒介,网络又是推动媒介融合发展的必须因素,因此,以网络和“微博”“微信”的使用为中心展开媒介融合环境下写作教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写作教学的困境

就网络媒介和写作教学的关系来看,网络媒介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不能忽略的问题之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和手机应用的普及慢慢被人们熟识的一类新兴事物。“微博”“微信”在网络语言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可谓是贡献颇大。“微信”“微博”都是借助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的软件。网络语言因为具有新颖性、简便性、形象性和诙谐性等特点,与“微博”“微信”这样的手机应用十分契合,因而在“微博”“微信”的推动下,传播速度极快,并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宣泄情绪的工具之一。

1.网络语言对学生思想的巨大冲击

作为一把现代教学中的双刃剑,网络确实有它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那是网络的优势,但同样,网络也有许多负面的东西一直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中的不良文字包括黄色暴力的文字以及消极负面的文字都会导致学生的日常用语变得粗俗。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产生腐蚀,最终导致学生不仅缺少积极向上的朝气与正气,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甚至演化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2.网络语言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巨大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生的生活距离遥远。学生是思想最先进的一代,他们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接触的新鲜事物也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传统文化不那么感兴趣。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本来就困难重重,再加上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文化的冲击,教师教起来就更加举步维艰了。

3.网络语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良影响

网络语言被广泛大量使用在学生的文章中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一方面学生写作时的心态过于随便,他们认为使用网络语言写作符合当下的潮流,是引领时尚的做法;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学生对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界限概念不清,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不规范的语言。

许多语文教师反映,学生课堂写作时总会有提笔忘字的现象,学生自己也反映,明明脑海里对一些字很熟悉,但就是写不出来。发生这种现象并不偶然。电脑与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输入和储存的方式,学生很多时候不必再费尽周折地使用纸笔写和记,而改用手机和电脑打字。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自己动脑想和动笔写的能力。他们根据手机或电脑的智能提示,只需轻松选择想要写的字即可。甚至有些学生即使打错了字也毫不在意,执意用错别字取代正确的汉字。这样一来,许多夹杂错别字的网络用语就逐渐被学生习惯,成了学生默许的用法。

二、媒介融合时代下作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微”时代寫作素材的整合与利用

“微”时代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微博”“微信”等通信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如今的信息传达得又快又精准。这些通信软件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对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其实是大有利用价值的。教师和学生不必再去翻阅报刊杂志才能得到社会信息,只需打开手机或电脑,这些通信软件信息就自动弹出供你阅览。在这种情况下,有心的教师和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有用的信息加以记录和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1.信息的归类

“微”时代信息更迭速度快,如何清晰有效地记录信息中有用的素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归类记录。归类的标准很多,并不固定,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喜好来归类。例如,可以根据信息内容将“微”信息归类为:国家经济、社会问题、好人事迹、教育科学等;也可以根据时间线索将“微”信息归纳为:x月至x月大事件,从而将一年中重要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归类总结最大的优势就是查阅和使用更方便、更快捷。学生如果养成归类总结有效信息的习惯,那就同时具备了阅读和摘抄的习惯。同时,学生在总结信息时还能提高自己的归纳整理能力,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信息的转换与整合

将所有总结后的信息清晰地编好序号,然后根据作文的命题寻找相关素材。先将所有作文的命题列下来,然后将可以利用到某个命题中的素材序号罗列其后,这样一来,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就会一目了然。哪些素材可以被利用,哪些素材可以多次使用,在写作中学生就会很清楚。

将有用的信息罗列到各个命题上之后,学生便可进行练习。学生只需要根据命题,重新梳理思路,将总结好的素材安排到恰当的位置即可开始写作。

当然,在最初尝试的时候肯定是有困难的,例如,信息概括得太过简练,需要自己加以修饰和详述;再比如信息中的人物和作文要求中的某些地方不完全相符等。面对这些问题,起初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棘手、无能为力,但只要学生能多练习多运用,必定能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转换成优秀的作品。

(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针对网络语言带来的弊端,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将网络的不良因素尽可能地降低甚至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将学习和网络联系起来。

1.网络语言分类法

学生使用网络频繁,几乎每日接触网络和手机,他们中的大部分对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了如指掌,教师没有办法做到让学生对网络语言不看、不用,教师能做的就是顺应学生的心态和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网络语言和规范用语。

教师可安排学生分小组对网络语言进行搜集,待学生课下搜集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教师可以绘制如下表格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填写。

网络语言的分类可以有很多标准,例如,将网络语汇按修辞手法分类。每位教师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分类时都应适当侧重将分类标准与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这样分类的目的很简单,第一是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第二是要让学生更加系统和深刻地认识网络语言。

2.网络语言置换法

这种方法建立在对网络词语的理解上。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给这些网络词语找近义词或同义词。例如,“不明觉厉”这个词,它属于缩略这种修辞的网络语言,它的意思是:“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这个词大部分人认为是来自于日本动漫《海贼王》中的台词。对这种词汇,可以将“不明觉厉”改为“虽然闻所未闻,但似乎并不无道理”。使用这种置换法,既表达了写作者的想法,又避免了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词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序跋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3](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杨成章.作文教学原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5]朱紹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8]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五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9]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0]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1978(Z1).

[11]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尚金兰.也论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0(SB).

[13]李常尧,黄圣武.作文创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17).

[14]欧治华.从新旧版“语文”比较中看我国作文教材编排的改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7).

[15]陶本一.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猜你喜欢

叶圣陶微信信息
霜的工作
燕子,住下吧
订阅信息
微信
微信
微信
展会信息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