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2018-05-23史桂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分析

史桂华

【摘要】 目的: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曲伏前列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回访调查,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的眼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25.31±2.16)、(16.54±1.03)、(11.01±0.56)mm 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24.87±2.04)、(20.54±2.45)、(16.97±2.57)mm Hg,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药物联合治疗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药物治疗; 护理干预; 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0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177-0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致盲率相对较高,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及眼压升高的情况,为此降低眼压及保护视神经是治疗的关键[1-2]。现阶段,临床上经常使用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拟肾上腺素药物,碳酸酐酶抑制剂,前列腺衍生物药物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合理应用以上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进而加快视力的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4]。此次研究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类疾病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和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及妊娠、哺乳期患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使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39.17±14.61)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39.78±15.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包括心率,血压,眼压测量及视力矫正等等,在治疗前2 d告知患者禁用任何药物,取两天早晨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眼压,在此期间需要不定期地测量患者的眼压,并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曲伏前列素(ALCONCUSI,S.A.,国药准字H20130813)滴眼,1滴/次,1次/d,用药时间为晚上8点。观察组患者使用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安徽省双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418)和布林佐胺(s.a. ALCON-COUVREUR n.v.,国药准字H20130806)进行治疗,两中药物滴眼剂量:均为1滴/次,2次/d,分别在早晚8:00用药,两者用药间隔时间为15 min。

在患者用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各项症状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展开健康教育工作,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流程及后续护理内容等进行讲述,让患者对后续治疗有所了解,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上情绪对其恢复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同患者进行沟通,通过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让其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分散其注意力,改善其不良情绪,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3)护理人员需要将各类药物的使用量、使用方法及具体使用时间等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避免用药错误的情况出现,在用药期间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避免对治疗效果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4)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当前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叮嘱其按时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的眼压。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眼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未及时介入治疗,患者出现失明的可能将会大大增加,基于此需要做好此种疾病早诊断和早治疗的工作[5-6]。手术及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此种疾病的常用方法,手术方法创伤性较大,多数患者会选择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等等,曲伏前列素是前列腺衍生物中的一种,其可以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睫状肌进行作用,在作用后可以减小房水外流中的阻力[7-8]。噻吗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之一,其对睫状突生成上皮环腺苷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房水生成量[9-10]。布林佐胺是碳酸酐酶抑制剂中的一种,对睫状突上皮碳酸酐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以上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11]。因此种疾病的用药时间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或者不谨遵医嘱进行用药的情况,此种情况使治疗效果有所降低,为了合理应对此种情况,各大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对其展开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出院回访等,通过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让其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有更多的了解,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接受治疗[12]。

本文对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25.31±2.16)、(16.54±1.03)、(11.01±0.56)mm 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24.87±2.04)、(20.54±2.45)、(16.97±2.57)mm Hg,由以上数据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药物联合治疗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骆荣江,贾玉,颜志超,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综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1322-1325.

[2]高延琳.β1肾上腺素受体R389G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眼灌注压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6,56(9):20-23.

[3]李江,寸永康,瞿靜灵,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评价[J].医学信息,2017,30(8):42-43.

[4]黄倩兰,曾静,阳仁达,等.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4):97-98.

[5]邸霞,范翔,周吉超,等.单眼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对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6):410-415.

[6]韩光杰,周和政,张文强,等.有无前列腺素类药物对眼压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4 h眼压的影响[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1):59-61.

[7]王涛,秦佳音.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2):163-167.

[8]李彩霞.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护理干预改善手术效果的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7):3138-3139,3152.

[9]邓向花.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6,22(19):216-217.

[10]金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32,104.

[11]李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4小时眼灌注压监测的护理配合[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66,168.

[12]姜艳碧,胡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不同阶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4):561-563.

(收稿日期:2017-11-01)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