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本草中“九蒸九晒”药材加工的沿革与变迁浅谈

2018-05-21彭星星王德群彭华胜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胡麻熟地黄黄精

彭星星,王德群,彭华胜

(1.安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九蒸九晒”是古代本草中常见的一类药材加工方法。自《本草经集注》[1](P665-666)开始提出“胡麻……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现在,提到“九蒸九晒”,耳熟能详术语有:食用黄精“九蒸九晒”“九制大黄”、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等。可见古代本草对一些特殊药材强调“九蒸九晒”。历代本草中,哪些药材需要“九蒸九晒”?它们的“九蒸九晒”经历的沿革与变迁是否相似?本文以8种代表性药材品种为主要脉络,对相关药材品种数目、蒸晒次数、辅料、药材类型、加工目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梳理“九蒸九晒”的演变历史,旨在为从本草学角度认识“九蒸九晒”提供资料。

1 胡麻“九蒸九晒”

1.1 南北朝时期

胡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480—498年):“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世人学者犹不能恒服,而况馀药耶!蒸不熟,令人发落,其性与茯苓相宜。世方用之甚少,惟时以合汤丸耳”[1](P665-666)。可见,胡麻“九蒸九晒”的加工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九蒸、九曝”之后作食用,用来断谷、长生、充饥。《本草经集注》特别强调“蒸不熟,令人发落”,认为不仅要蒸,而且还要蒸熟。

1.2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对胡麻多次蒸晒的记载逐渐增多,如《备急千金要方》(652年):“蒸三十遍,治下筛。”[2](P298)《新修本草》(657—659年):“九蒸九曝熬捣饵之……蒸不熟令人发落”[1](P665-666);可见胡麻加工次数远超过九次,甚至多达三十次,然后再“治下筛”作散剂[3]或“熬捣”服用。

胡麻经过蒸晒多次,主要用于治疗五脏虚损、羸瘦、明目等方面,如《千金方》(652年):“常服明目洞视。胡麻一石,蒸之三十遍”[1](P665-666);《圣惠方》(978年)有附方“治五脏虚损,羸瘦,益气力,坚筋骨。巨胜蒸曝各九遍”[1](P665-666);《本草图经》(1020—1101年):“……食其实,当九蒸暴,熬捣之,可以断谷。”[1](P665-666)

1.3 明清时期

明《本草原始》(1612年)详细记载了胡麻的加工方法:“胡麻取乌色者,九蒸九晒,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又制方,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熟,舂去皮用。”[4](P283-285)《本草述》(1691年):“一味九蒸九曝,加茅山苍术、乳汁晒三次,作丸,能健脾燥湿益气。”[5](P392)清《握灵本草》(1683年):“古方胡麻一味九蒸九晒,枣膏为丸,服之白发返黑”[6](P127)。清代本草记载了胡麻的加工中对原料药材要经过“取乌色者”“水淘去浮者”等进行精选,用酒、茅山苍术、乳汁等不同的辅料,做成丸剂或者加“枣膏为丸”。

1.4 近现代研究

胡麻现在多作为食用油原料,过氧化值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普通的压榨或者炒熟易导致过氧化值增高,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进一步诠释了胡麻需蒸晒多次的原因[7]。

2 黄精“九蒸九晒”

2.1 唐宋时期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最早出现“九蒸九晒”加工方法在唐《食疗本草》(621—713年):“饵黄精……可取瓮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黄精,令满,密盖,蒸之,令气溜,即暴之第一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1](P147-148)《日华子本草》(968—975年):“单服九蒸九晒,食之驻颜。入药生用”[1](P147-148)。《蜀本草》(935—960年)“今人服用,以九蒸九曝为胜,而云阴干者,恐为烂坏”[1](P147-148)。《日华子本草》认为黄精九蒸九晒是用于单品食用,可用于驻颜;而入药宜生用。黄精属植物根状茎均较肥厚,我们做过生晒法实验,确实难以晒干,而且多霉烂变质,与《蜀本草》记载阴干容易烂坏相符。

2.2 明清时期

《救荒本草》(1406年):“山中人采根,九蒸九暴,食甚甘美。其蒸暴:……如此九蒸九暴,令极熟。若不熟,则刺人喉咽,久食长生辟谷。”[8](P194)《救荒本草》记载了黄精“九蒸九暴”可以消去副作用:“令极熟。若不熟,则刺人喉咽。”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钙针晶[9]。钟凌云等报道[10],针晶直接刺激粘膜细胞,导致细胞破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从而引起刺激疼痛感,加工后晶体的含量减少、形态有所改变,使刺激性得到改善。说明《救荒本草》记载“若不熟,则刺人喉”有科学依据。

《本草蒙筌》(1565年):“根如嫩生姜,俗名野生姜。九蒸九曝,可以代粮,又名米脯。”[11](P502-504)《本草纲目》(1578年):在附方项中提到“补肝明目,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淘,同和,九蒸九晒,为末。”[11](P502-504)清《本草求真》(1769年)[14](P33)亦记载 “九蒸九晒用。”《本草蒙筌》作者陈嘉谟为安徽祁门人,地处皖南山区,目前安徽皖南山区依然有很多地区称黄精为“九蒸九晒”。

2.3 近现代研究

近现代鲜有黄精九蒸九晒加工方法的报道。我们在山东昆嵛山调查时发现依然有老药农用“九蒸九晒”加工黄精。安徽九华山的“九华黄精”有时蒸晒次数达到五次,并加糖蒸制,以增强口感。

3 地黄“九蒸九晒”

3.1 唐宋时期

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最早对地黄有九蒸九晒加工方法记载为《千金翼方》:“造干地黄法……候好晴日遍早蒸之,即暴于日中,夜置汁中以物盖之,明朝又蒸,古法九遍止,今但看汁尽色泽黑熟蒸三五遍亦得。”[2](P298)提示比唐更早的时期,干地黄需加工九遍,唐代则“汁尽色泽黑熟”即可,蒸晒次数不需要严格的“九遍”。

宋代时期也记载地黄的蒸晒次数视药材加工的色泽和味道而定,不必强求九次。如《本草图经》:“今干之法,取肥地黄三、二十斤,净洗,更以减去细根及根节瘦短者,亦得二、三十斤,捣绞取汁,投银铜器中,下肥地黄浸漉令浃,饭上蒸洒三四过,时时浸漉转蒸讫,又暴使汁尽,其地黄当光黑如漆,味甘如饴糖,须瓷器内受之,以其脂揉喜暴润也。”[1](P159-160)《证类本草》(1082年)载“《经》:只言干、生二种,不言熟者。如血虚捞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须地黄者,生与生干,常虑太寒,如此之类,故后世改用熟者。蒸曝之法:以细碎者洗出,研取汁,将粗地黄蒸出曝干,投汁中,浸二三时,又曝,再蒸,如此再过为胜,亦不必多。此等与干、生二种,功治殊别。”[1](P159-160)可见,地黄经反复蒸晒可降低寒性,用于血虚捞热、产后虚热和中虚燥热等方面。

3.2 元明清时期

元《汤液本草》(1238—1248年):“地黄假火力蒸九次,故能补肾中元气”[11](P704-709 )。《救荒本草》:“或取根浸洗净,九蒸九暴,任意服食。”[8](P195)《本草品汇精要》(1505年)“考其功用,随其生熟,故表出之。然蒸曝者谓之熟地黄。其制之法,以生地黄去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晒令干,拌酒再蒸,如此九度,谓之九蒸九曝,乃平易之法耳。”[13](P101-102)可见《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地黄的九蒸九晒主要将生地黄制为熟地黄,其过程需要去皮,然后加酒拌蒸,反复九次即得。

明《本草纲目》:“熟地黄……拣取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缩砂仁末在内,拌匀,柳木甑于挖锅内蒸令气透,晾干。再以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晒乃止。盖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而窜,合和五脏冲和之气,归宿丹田故也。今市中惟以酒煮熟售者,不可用。”[11](P704-709 )强调用“砂仁酒拌蒸晾”,而市场上仅用酒蒸曝的不可用,对熟地黄的“九蒸九晒”加工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这个观点得到后世本草的推崇,如《本草原始》《本草求真》《本草述》等本草古籍均在“熟地黄”项下均多次提到“地黄同砂仁酒拌蒸,九蒸九晒乃止”以及“久蒸久制”等内容。

《本草述》:“中梓曰:熟地黄……地黄九蒸九晒方熟,每见世人一煮透便以为熟地,误矣。柄北纯阴之性而生,非太阳与烈火交炼则不熟也,所以固本膏虽经日煎熬,比生熟各半用之,即此可以知地黄非一煮遍熟者矣。”[5](P251-252)说明明清时期本草学家对熟地黄的加工要求多次,批评当时民间出现直接用酒一次煮透制得的熟地黄,认为其药用效果差。

3.3 近现代研究

民国时期《增订伪药条辨》(1927年):“一经蒸晒,其色便黑,为熟地黄。以九蒸九晒,透心黑者为佳,中心微黄者次之”[14](P54)。认为熟地黄以“透心黑者为佳”。现在全国各地尚有“熟地黄”“酒制”“砂仁制”等制法,有的地区依然保留了地黄九蒸九晒的加工方法,如河南“九蒸熟地”[15](P41)。大多数地区仅蒸一次,最多蒸晒三次,蒸晒的时间也很悬殊[16]。相关实验表明,地黄七蒸七晒(单蒸)时还原糖含量最高[17],支持了地黄蒸晒多次的合理性。

4 豨莶“九蒸九晒”

4.1 宋时期

豨莶,始载于《名医别录》。豨莶九蒸九晒的记载始见宋《本草图经》:“采其叶……入甑中,层层洒酒与蜜,蒸之又曝,如此九过则已。”[1](P341-342)《证类本草》引《成讷》云:“……凡九蒸九曝,不必大燥,但取整为度”[1](P341-342)。豨莶加辅料酒、蜜蒸曝九次,而且尽量使叶片完整。

4.2 明清时期

在明清时期,很多本草记载豨莶需九蒸九晒。如《滇南本草》(1436年)[18](P62)提到豨莶草两例“九蒸、九晒、九露”的附方。《本草蒙筌》载:“枝叶花实俱用,惟去粗茎,蜜酒层层和洒,九蒸九曝,完全细末研成,蜜丸豆大”[11](P689-690)。此外,《本草原始》[4](P251-252)《景岳全书》[2](P373-374)《本草求真》《本草便读》均记载豨莶“摘枝叶,九蒸九暴”。

豨莶经九蒸九晒后可以减毒且转寒为温。《本草纲目》[11](P689-690 )记载“生捣汁服则令人图吐,故云有小毒。九蒸九暴则补人去痹,故云无毒。生则性寒,熟则性温”。《本草求真》:“味苦而辛,性寒不湿。故书载须蒸晒至九(数穷于九)。”[12](P209-210)作者黄宫绣还特意提出,“九”为“数穷于九”的意思。《本草述》:“……若内因属肝肾两虚,阴血不足者,九制用,不宜生。”[5](P251-252)在修治部分提到“……采之者多以夏,皆取其畅气活血,乃可蒸曝九次,脾其合宜耳。”认为豨莶经九蒸九晒加工之后对肝肾也有一定的补益之功。

4.3 近现代

民国《本草正义》(1920年):“……入甑中,层层洒酒与蜜,蒸之又曝,凡九次”[19](P103)。现在酒制品只蒸晒一次,蒸透即可。

5 何首乌“九蒸九晒”

5.1 宋时期

何首乌,始载《开宝本草》。最早记载何首乌九蒸九晒的在《太平圣惠方》:“九蒸九曝捣罗为末”[2](P93-95)。《本草图经》:“九蒸九暴,乃可服。”[1](P330-331)

5.2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出现以大枣或黑豆为辅料的蒸曝方法。《本草品汇精要》:“一用大枣拌蒸,一用黑豆拌蒸,俱以枣豆熟为度。又法九蒸九暴,并勿犯铁器”[13](P243-244)。《本草纲目》:“米泔水浸一宿,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首乌一层,重重铺尽,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将何首乌晒干,再以豆蒸。如此九蒸九晒,乃用”[11](P878-880)。《本草汇言》(1624年)“制非九次,勿寝其毒。非黑豆,勿杀其势”[20](P261)。《本草纲目拾遗》(1756年):“黑豆……今人以制何首乌,取以引入肾经也……煮汁服,解乌、附、丹石药毒。”[21](P294-295)《药性考》(1795年):“黑大豆甘,腰子样式,所以补肾……生研敷肿,吞止烦渴,解一切毒”[21](P294-295)。可见加辅料黑豆蒸制既可引药入肾,又可除其毒,杀其势。

5.3 近现代研究

民国《本草正义》:“何首乌……若欲其专补下焦,厚重有力,则必以九蒸九晒方能味厚入阴、填塞善守”[19](P281)。何首乌“久蒸久晒”可具有补益下焦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九蒸九晒”有一定的合理性,能达到减毒的效果[22]。崔鹤蓉对历代何首乌炮制方法梳理,进一步表明蒸晒次数的重要性[23]。说明《本草汇言》认为的“制非九次,勿寝其毒。非黑豆,勿杀其势”有科学依据。

6 大黄“九蒸九晒”

6.1 宋时期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大黄九蒸九晒始见于宋《博济方》(1047年):“醋浸两宿,以竹刀子细切,于甑上蒸九度,研为糊”[2](P7)。《圣济总录》(1111—1117年):“饭上炊三遍,九蒸九暴干”[2](P6)。

6.2 明清时期

明时期出现大黄用辅料酒蒸制的记载。明《仁术便览》(1585年)[2](P6-7)、《寿世保元》[2](P6)(1615年)均记载“酒蒸九次,极黑”等内容。酒制升提,加之蒸曝多次,可缓解其俊下之性以及降低寒性。

6.3 近现代研究

近现代书籍中多次出现“九制大黄丸”“九制清宁丸”的称谓,通过查阅文献证实“九制大黄”即由九蒸九晒衍变而来[24]。胡昌江等对一制至九制大黄中多糖和鞣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25],表明就大黄多糖和鞣质而言,九制大黄与六制大黄相当。从一制至九制大黄的指纹图谱来看,五制大黄与九制大黄相似度差异甚微,认为五制大黄或可取代九制大黄[26]。故大黄蒸晒次数问题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7 术“九蒸九晒”

术,首载《神农本草经》。后来分为白术和苍术[27](P157-159)。古代本草记载白术“九蒸九晒”。如明《证治准绳》(1602年)王肯堂曰:“米泔水浸,用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2](P55)《本草述》:“去油者,去皮切片,米泔水浸透,晒干,陈壁土裹,蒸晒九次,洗净,仍晒干用。”[5](P115)此外,清《医方集解》记载苍术“九蒸九晒为末”[2](P91)。

于术在清代是白术的著名道地药材[28],《本草纲目拾遗》[21](P66-69)记载于术:“于术十斤,百米泔水浸三昼夜,洗净浮皮,蒸晒十次,有脂沾手为度……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用于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三日疟。九制于术一斤。”

8 其它需多次蒸晒的药材品种

除上述介绍的7味药材外,还有一些药材品种也有提到九蒸九晒方法。这些品种共17味,包括:侧柏叶、威灵仙、天门冬、女贞子、吴茱萸、天南星、黄柏、黄芪、茺蔚子、豆豉、枸杞子、苦参、皂角刺、槐角、桑叶、牛膝和黑大豆,见表1。

表1 历代本草中“九蒸九晒”的其他17味药材品种

续表

此外,据《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2]记载,还有一些药材品种虽未明确提到“九蒸九晒”,但在相关本草文献中亦强调 “多次蒸晒”(2<次数<9),共有19味药材:川贝母、川牛膝、川乌、玉竹、白头翁、芜菁、香附、胆南星、丁香、大豆、火麻仁、地肤子、使君子、菟丝子、蛇床子、蔓菁子、茯苓、茯神和雷丸,见表2。

表2 历代本草中 “多次蒸晒”的19味药材品种

9 讨论

9.1 “九蒸九晒”药材品种与朝代的关系

古代医药文献中记载“九蒸九晒”(9次或大于9次)的品种共有24味,“多次蒸晒”(大于2次,小于9次)的品种有19味,见图1。其中“九蒸九晒”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即胡麻。唐代发展至3味,即胡麻、黄精、豆豉。宋代11味,金元2味,明代12味,至清代品种最大,共17味。“多次蒸晒”(大于2次,小于9次)药材品种,唐代1味,宋代5味,金元3味,明代7味,清代6味。所有大于2次的品种共有43味,南北朝1味,唐代4味,宋代15味,金元5味,明代18味,清代25味,民国时期只有2味。说明了从南北朝到民国时期,蒸晒次数大于2次的品种数目主体上经历了由“少—多—少”的变化过程。

图1 “九蒸九晒”和“多次蒸晒”的药材品种数目与朝代关系

当代只有个别药材品种依然保留了“九蒸九晒”加工方法,如山东昆嵛山药农依然用“九蒸九晒”加工黄精;河南“九蒸熟地”、九制胆南星[15](P31)。其他的一些药材品种,因九蒸九晒操作繁琐、耗时、费力、效率低,已不采用该加工方式,如侧柏叶,晒干直接生用或炒碳用[29];女贞子,以多用黄酒蒸、黄酒炖,只用蒸晒一次即可[30]。

9.2 古代文献中对药材“九蒸九晒”作用的认识

为什么古代医药学家要对一些药材进行“九蒸九晒”或“多次蒸晒”?对历代多次蒸晒(大于2次)药材品种的加工目的进行归纳,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食用以长生或驻颜,增强或改变药效,便于干燥(见表3)。其中用于增强或改变药性的有38味。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作用。1)增强疗效。如豨莶草、天门冬、黄芪,九蒸九晒主要是增强补益功能。2)发挥特定作用。如牛膝“滋养肝肾”;侧柏叶“生发乌发、止血”;治痔疮的苦参地黄丸,当中苦参需“蒸晒九次”。3)改变药性,扩大用途。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须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大黄“欲速生使……欲缓熟宜”等。4)减少副作用。如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此外,食用以长生或驻颜的有胡麻和黄精,前者九蒸九晒以“饵之断谷,长生、充饥”,后者“单服九蒸九晒,食之驻颜”。还有的“九蒸九晒”以后便于干燥,如黄精阴干易烂坏。

表3 多次蒸晒作用与药材品种关系一览表

9.3 古代文献对药材“九蒸九晒”次数的认识

古代医药文献虽然记载一些药材品种“九蒸九晒”,但其中的“九”有多重含义,有时是指九次,有时泛指多次。如黄精、豨莶、大黄、侧柏叶、威灵仙、天门冬、吴茱萸、天南星、黄柏、黄芪、茺蔚子、豆豉、枸杞子、苦参、皂角刺、槐角、桑叶和黑大豆指具体的九次。泛指多次的有:胡麻可达三十次,以蒸熟为度,“不熟令人发落”;生地黄加工成熟地黄时,要求达到“光黑如漆,味甘如饴糖”即可,强调“亦不必多”;白术可蒸晒十次,以“有脂沾手为度”;女贞子“蒸七次,晒七次,露七次”;牛膝“黄精汁浸酒拌蒸数十次用”。其蒸晒的次数以药材色泽和形态判断。古代医药文献中记载需蒸晒多次的药材品种有43味,其中需蒸晒九次的高达23味,所以古代“九蒸九晒”的“九”可能是由于需多次蒸晒的药材品种中,蒸晒九次的居多,故将该种反复蒸晒的方式称之为“九蒸九晒”,这也可能与古代对“九”的认识有关,如《本草求真》记载“……蒸晒至九(数穷于九)”。

9.4 古代文献中对药材“九蒸九晒”中辅料的认识

唐宋及唐宋以前时期,“九蒸九晒”多用单蒸法,很少加入辅料。唐宋时期有11味“九蒸九晒”品种,仅记载地黄、豨莶、威灵仙3味在蒸的过程中加入了辅料。明清时期,“九蒸九晒”中记载加入辅料的类型增多,如蜜、酒、砂仁、大枣、黑豆、黄土、糯米、童便、醋、牛胆、苍术和乳汁等。有的加入多个辅料共同蒸晒,如豨莶加“蜜+酒”,胡麻“茅山苍术+乳汁”,黄芪每次分别加木通、升麻、丹皮、沙参、玉竹、制附子、防风及蜜等。加入辅料以增强或改变药效,如:地黄“熟地黄……以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晒乃止。盖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而窜,合和五脏冲和之气,归宿丹田故也。今市中惟以酒煮熟售者,不可用”,要同时加入砂仁和酒;白术“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何首乌“非黑豆,勿杀其势”,“黑大豆甘,腰子样式,所以补肾……生研敷肿,吞止烦渴,解一切毒”,何首乌加入黑豆之后,既能够补肾,亦能解毒。可见辅料的加入是改变“九蒸九晒”加工目的的重要原因。

9.5 多次蒸晒的药材品种与药用部位的关系

历代记载的43味多次蒸晒的品种中,40味来自植物药,其中根与根状茎类最多,约占44%,其次为果实种子类,约占35%。叶类、茎类、皮类或者花类很少,仅占14%左右。真菌类的也约占7%。说明需多次蒸晒的品种类型与药用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

表4 多次蒸晒的药材品种与药用部位的关系

10 “九蒸九晒”加工技术的总结与展望

“九蒸九晒”加工方法最初出现是为了胡麻的“断谷、长生、充饥”,后代逐渐将“九蒸九晒”发展为药材的加工方法,并且发现能够增强或改变药性。“九蒸九晒”的次数、辅料随着历史的发展时有变迁。现在一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因为工艺复杂、繁琐,加之加工技术的进步,通过各种手段可明显优化工艺流程。建议加强古今“九蒸九晒”方法的比较研究,为遵古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成金乐,郑夏生,杨泽锐,等.中药饮片粉末的历史与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9):1539-1545.

[4]李中立.本草原始[M].郑金生,汪惟刚,杨梅香,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刘若金.本草述校注[M].张琳叶,郑怀林,胡玲,等,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6]王翃.握灵本草[M].叶新苗,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7]牛艳,王彩艳,左忠,等.不同加工工艺对胡麻油过氧化值的影响[J].粮油加工,2009(9):74-75.

[8]朱橚.救荒本草[M].倪根金,校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9]程铭恩,王德群.黄精属5种药用植物根状茎的结构及其组织化学定位[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068-2072.

[10]钟凌云,吴皓.天南星科植物中粘膜刺激性成分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8):156-1563.

[11]李时珍.本草纲目[M].刘衡如,刘山水,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12]黄宫秀.本草求真[M].刘理想,潘秋平,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3]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曹晖,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4]曹炳辉.增订伪药条辨[M].刘德荣,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5]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6]李庆华.熟地黄炮制工艺初探[J].中成药研究,1980,3(3):29-30.

[17]张丽萍,李军,张振凌.熟地黄清蒸和九蒸九晒炮制品中还原糖含量测定[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7(4):22-23.

[18]兰茂.滇南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19]张山累.本草正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0]倪朱谟.本草汇言[M].郑金生,甄雪燕,杨梅香,校注.合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21]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2]杨文宇,陈祥贵,石泓,等.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质量指标的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0):2414-2418.

[23]崔鹤蓉,柏兆方,宋海波,等.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因素[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333-339.

[24]禹玉洪.九制大黄探源[J].时珍国药研究,1998,9(3):260-260.

[25]胡昌江,谢秀琼,马烈,等.九制大黄炮制过程中多糖和鞣质的含量变化研究[J].中成药,1999,21(8):23-26.

[26]张然,胡昌江,李倩,等.生大黄与一制至九制大黄HPLC指纹图谱的对比[J].华西药学杂志,2011,26(4):372-375.

[27]王德群.神农本草经图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57-159.

[28]彭华胜,王德群.白术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变迁[M].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33-1135.

[29]姚晓东,丁安伟,单鸣秋,等.侧柏叶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J].中成药,2008,30(10):1524-1527.

[30]徐苹,张学兰.女贞子炮制历史沿革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263-265.

猜你喜欢

胡麻熟地黄黄精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胡麻高产栽培技术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胡麻情结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优化胡麻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无言的丰碑——记中铁一院胡麻岭隧道设计科研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