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2018-05-21阿卜杜热伊木江如则陈胜国李建勇斯依提阿木提刘凤霞

解剖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局部师生

阿卜杜热伊木江·如则 陈胜国 李建勇 斯依提·阿木提 刘凤霞

(新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乌鲁木齐 830011)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复杂的学习过程[1-2]。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评价,并及时反馈,以便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达到高效教育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就叫做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3]。局部解剖学是一门连贯性强、复杂的学科。同时,局部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以其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之一。在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及时、动态、多次的评价,才能保证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点。故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对学生更好地掌握今后的临床医学课程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评价类别及内容的建立尚不完善,实施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确认。本课题对局部解剖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进行探讨,特别是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主观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个人在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开展了讨论。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疆医科大学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563名学习局部解剖学课程的本科学生。

1.2 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2016~2017年度的第一学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考核系统中引入形成性考核指标,并使之与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建立由多种考核角度,多种考试方式构成的,以培养和强化学生能力为目的的,适应新人才观的复合型教学评价体系。评价类别包括平时考察、课后作业、阶段性笔试、阶段性标本考试和期末笔试,并按一定比例将以上评价类别所得到的分数算入总成绩(表1)。

1.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形成性评价体系

评价结束后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该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主观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算百分比。

表1 局部解剖学教学评价体系

2 结果

2.1 师生交流的理想状态与实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34.10%的学生认为师生间的交流应该很多;有43.52%的学生认为师生间的交流应该较多;有20.25%的学生认为师生间的交流应该一般;而只有2.1%的学生认为师生间的交流应该很少。关于师生交流的实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2.79%的学生反映经常会与老师交流;有44.22%的学生反映偶尔会与老师交流;有39.43%的学生反映一般不会与老师交流;而只有3.55%的学生反映绝对不会与老师交流。

2.2 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有32.14%的学生反映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会在学习方法方面帮助自己;有45.29%的学生反映在学习态度方面帮助自己;有21.31%的学生反映对学习的影响不大;而有1.24%的学生反映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会在其它方面帮助自己。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4.20%的学生完全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53.46%的学生基本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有22.02%的学生不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而只有10.30%的学生完全不同意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2 学生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施的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有82.77%的学生赞同在我校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而只有17.23%的学生不赞同在我校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

3 讨论

3.1 该形成性评价内容的优势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连贯性强而复杂的学科,只有保证学生较好地掌握每一模块的内容才能够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4]。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永恒主题[5]。因此,如何围绕局部解剖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知识积累,特别是培养和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式,自然成为局部解剖学教学的关键[6]。形成性评价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也不是为了简单地取消或者替代传统的评价方法,而是要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克服仅以终结性评价的考试制度对教学的负面效应。形成性评价体系是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充分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做出正确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以及同伴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做出正确评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进行自我调整,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为了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本次形成性评价体系里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引入解剖标本和模型识别考试,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细化各种评分标准,形成多种评价考核指标。与以往同类研究不同的是,本次研究的关注点在于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主观影响,并分析探讨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2 该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主观影响

作为一种教学评价手段,形成性评价无疑能够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起到完善和丰富的作用[7]。为了使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发挥理想的作用,需要教师与学生有机配合。因此,学生对该评价体系所持的态度及该评价体系对学生产生的主观作用是衡量该评价体系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结果显示,77.62% 的学生认为师生间的交流应该很多或者较多,而只有12.79%的学生才会经常与老师交流。这表明,现行的传统评价体系不能给师生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师生交流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会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动态的窗口。因此,要达到高校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而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下,32.14%的学生反映该体系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45.29%的学生反映该体系能够帮助他们及时改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因此,形成性评价体系不但在客观上更好地评价了学生整个一学期的学习动态,而且在师生间发挥了沟通的桥梁作用,鼓励学生和老师相互交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改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另外,师生间的这种相互反馈能够及时消除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结果还显示,有67.66%的学生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形成性评价体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82.77%的学生赞同了在我校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这种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层面上的赞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并促使学生在该评价体系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综上所述,在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中适当地增加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鼓励师生间的交流,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并及时改正学习态度,最终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形成性评价体体系的应用能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考试分数还需进一步通过量化的客观事实验证。

参 考 文 献

[1] 吕荣珍.关于高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5,(4):50-51.

[2] 李存生.体验幸福:“高效教学”的落脚点[J].教育探索,2012,(2):10-11.

[3] Evans D J,Zeun P,Stanier R A.Motivating student learning using a formative assessment journey[J].J Anat,2014,224(3):296-303.

[4] 汪坤菊,陈敏,林威威,等.拓展第二课堂,构建多元化局部解剖学实践教学[J].解剖学杂志,2014,37(2):136,242.

[5] Black P,Harrison C,Lee C,et al.Assessment for learning:putting it into practice[M].Berkshire: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25-28.

[6] 冯辉,祁赞梅,曹雅明,等.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8):1172-1175.

[7] Caroline T,Jannie B,Stephanie V,et al.Motivational beliefs,student effort,and feedback behavior in computer-based formative assessment[J].Comput Educat,2013,60(1):25-31.

猜你喜欢

解剖学局部师生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局部遮光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