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8-05-18马步霄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初中生形成热爱数学、自主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的品质和修养。毕竟只有初中生真正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更高,教学效果也更好。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数学思维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现本文就从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培养策略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为初中数学教学贡献自身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示数学知识难度大且逻辑性强,做题的时候没有思路。其实这都是正常情况,毕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有一个大大的提升,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不够好,或者思维上存在不足,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很容易暴露问题的。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大,很多初中生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潜意识里不想学数学,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为此,教师应该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使初中生从心底里愿意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一、 在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1. 满足了初中数学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

数学核心素养直接决定了初中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决定了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养成过程。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运用,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等都建立了专门的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相应的考核机制,把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我国数学教育体系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最核心的教育目标之一。

2. 满足了初中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没有了小学时期的稚嫩,也没有高中阶段那么大的学习压力,该时期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大,偏科现象严重。即大多数初中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学习成绩也较好;而对于难度较大、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则很少主动学习,最终导致该门学科成绩越来越差。而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一方面学生形成了多样化的数学思维,解题过程中有了完整的思路,达到了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初中生的人格也更加健全,更有勇气直面问题,也更具创新意识,能自主解决一些数学难题。

3. 满足了数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初中数学教材也有了一定的改动,很多定理和公式都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推导过程。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直接给出推导过程,只要求初中生会运用定理和公式即可,这就使得初中生数学情感、思维和素养等严重缺失,达不到新课标下的基本教学要求。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涵盖了数学思想、技能和价值观等,不仅满足了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也满足了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提升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1.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备课的形式进行的,教师会先熟悉一遍所要讲述的教材内容,提前把上课要讲的内容准备好,并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展开课堂教学。这就使得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价值取向,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放到教学设计中,难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源头上对教学进行革新。

例如在学习《统计调查》部分知识时,由于该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在考试中所占分值并不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会按照考试的标准来进行教学,使初中生简单了解一下抽样调查的具体方法和折线图、条形图、饼状图等的简单画法,在学生熟练掌握之后,就会结束本部分课程的教学。显然,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是不合理的,学生并没有清晰了解自己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真实目的,也没有培养起他们的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应该通过开放、自主和探究等的学习模式,使初中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抽样调查课后实践,时时关注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才算是完整的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本部分课程的学习目标。

总之,初中生不仅要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做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2. 在课堂导入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观

课堂导入环节直接决定了学生整堂课学习的效率,导入环节较好,能激发起初中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会喜欢这堂课,精力会更加集中;而导入环节失败,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整堂课的效率较低。为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观,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和魅力。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知识时,由于绝大多数初中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计算不熟练,总是找不出题目中的单位1,列方程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较多。这样教师就可给学生讲述九章算术中鸡兔同笼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一共有35个头,94条腿,试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在展示题目之后,教师还可讲述古代孙子的列算式计算方法,并借助多媒体进行鸡兔同笼问题演示,逐步打开初中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考虑是否能通过列方程的方法计算。

当然,课堂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比如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者课堂小游戏等导入新知识,以促使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使他们发现数学课程的魅力所在。

3. 在解決问题中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向作用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样教师就应该注重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部分知识时,有如下题目:某商品的进价是30元,按照40元一个的价格销售,能卖出去40个,若销售单价每涨一元,销售量就减少一个,试求为了使所获得的利润最大,应该把售价定为多少钱呢?首先教师可引导初中生从列算式的角度考虑,列出如下表格:

初中生根据表格能看出最大利润是多少,但列表格的方法很麻烦,而且计算量大。为此教师引导初中生考虑能否列出二次函数呢?从而锻炼初中生归纳、演绎、类比等的各种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4. 在学习评价中深化数学核心素养的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是成绩,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难以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为此,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转变评价方式,从而使初中生意识到学习态度、数学思维等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初中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将核心素养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在测验中加入一些与实际生活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应定期开展数学座谈会,使初中生说一说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时刻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当然,教师还可鼓励初中生书写数学日记,在相应的数学题目旁边,备注具体的解题思路和自己的感想,从而使他们明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现状,合理调整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在运用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真正找到初中生学习中的难点和痛点,正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并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落到实处,促使初中生自愿、自主、自觉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初中生自身也应该树立强烈的学习自信,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多一些思考和观察,从而使自己发自内心的热爱数学,热爱学习,真正成长为新时期下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仇广学.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17(40):99.

[2]顧国权.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7):29,27.

[3]朱飞英.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从教学过程的维度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7(05):64-65.

[4]文锋.学科核心能力培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6(06):158-160,162.

作者简介:

马步霄,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