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山区留守儿童 共圆教育梦

2018-05-18罗华中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留守学生心理问题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实践,从留守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共圆教育梦。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教育措施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学生家长经常在外打工,导致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明显。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留守学生不仅缺少优质教学资源,还缺少父母的关爱。同时,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班主任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 留守学生心理常见问题

(一) 不良的举止习惯

首先,在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期间,小学生家庭中的耕地开始荒芜,学生与各种农活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且由于其年龄较小,家务都由爷爷奶奶等完成。同时,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少年宫、兴趣班以及补习班等较为缺失,一些学生在放学后没有事情可做,只有通过吃喝玩乐等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好逸恶劳的行为习惯。

其次,由于隔代教育或者托付亲友照看等,过度溺爱现象显得极为常见。在过度溺爱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意识,自身的缺點得不到改正,最终形成不良的性格。长此以往,孩子通常会形成两种极端性格:其一,孩子较为胆小、不合群、性格极为内向、应变能力相对较弱。其二,孩子放纵过度、性格极为外向,在家中成了小霸王,但在外面却缺少相应的独立意识与能力,在遇到困难与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过分依赖长辈。

(二) 缺少关爱与教导,形成心理障碍

留守学生由于来自家庭的教导较为缺失,其心理常出现问题与障碍,一些学生缺少安全感、幸福感以及亲情体验,较为忧郁与易怒。相关调查数据信息显示,违反学校纪律学生中留守学生比重相对较高,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形势。留守学生家长长时间在外务工,其体验的关爱通常是电话。在学习期间教师与班主任以及同学虽然给予了关爱,但在假期与离校时这些留守学生只能面对较为空旷的房间。通常情况下家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使学生体验到安全感以及归属感。在缺少父母关爱时,学生就不能较好的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亲情乃至幸福……

二、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 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虽然在新课改需求下素质教育有着较为广泛的推广与运用,但在传统教学理念与高考影响下,社会与家长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判断主要以学生的分数为参考依据,学业成绩受到过度的重视,致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较为缺失。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实际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期间,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真正的确保学生德育与智育共同发展与完善。

(二) 创建亲情热线,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留守学生与父母团聚时间相对较少,班主任应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结合实际需求与其谈心,加大对小学生的照顾力度,对其反复进行安全教育与提醒。对于生活较为困难的学生还应加大帮助力度,从心理上对其认真观察,并经常与之交流。在学习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引导与鼓励。在日常活动中促进其快速融入班集体中,缓解其心灵上的孤独感,使学生具有较为良好与开朗的生活与学习态度。若学生出现反常现象时,应促进学生与父母交流程度的提升,并第一时间向孩子父母反映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其中班主任还应着重发现学生存在的优点,如:在其成绩出现进步与提升时应对其进行表扬与奖励,并让其父母知道孩子的成长与完善,同时让父母常给孩子打电话,使其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成长的乐趣与喜悦,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较好的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在学生情绪低落时,更应与其多交流,并让其父母尽量与其沟通,学生的烦恼与心事在不断减少的同时,其性格也将逐渐开朗与活泼。

(三) 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可结合班级实际需求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忍耐挫折的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挫折与失败以及各种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其中对挫折与失败的态度是检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参考依据。当前,留守学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通常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与意识,心理也较为脆弱。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种班级互动活动,并让学生踊跃参加,不仅可较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效率的提升,还可对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进行培养与强化。所以班主任应遵循“自由融合,优差互补”的思路,举办各种班级互学互助活动,使所有学生在参与活动期间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真正地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期间,多接受挫折教育,以后才能正确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挫折,了解挫折与困难是通往成功的路径与基础,同时还应振奋精神战胜困难与挫折,利用坚韧的毅力与良好乐观的态度学习和生活。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留守学生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班主任应结合小学生实际需求,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创建亲情热线、开展班级活动等方法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提高其学习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雷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2]罗春花.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罗华中,广东省兴宁市,广东省兴宁市大坪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留守学生心理问题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