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疼痛的影响

2018-05-16陆立芳

西部中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骨科依从性骨折

陆立芳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对老年人群来说,骨折一般为突发事故,且发生率较高[1]。由于骨折部位持续的疼痛,导致患者生活自理困难,心理负担增加,对锻炼、治疗、护理产生严重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患者康复[2]。目前对于骨折的治疗,基本原则是复位、固定、早期功能锻炼[3],其目的是加快患者骨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最大程度、最快速度恢复[4]。因此对骨折患者的治疗,常规护理是基本,以保证患者治疗环境和科学锻炼。心理干预则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常规护理的顺利开展,以及提升锻炼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加快患者康复[5]。近年来,笔者就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疼痛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5~63岁,平均(38.03±9.29)岁。对照组 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5~65岁,平均(39.25±10.48)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本次临床试验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者;2)符合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躁狂等护理依从性差的精神类疾病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1)保障创伤骨科患者在舒适环境中接受治疗后护理,并督促患者按规定用药、饮食,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正常的生活作息。2)指导复位固定后患者,减少肢体活动和骨折部位摩擦,从而减轻对骨折处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指导患者肌肉伸缩功能的恢复性锻炼,抬高骨折肢体,加快血液循环,从而降低疼痛和肿胀[6];根据患肢肿胀、疼痛程度,以及切口感染程度,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止痛药和抗生素[4]。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运用心理干预,通过沟通、音乐方面稳定患者情绪,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措施,比如情绪疏导、健康教育等,营造和谐的医疗护理环境。具体内容如下:1)医护人员经常与患者保持交流,及时准确获取患者的心理活动,提供适宜的音乐使患者心情愉悦,从而及时消除消极情绪。2)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患者对手术、骨折、护理过程中的疼痛有清楚认识,对病情的发展有更多了解,从而让患者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心理恐惧[5]。3)对积极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患者,给予适当奖励,否则予以惩处[7],鼓励患者坚持科学锻炼,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1.5 观察指标

1.5.1 锻炼依从性 采用自制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表[8]对患者依从性进行统计。不依从:患者有严重的负面情绪,并且拒绝或抵制任何功能恢复锻炼;部分依从:患者情绪不稳定,能断断续续完成大部分功能恢复锻炼;完全依从:患者心态积极稳定,可完成所有规定的功能恢复锻炼。

1.5.2 疼痛评分 采用形象化疼痛模拟评分法[5]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1.5.3 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 观察患者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锻炼依从性 总依从率观察组为92.00%,对照组为8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2.2 疼痛评分 疼痛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分

?

2.3 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愈合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s)

表3 2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s)

?

3 讨论

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常见并发症[9],由于骨科患者恢复期长,导致其需长期忍受疼痛刺激,从而引发紧张、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最终降低患者依从性,延缓疾病恢复,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患者自身认识不足,担心锻炼会撕裂伤口,延缓骨愈合[10],以及锻炼会不可避免的引起疼痛,导致患者不能坚持锻炼,进一步降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护环境和医患信任,让患者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疗护理中,从而提高依从性,加快骨愈合[11]。

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临床症状都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率显著提高,疼痛程度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显著缩短,与文献报道相符[5,12-14]。说明心理干预可稳定患者情绪,分散其注意力,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从而减轻疼痛,加快骨愈合,最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5]。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创伤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云洋,彭贵凌,莫凌云,等.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5):914-916.

[2]孙树椿.临床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3-192.

[3]蒋群花,沈丽,张士珍,等.心理干预提高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27-29.

[4]丘荣.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作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71-74.

[5]李秀华.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114-116.

[6]赵风金,吕云峰,冯卫东,等.心理护理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2495-2497.

[7]黄亚.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7):45-46.

[8]Damin Z,Caiping Z,Xiaoli Z.Study on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compliance of fracture patients on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J].Chinese General Nursing,2011,6(11):8-12.

[9]古丽娅·阿孜满.浅谈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4):255-258.

[10]Resnick B,Wells C,Galik E,et al.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function-focused care for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J].J Trauma Nurs,2016,23(3):144-155.

[11]Vincent HK,Horodyski M,Vincent KR,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after orthopedic trauma:prevalence in Pati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J].Pm&R,2015,7(9):978-989.

[12]潘世红.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创伤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17):132-133.

[13]许雪凤.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5):222-223.

[14]佟玲.心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疼痛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62(11):102-103.

[15]张敏.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7):70-71.

猜你喜欢

骨科依从性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