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压疮风险患者主要照顾者相关知识及照顾行为的调查

2018-05-16可易弘豆欣蔓李彦俊张选奋

西部中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严重性易感性压疮

可易弘 ,豆欣蔓 ,李彦俊 ,张选奋 △

1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护理部;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压疮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该病的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消耗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1-3]。若采取一系列积极的预防措施,则可避免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痛苦、减少花费、节约医疗资源。现阶段由于我国医护人员相对缺乏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患者的主要照顾工作多由家属承担。家属缺乏压疮风险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照顾行为多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2],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压疮的发生。为发现主要照顾者的照顾知识和行为短板,提高主要照顾者的压疮防治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我们于2017年9月到2017年12月对兰州市9家三甲医院的194名压疮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兰州市9家三甲医院194名压疮风险住院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纳入:1)每周照顾时间≥40小时;2)年龄≥18岁;3)符合知情并同意原则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有医学背景的照顾者;3)有认知障碍的照顾者。

1.4 调查方法

1.4.1 调查工具 参考周冬梅[3]编制的“压疮认知问卷”和“压疮照顾行为问卷”,根据最新压疮防治指南并咨询相关专家,预调查后形成调查问卷。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1)一般资料: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2)压疮认知问卷:包括相关知识维度、易感性和严重性3个维度。相关知识维度共28个条目,条目赋分0~1分,共28分;易感性和严重性共7个条目,条目赋分1~5分,共35分;压疮认知问卷总分63分,得分越高,压疮认知程度越高。3)压疮照顾行为问卷:用于测量照顾者压疮防治行为,翻身行为、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等3个方面。问卷包括19个条目,翻身行为11个条目,皮肤护理6个条目,营养支持2个条目。条目赋分0~3分,总分57分,得分越高,照顾行为越好。

1.4.2 调查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式,调查人员统一培训,使用一致用语,避免收集资料过程中出现不一致情况。调查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对象自行填写,对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及视力不佳的照顾者,均由调查人员给予详细的解释并逐条询问完成问卷。问卷当场回收,调查人员逐条检查、核对,有漏填者及时补填,确保资料完整性。同时由调查人员作为质控员现场抽查5%的问卷,共10份,质控员重新调查,调查结果与全部样本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比对,符合率达95%以上,说明调查结果可靠。共发放问卷194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8.97%。

1.5 统计学方法 有效问卷统一编码,录入前对每份问卷进行比对、校正,双人录入Epidate 3.0软件,并进行核对。数据转入SPSS 22.0处理,应用(±s)、频数、百分率和可信区间等对一般资料、压疮认知、压疮照顾行为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对压疮照顾行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共纳入调查对象192名,其中男85名(44.27%),女 107名(55.73%);年龄<45岁101 名(52.60%),45~59岁 71 名(36.98%),≥60岁20名(10.4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3名(27.60%),初高中及中专87名(45.31%),大专及以上52名(27.08%);与患者的关系:配偶56名(29.17%),子女或子女配偶74名(38.54%),父母26名(13.54%),亲戚(兄弟姐妹)33名(17.19%),其他3名(1.56%);有照顾卧床患者经验者16名(8.33%);每周照顾时间:40~79小时76名(39.58%),80~119小时 37名(19.27%),≥120小时 79名(41.17%);与患者同住者145例(75.52%)。

2.2 照顾者压疮认知得分 本组照顾者认知得分为 30~61 分,平均(46.88±4.71)分。其中知识维度得分为 6~27 分,平均(21.25±3.59)分,得分最低的7个条目及排序见表1。压疮易感性得分2~10分,平均(6.81±1.24)分;压疮严重性得分6~25分,平均(18.82±2.21)分,得分最低的2个条目及排序见表2。

表1 照顾者认知问卷正确率最低的7个条目(n=192)

表2 照顾者易感性赞同和严重性赞同比例最低的2个条目(n=192)

2.3 照顾者压疮照顾行为得分情况 本组照顾者压疮照顾行为得分20~51分,平均(37.98±5.58)分;其中翻身方面得分8~28分,平均(19.67±4.18)分;皮肤护理方面得分6~18分,平均(14.62±2.43)分;营养支持方面得分0~6分,平均(3.69±1.71)分。照顾行为中皮肤护理方面得分最高,条目均分2.44分;营养支持方面得分次之,条目均分1.85分;翻身行为方面得分最低,条目均分1.79分。照顾行为得分最低的8个条目及排序见表3。

2.4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照顾者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将照顾者一般资料、照顾者对于压疮知识了解程度、压疮的易感性和严重性等加入模型。多重线性回归结果可知,年龄和压疮相关知识是影响照顾者行为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年龄每增加1岁,照顾者行为得分相应减少0.056分;压疮相关知识每增加1分,照顾者行为得分相应增加0.239分。见表4。

表3 照顾者照顾行为问卷得分最低的8个条目(n=192)

表4 照顾者行为得分影响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升高,压疮已然成为医院和居家患者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目前国内压疮医院现患率为0.63%,普通患者院外压疮发生率为0.95%[4],而在压疮风险患者中,如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可达20%~50%[5]。有研究表明[6],在压疮高风险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患者得到了全面、充分的预防性护理,照顾者掌握的医疗护理知识与患者压疮发生率密切相关[7]。目前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均认为,更新知识和预防指南及规范操作技能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8-9]。

本研究结果显示,192名照顾者对于压疮知识掌握情况一般,同时对于压疮的易感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分析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本研究组有91.7%的照顾者是第一次照顾此类患者,之前并未接触过压疮相关知识,多是根据以往生活经验照顾患者;2)患者住院后照顾者通过护士宣教了解相关知识,但入院时间短,宣教工作不到位、不完善;或照顾者未重视其相关内容对患者的重要性,使照顾者知识掌握不完善;3)本组患者为压疮风险患者,实际并未发生压疮,照顾者可能存在侥幸心理,使照顾者对于压疮的易感性和严重性降低。易感性越高,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10]。较低的易感性和严重性认知,使照顾者不会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相关知识以及采取有效的行为预防压疮。

压疮相关行为方面皮肤护理得分最高,营养支持次之,翻身行为最低,这与王丽珍等[11]、曾洁等[12]研究基本一致。照顾者对于翻身行为存在误区,这可能因为翻身行为技术含量较高,照顾者难以掌握;而日常饮食、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为照顾患者最基本内容,照顾者容易完成。现有研究认为,患者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拽,减少摩擦力[13],但只有不到50%的照顾者会在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循证证据表明,当患者想坐起时,床头抬高角度尽量<30°,以对抗剪切力,而本研究中近六成照顾者在患者想坐起时,总会将床头摇高超过30°。侧卧位时,患者应使用30°侧卧位并在两膝和两踝间使用软枕,约55%照顾者在照顾患者时,总是或多数时间采取90°侧卧位,并且不会在两膝间垫软枕。

照顾者压疮相关知识和照顾行为呈正相关。随着认识得分的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行为得分也相应提高。正确的知识可作为行为的指导,只有照顾者获得正确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才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改变行为[14]。照顾者年龄与压疮照顾行为之间的关系不难理解,压疮风险患者多是卧床患者,需要较大体力去帮助患者翻身、进行皮肤护理。年龄大的照顾者与年轻照顾者相比,体力较差,不能完全胜任照顾患者的工作。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为照顾者提供最新、系统的压疮相关知识及正确的行为指导。在患者住院后,应立即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照顾者进行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内容涉及压疮的发生原因、好发部位、皮肤评估及护理、营养支持、翻身技巧、心理调适等。采取知识讲座和行为培训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照顾者的知识和技能[15]。出院后对患者及照顾者继续延续性护理,提高照顾者的照顾技能及理论知识。患者出院后,照顾者大多数时间用于照顾患者,很少外出或有集中时间进行学习,可将相关知识转化为网络资源,基于网络对照顾者进行相关教育,同时对照顾者的所学知识进行测评。

综上所述,照顾者对于压疮的认知和行为存在很多错误和不足之处,需要医护人员给于更多的指导以及自身通过网络等多方学习,以提高压疮预防等相关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

参考文献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71.

[2]赵喜兰,罗晓,黎明,等.应用家属版压疮风险评估表对卧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7):69-71

[3]周冬梅.压疮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行为及照顾负担的干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4]蒋琪霞,管晓萍,苏纯音,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6-30.

[5]陆爱平,罗晨玲.《褥疮》专题学习网络的设计与开发[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417-419.

[6]Vanderwee K,Clark M,Dealey C,et al.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in Europe:a pilot study[J].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2007,13(2):227-235.

[7]周冬梅,钱晓璐,陆敏敏,等.压疮居家照顾者负担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3):9-12.

[8]Kirby JP,Gunter OL.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 in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Curr Opin Crit Care,2008,14(4):428-431.

[9]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37.

[10]曾勇军,郭腾飞,王华军,等.公众健康信念及生活行为方式现状网络调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6):535-540.

[11]王丽珍,余莉,刘立,等.老年病人家属压疮相关知识认知及主动参与护理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9):3115-3118.

[12]曾洁,杨雅.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压疮高危患者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1934-1937.

[13]蒋琪霞,压疮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9.

[14]李维瑜,刘静,余桂林,等.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5,30(6):107-110.

[15]郎萍.家庭干预在脑卒中后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2):55-56.

猜你喜欢

严重性易感性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不该被遗忘的天地
浅谈无线电干扰及其常用的预防、排查方法
CD14启动子-260C/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研究
TLR9和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细菌耐药性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