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忍冬藤痛风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018-05-16谢兴文李鼎鹏

西部中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忍冬藤牛蒡子浸膏

郭 敏 ,谢兴文 ,李鼎鹏 ,姜 华 △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忍冬藤颗粒是由忍冬藤、牛蒡子、黄柏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消肿之效,临床主要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及急性炎症的治疗。此药以甘肃省中医院院内注册制剂“痛风合剂”为处方依据,遵循中医药理论,结合痛风临床学与药理学研究结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及急性炎症的中医证候特点,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运用现代药学研究的新技术,通过对处方药材提取工艺优选及制剂成型工艺研究,开发成高效、稳定、方便的无糖型中药颗粒剂“忍冬藤颗粒”。[1]

1 试药与仪器

1.1 试药 组方药材(甘肃省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绿原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110753-201314);牛蒡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110819-200404);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并经0.45μm滤膜过滤,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2487紫外可见检测器、1525自动进样器(美国Waters公司);B-220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10-1112型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S21-4B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DL-5-B型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工艺研究[2-7]

2.1.1 正交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因素为加水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以得膏率、绿原酸、牛蒡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忍冬藤颗粒水提部分工艺进行优选。因素水平见表1。

2.1.2 正交实验结果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2.1.3 方差分析结果 浸膏得率的方差分析。见表3。

表1 水提L9(34)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表2 正交实验

表3 浸膏得率方差分析

表4 绿原酸含量方差分析表

表5 牛蒡子苷含量方差分析表

通过表3-7的综合分析,因素B、C对本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因素A对本实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浸膏得率指标中,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为:C>A>B,确定最优组合为A3B3C1;绿原酸指标中,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为:A>C>B,确定最优组合为A1B1C2;牛蒡子苷指标中,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为:B>C>A,确定最优组合为A3B3C1。综合以上三指标,最终确定最优组合为A3B3C1,即15倍药材量提取3次,每次1.5小时。

2.2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8-9]

2.2.1 辅料配方的选择

2.2.1.1 拟制定的辅料用量 在提取工艺优化中,得知浸膏得率为23.22%。以患者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5 g计算,每日服用颗粒45 g,折合为浸膏量约:15×3×23%=10.3 g,加上动物药细粉30 g共计约40.3 g,可填充辅料45-40.3=4.7(g),因此,制备颗粒选择辅料用量约为10%。

2.2.1.2 不同辅料配比吸湿率及休止角的测定按照浸膏粉∶辅料=9∶1的比例,根据辅料不同,制备四组混合物,测定吸湿率及休止角。分组如下:A组:无辅料,B组:浸膏粉+糊精,C组:浸膏粉+乳糖,D 组:浸膏粉 +(糊精∶乳糖 =1∶1),结果见表6—7。

表6 不同辅料与药粉配方的吸湿百分率

表7 不同配方的休止角测定结果

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结合用料成本综合筛选辅料,D号配方,即糊精和乳糖等比例为优。2.2.2 矫味剂品种和用量的选择 本品选择甜叶菊苷、阿斯巴甜、蛋白糖作为矫味剂,最后确定阿斯巴甜作为本品矫味剂,对其用量进行考察。实验选择阿斯巴甜的加入比例分别为0.5%,1.0%,2%,按照上述优选出的工艺制备成忍冬藤痛风颗粒,并包装成15 g/袋,150 mL水冲服,单盲法提供给志愿者品尝,根据志愿者口感,实验最后选择0.5%的阿斯巴甜作为忍冬藤痛风颗粒的矫味剂。见表8。

表8 矫味剂阿斯巴甜的用量选择

2.2.3 黏合剂的选择 粘合剂选用90%乙醇、70%乙醇、45%乙醇和水,分别制粒后比较观察。见表9。

表9 不同黏合剂颗粒的比较

2.2.4 忍冬藤痛风颗粒制备工艺的确定 由以上实验可得到本颗粒的成型工艺:干浸膏粉、动物药粉、10%糊精∶乳糖(1∶1)和 0.5%的阿斯巴甜,混匀,以45%的乙醇润湿,达到“手握成团,轻按即散”的程度时,用15目的药筛挤出制粒,将制好的湿颗粒放入烘盘中,厚度不过3 mm,再将烘盘放入烘箱中,逐渐升温干燥,温度不超过60℃,烘干,取出用10目和60目的药筛整粒,即得到忍冬藤痛风颗粒。

2.3 水提部分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按照L9(34)正交实验设计的实验安排进行实验,将各份样品过滤,水浴浓缩,真空干燥,称重,计算出膏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牛蒡子苷的含量,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从省时降耗及生产实际出发,在保证提取充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各个因素对出膏率的影响,选择出最佳水提工艺,并对所选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见表10。

表10 水提部分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从表10结果可知,按最佳工艺验证3批,其干膏收率25.71%,干膏中绿原酸4.38 mg、牛蒡子苷33.82 mg,RSD为0.71%。说明确定的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3 结论

在辅料筛选过程中发现,浸膏粉中加入辅料后,能大大降低其湿性,改善流动性。从改善药粉的吸湿性来看,加入乳糖最好,糊精和乳糖混合物次之。从流动性来看,加入各种辅料均提高了药物的流动性。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结合用料成本综合筛选辅料,以糊精和乳糖等比例为优。但是4种配方药粉的休止角均大于40°,可见这几种常用辅料均难以大幅度地改善药粉的流动性,只能通过制粒的办法,使流动性满足生产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泓,孟舒,陈再兴.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2008,31(4):605-607.

[2]王海燕.牛蒡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3,28(12):911.

[3]辛贵忠,钱正明,周建良,等.忍冬藤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52-54.

[4]胥爱丽,李素梅,李养学,等.忍冬藤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2,43(3):64-66.

[5]陈建真,敖志辉,陈建明,等.不同产地木瓜及其酒制品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86-88.

[6]李涛,麒麟,苗术,等.HPLC法测定金茵颗粒剂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43-44.

[7]陶君彦,张晓昱,黄志军,等.HPLC法同时测定木瓜中绿原酸、咖啡酸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7,18(12):912-914.

[8]朱红霞,郑东升.复方三棱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可行性考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91-93.

[9]刘可越,汤自豪.款冬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62-163.

猜你喜欢

忍冬藤牛蒡子浸膏
忍冬藤提取物抗结肠癌作用研究
雨后山居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一测多评法用于忍冬藤多成分含量测定的适用性研究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牛蒡子治习惯性便秘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牛蒡子中牛蒡苷测定方法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