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的构建

2018-05-14杨通明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创新创业

[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等都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构建思路,即以师生的创业需求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导向;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系统,为师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为学生创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便利。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构建的路径,即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现有教育体系;设计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构建全面有效的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 教育生态 服务链

[作者简介]杨通明(1981- ),男,壮族,广西百色人,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22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5-0063-04

当前,我国已步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新常态”的显著标志就是由过去的强调GDP转变为现在的强调经济结构的对称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此,经济发展要想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资源、土地、人口以及投资等传统要素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技术、信息、知识等新的驱动要素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创业要想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确保整个系统内部各要素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服务现状,就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有关部门和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现状

(一)服务目的不明确

对于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创业实践技能培训缺一不可。但是,很多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并未根据自身实际,确立相对明确、针对性强的服务目的。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失衡,在创业实践中缺乏后劲。

(二)创业实践平台搭建不合理

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教育类型。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创业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参加创业实践、参与市场竞争来不断提升创业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如专业化师资欠缺、融资途径单一、与地方互动较少等,使得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信息服务机制不完善

创业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决定了创业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创业者只有第一时间全面、有效地了解与自身创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才能准确洞悉市场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创业策略。但是,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服务机制和服务平台,在政策宣传、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也不到位,影响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构建思路

(一)以师生的创业需求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导向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生态链的作用是为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完善的服务,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师生需求与校方服务不对称的现象,这不仅阻碍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人力的浪费。基于此,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时,应紧紧围绕学生在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技能提升时的实际需求,从供给侧的角度,对现有政策、措施进行调整、革新,实现与需求侧之间的无缝衔接,为师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系统,为师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的构建,要从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从学生萌生创业想法,到创业项目最终落地,中间包括纷繁复杂的各项活动,尤其是在前期的信息收集和后期的项目孵化环节,都离不开校方提供的完善服务。整个服务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服务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创业项目的失败,这不仅会挫伤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会对学校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生態产生负面影响。

(三)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为学生创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便利

创业项目由理论变为实践,并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中,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支持;而创业项目要想获得优惠性政策,甚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当地现有发展项目形成互补,这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仅凭学生自身的能力、经验,要想顺利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对接,难度可想而知。基于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项目创业者与地方政府的无缝对接,从而促进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带动当地经济提质增效,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构建路径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健全教育内容、设计管理体系和创新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的构建路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现有教育体系

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要想取得实效,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明确教育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现有教育体系中。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明晰自身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定位,从而沿着既定目标将创业项目实施好、开展好,并最终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现有教育体系中设置创新创业板块,是整个创业教育生态链的基础,也是课程设置体系、教育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后续环节的根本依据。具体来说,教育体系中所包含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又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微观层面的内容:

首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学生只有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才能主动探索创业项目,在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时咬牙坚持、积极面对。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了其项目选择、实施路径以及最终成败,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热情的调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

其次,传授学生创业知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学生创新创业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其扎实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学校针对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想法的学生,应主动向他们传授创业相关知识,如企业管理、社会心理以及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此外,还应培养学生随机应变、及时把握创业机会、独立思考以及继续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创业道德。创业首先是一种社会示范,其次才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创业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外,更要有自立自强、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等创业道德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合理规避和降低风险,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机遇,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二)设计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首先,通过师生联合创业服务学生,强化创业教育的实效。为了提升创业的实效性,可以鼓励师生联合申请创业项目,实现共创共享。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还可以帮助广大学生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创业实际。

其次,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实时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活动对信息的准确性、即时性有着较高要求。政府、学校、投资机构以及企业等多方应联合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随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信息、政策等咨询服务。例如,学生可以借助该平台发布合适的创业项目,实现资金的对接,查找合适的政策以及与创业导师交流沟通等。

再次,以赛代练,助力学生将创意转变为实际创业项目。将创业想法转变为实际项目,再到投产运营,产生经济效益,要经历一系列的复杂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校方应大力组织各种实效性强的创新创业大赛,如“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通过以赛代练的形式,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逐步加深将创业想法转变为创业实践的意向,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搭建项目成果转化平台,提高项目孵化成效。各高校在依托校外孵化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实际,在校内建立“企业园”性质的校内孵化基地,构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校内外孵化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可以构建起长期的合作机制,在企业和学校的协调沟通下,为更多的创业项目提供分期孵化,让创业项目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经风雨、见世面”,在增强创业项目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历练与提升项目持有者的“掌舵水平”。

(三)构建全面有效的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

第一,由政府主导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专业协调机构。该机构的建立遵循“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基本准则,主要职责是为相关部门在投入经费、制定政策等环节提供全面有效的依据。在该机构的协调下,创业者可以凭借更优惠的政策、更便捷的方式及时获取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此外,该机构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使创业者规避创业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和风险,使创业者充分享受宽松、有序的创业环境和“多方联动一站式”的服务。

第二,由学校主导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专门管理机构。该机构成员包括校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创业领域专家。该机构除了应加强与上述专业协调机构的交流和沟通外,还应具体承担推广成功经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扶持创业项目,以及为具备创新思维的大学生提供基础性培训等工作。两机构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设良好氛围,提供最优质服务。同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专门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助推作用,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协会,或在各级学生会中成立创新创业部、就业信息服务部等,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四)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的健康运转,也有利于获取和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为具有创业意向并即将投身于创业实践的学生提供重要参考。

首先,建立包括师生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既包含对学生的考核,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在该体系构建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客观、科学、创新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在考核学生的创新创业表现时,应用多元评价代替原有的一元评价,尤其要打破原有的“以分数论英雄”“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观念,降低书面考试在整体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适当提升实践环节、项目落地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占比权重,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创业水平。在评价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方面,要注重德能并重,除了评价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工作绩效等,还要评价其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等,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其次,构建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创业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单项评价主要包括对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创业教育环境以及创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评价;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区域创业教育工作等方面的评价。前者是评价的内容,而后者是评价时所采取的方式和切入角度,二者犹如纵横交错的经纬线,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另外,要想得出客观公正的结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基于此,应以学校为单位,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数据收集平台,对大学生创业信息进行收集、统计与分析,掌握一手资料,检验创新创业系列举措的实施效果,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不斷调整具体做法。

[参考文献]

[1]刘欣婷,崔锦铭,李鑫.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生态链研究[J].中国商论,2017(5).

[2]童红斌.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

[3]曹大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4]张倩,邬丽群.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4).

[5]郑本军,楼伟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6).

[6]陈少雄.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培育策略研究——基于广东省高校的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1).

[7]周勇,凤启龙.基于创新文化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以江苏省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3)

[8]贺瑛,舒元,郑贵辉,等.基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构建——以中大创新谷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6(2).

[9]覃睿,吕嘉炜,樊茗玥.面向国家创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框架与实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3).

[10]张一青.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OL].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2018-01-2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801&filename=1017736031.nh&uid=WEEvREcwSlJHSldTTEYzVnB3ZDE1V3k4M3BoMjlONHFMNTVoQTBuN0xiM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E2Mj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LZll1VnVGeWpsVTd6TVZGMjZHYlM3R05IUHJwRWJQSVI4ZVgxTHU=.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创新创业
以文化人 品格提升
浅析自由意志对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