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8-05-14杜世纯傅泽田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

杜世纯 傅泽田

摘要:混合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范式,是近年来全球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将学习背景这一调节变量引入到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气氛、交互行为等因素对混合式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学习背景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气氛和交互行为等因素与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呈正相关,学习者的接受度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背景显著调节感知易用性和学习气氛与混合式学习接受度之间的关系,而在感知有用性和交互行为方面,学习背景并没有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对于学习背景缺乏的学习者,感知易用性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对于学习背景丰富的学习者,学习气氛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影响因素;调节变量;学习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教育范式带来深刻巨变,教育信息化成为破解新时代的教育矛盾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数字信息技术为背景的各类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缤纷呈现,其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的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既利用了互联网的丰富学习资源与信息技术的强大交互功能,又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以学习效果和效率最优化为目的,以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普遍抱有极大地兴趣和使用意愿,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和理论认识,混合式学习一直处于自发性、随意性的发展过程中。因此,要推动混合式学习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准确测定影响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才能综合把握住混合式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加快混合式学习的推广和效能的发挥。

一、问题提出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最终的学习效果。混合式学习接受度是学习者在体验混合式学习方式后,对采纳该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来自于对混合式学习平台、课程内容组织与知识传授方式等方面的体验和感受。为了揭示混合式学习学习者接受度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奥斯顿(Owston R)通过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张成龙等研究表明,学习平台和课程设置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有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习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下载各种学习资源,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性的学习,混合式学习平台是否便于使用、混合式学习课程是否有用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学习者混合式学习的效果。在混合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很多学习者反映学习气氛、交互行为等因素也影响到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面对面的互动讨论课有助于学习者之间协作分享、拓宽学习思路,交互行为决定了混合式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习氛围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对学习接受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而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学习背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经历、知识基础、阅读视野、认知水平、学术功底和实践能力等等,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学术讨论基础和前提。学习背景的测量非常困难,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和心智水平都不相同,学习背景是一个变量,它随着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在不断变化和拓展。在混合式学习中,预习能力、导读环节、计算机使用能力等都是重要的学习背景,如果忽视这一环节,混合式学习将无法顺利开展。

本文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因素和学习环境两个维度展开。在嵌入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中,混合式学习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最终效果。学习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操作流程的感性认识、对学习氛围和交互行为的依赖以及学习背景的深浅决定了最终的学习效果。但是,以上诸多因素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是否有显著的影响?是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还需要一一假设,并开展研究。

(一)感知易用性与接受度关系假设

感知易用性是指某种产品对于使用者来说能够感受到容易理解、易于操作、减轻记忆、使用满意等,体现在这种产品的操作界面简单、使用者认知成本低等方面。感知易用性和学习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学习者学习的快乐程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来衡量。混合式学习的易用程度是影响学习者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的重要因素。坦尼森构建了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层级分析模型,提出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接受度的三个关键因素,并对混合式学习中的易用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易用性是指混合式学习中数字化学习平台具有友好的界面和清楚易懂的知识,具有易操作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容易被学习者接受,认为易用性与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呈正相关。沙欣(Sahin I)通过调查发现,混合式学习平台是否易于操作是影响学习者再次登录平台的重要因素,在授课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混合式学习平台,并提供操作手册以备随时查阅,学习过程应被精心设计与实施,满足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从而使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假设:感知易用性与学习者接受度正相关,此为假设1。

(二)感知有用性与接受度关系假设

有用性的同义词是效用,“有”即存在,“用”即指功效、意义、影响和作用,“有用”是指存在功效、意义、影响和作用,感知有用性指利用感官获得对混合式学习有功效、有意义、有作用、有影响的印象。恩特尔(Ertmer P)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对提升学习积极和参与互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学习者意识到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能够改善或提升自己,体会到所学内容、方法的有用性,在创新思维、协同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时,便体现了感知有用性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作用,也即提升了学习效果。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假设:感知有用性与学习者接受度正相关,此为假设2。

(三)学习气氛与接受度关系假设

学习气氛是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书育人的学习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混合式学习气氛包括线上学习气氛和线下学习气氛两个方面。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励学习者勤奋向上,保证“教”与“学”的高效运转,提高学习效率。借助于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混合式学习与传统的面对面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同,混合式学习使得按需学习、自主学习、即时学习成为可能。普列托(PrietoIM)认为,学习氛围应该从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个方面来研究。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形式为大堂授课,学习活动集中在单一的教室讲授,而混合式学习却有根本性的不同,它需要被设计为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学习空间,保证学习互动的连贯性,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气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协作、分享、讨论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学习,学习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能促进思想、观点、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学习氛围对学习者的接受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假设:学习氛围与学习者接受度正相关,此为假设3。

(四)交互行为与接受度关系假设

交互行为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还包括学习者与混合式学习平台之间信息的共享,建立学习者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皮恰诺(Picciano A)认为,引入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比面对面学习在师生互动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参与“线下”与“线上”的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斯诺(Small F)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灵魂,被视为专家,具有权威性,这种师生互动对学习者接受度具有正面影响。谢尔(Sher A)强调,师生互动对学习者接受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间相互信任、心理相容,“教”与“学”就容易沉浸在愉快的气氛中,师生互动是自然而且深入的,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决定了教学互动设计的思路。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假设:互动行为与学习者接受度正相关,此为假设4。

(五)接受度与学习效果关系假设

接受度是指使用者的需求被满足后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期望与实际体验后的感受的对比关系,是使用者对影响接受度的各种情感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态度因素等的整体对比评价。斯诺(Small F)认为,学习者的接受度受自我激励、同伴互动、课程结构、教师反馈等因素影响,依赖于教师是否能够根据授课内容、依据学习者的喜好特点进行知识的传递。谢尔(Sher A)发现,混合式学习接受度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明显高于接受度低的学生。罗加(ROCa JC)研究也证明接受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假设:混合式学习接受度与学习效果正相关,此为假设5。

(六)学习背景的调节作用与接受度关系假设

学习背景包括学习者接触混合式学习的经历、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等,与学习者自身的能力正相关,它能够成为影响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比如,不同学习背景的学习者,由于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操作经验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导致感知易用性是不同的。学习背景较丰富的学习者,在感知易用性方面具有优势,更容易采纳混合式学习方法实现知识的获取与探索,对混合式学习接受程度较高;而学习背景较缺乏的学习者,可能由于缺乏某一方面的显性或者隐性知识,从而影响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但是可能在学习气氛等其他方面会有更多的收获或者体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假设:学习背景对接受度具有调节作用,此为假设6。

综上所述,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影响因素的测定方法

(一)变量测量

本文采用封闭式问卷设计,使用Likert5评分法对变量进行测量。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测量变量是在已有参考文献基础上,针对混合式学习的特征稍作修改调整。针对前文所设定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气氛、交互行为和学习背景五个方面,共设计了24个题项,通过专家调查访谈,去掉载荷因子小于0.50的题项后,对余下的22个题项再进一步进行研究,各变量来源及题项如表1所示。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某高校大二学生,课程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线下面对面课程授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14:00-16:00,持续10周。线上教学平台为“中国大学MOOC”。据统计,该平台约有300多所院校使用,平台使用教材与线下任课教师使用教材一致。问卷调查从2016年5月14日开始,2016年5月24日结束,一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收回调查问卷89份,剔出填写不完整和回答错误的无效问卷后,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2.47%,符合测试要求。

三、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影响因素的测定与分析

(一)测量评估

本文采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所有Cronbach's a值和CR均大于0.75,表明信度较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RMSEA与SRMR都小于临界值0.08,GFI、AGFI、NFI、CFI都大于临界值0.9,x2/df<2,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此外,各个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在0.681-0.878之间,t值远大于临界值,载荷因子均显著,本文所建立的概念模型和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对于判别效度的检验,如表3所示。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在0.3 17-0.865之间,并且每一个相关系数±2标准差均不包含1.0,表明区分效度得到验证。

(二)主效应检验

本文的关系路径分析采用AMOS 16.0进行,主效应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发现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气氛和交互行为四个方面对学习者接受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因此假设1到假设4全部都得到支持。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是正向显著影响,假设5也予以支持。

(三)调节效应检验

假设6涉及到学习背景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调节作用,采用多群组因果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调节变量的取值排序后平分,从而得到调节变量取值高和低两组子样本(丰富/缺乏);第二个阶段,将上述两组子样本路径模型的全部路径系数定义为自由估计,从而将得到的拟合模型作为无约束模型;第三阶段,将所有可能受到调节的路径的系数在组间限制为恒等,对两组子样本的路径模型分为四次(感知易用性一学习接受度、感知有用性一学习接受度、学习气氛一学习接受度、交互行为一学习接受度)进行估计,从而得到的拟合模型作为约束模型;第四阶段,对第二和第三阶段建立的约束和无约束模型进行卡方差异性检验,对比无约束模型,假设约束模型单位自由度的增加而导致卡方值的增加具有显著性,则可以认为学习背景对该模型中设置为恒等的路径有调节作用。

由下页表5可以发现,尽管学习背景豐富的学习者对比学习背景缺乏的学习者,在感知有用性和交互行为方面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的影响更强(丰富学习背景组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31和0.147,缺乏学习背景分别为0.311和0.121),但是约束模型和无约束模型之间的卡方差异性并不显著。此外,还可以发现,在具有丰富学习背景的学习者中,学习气氛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影响最强(路径系数为0.417),并且卡方差异性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x2=8.543,△d.f.=1);在学习背景缺乏的学习者中,感知易用性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更强(路径系数为0.329),卡方差异性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x2=5.012,△d.f=1)。以上表明,学习背景能够调节感知易用性和学习气氛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此,学习背景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和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假设6得到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文从学习者的视角,测定和分析了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验证了学习背景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在混合式学习中,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气氛和交互行为四个方面与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呈正相关。混合式学习平台使用便捷易用、传递的知识能够让学习者感受到学有所用、线上线下课程被精心设计、线上线下学习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平台交互协作无障碍等都会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二,学习者的混合式学习接受度与混合式学习效果正相关。混合式学习力求将互联网在线学习技术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成为优化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参与度与灵活度,使得学习者的混合式学习接受度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效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实践的机会。

第三,学习背景显著调节感知易用性和学习气氛与混合式学习接受度之间的关系,而在感知有用性和交互行为方面,学习背景并没有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对于学习背景缺乏的学习者,感知易用性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程度最大。这说明,平台的人性化设计可以改善那些学习经历较浅、信息技术能力较低的学习者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对于学习背景丰富的学习者,学习气氛对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也就是说,学习气氛更能改善那些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学习经验丰富的学习者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因此,对于不同学习背景的学习者而言,影响其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机制是不同的。

(二)建议

混合式学习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其核心特征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第一,混合式学习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为精准分析影响因素提供可能。影响混合式学习接受度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教学平台和教学过程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气氛、交互行为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教师因素、教学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条件、学习环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没有涉猎。通过对混合式学习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精准把握学习者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和个性特征,能够发现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的盲区,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第二,提高混合式学习接受度,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会进入教育领域,但混合式学习不能过分依赖先进的教育技术,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技术无法替代教师对学习者个性差异的分析和把握,教师根据经验,可以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和学习进度,避免学习者贪大求快,出现“消化不良”现象。

第三,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习者的自律和自主学习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混合式学习虽然具有进入门槛低、经济投入少、时间地点相对灵活等优势,但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却有很高要求。混合式学习中的课程学习一般是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的,如果没有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很容易对课程丧失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的终止。因此,混合式学习要求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否则难以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利用蓝墨云平台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品保管》课程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