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探讨

2018-05-14徐杰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创新

徐杰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应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推动作用,对于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继承和发扬,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给非遗文化数字化展示提供了创新途径和渠道,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为我国非遗传播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空间。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非遗展示;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非遗数字化展示提供了可能,并对非遗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将针对新时期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非遗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非遗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让大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非遗文化。

一、新媒体技术在非遗数字化展示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大踏步前进的时代,新媒体技术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最常见的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在非遗数字化展示中的应用可谓是一次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新媒体技术展现非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非遗继承和弘扬的重要途径。

(二)非遗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

非遗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组成,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断保护和挖掘非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和选择。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充分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将束之高阁的非遗文化请下神殿,让大众充分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也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本就是从群众当中来,与群众的亲密接触是非遗文化活力的来源。

二、非遗文化数字化展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数据库标准化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产生了丰富多样、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其中非遗文化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而国家在非遗文化展示与统一中缺乏统一标准的数据库,导致各地非遗文化统计出现问题,从而造成非遗统计遗漏、展示不全等问题,导致了一些非遗文化逐渐消失,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缺乏资源共享机制

非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需要一定的共享机制作为保障,才能实现非遗文化的全面数字化展示,实现非遗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就目前我国非遗文化数字化展示来看,正是由于缺乏这种资源共享机制,导致大量非遗文化被限制在发源地,无法展示给大众,同时也造成了国家挖掘此类非遗文化出现大量重复投资和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非遗文化的断层。

此外,非遗文化数字化展示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熟知自己民族的文化,实现非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共享献机制的缺乏导致非遗文化无法实现有效传承,在有限区域内的展示不利于将非遗文化推向大众和市场。

(三)产业化建设过度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进入我国,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对社会各项事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展示也有所波及,非遗文化的过度产业化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和利益,在进行文化传承中,为了提高文化传承效率,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让非遗陷入了真假难辨的困境。激光雕刻的剪纸作品、3D打印的泥塑,从效果上来看不是传统工艺制作,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过度的商业化让非遗的传承缺少了“文化”韵味。

三、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

(一)传统文化类非遗的数字动画创新应用

文化类非遗文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民间,以文字为主要传播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针对这类非遗文化,可以将传统抽象文字加入色彩、造型以及动画风格,整合图片及音频、视频资源,以动画形式展现非遗文化,充分调动参观用户的积极性,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

针对文字类非遗文化,可以寻根溯源,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创新,以動画形式和故事讲述的形式将文化内容表现出来,让公众更加直观、更加愿意接受这种非遗文化,从而激发公众对于此类文化的兴趣,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和解读这类非遗文化,达到非遗数字化展示和创新展示的目的,不仅实现了传统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播,也融入了时代感和故事情节,实现了对非遗文化的再创新。

(二)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交互式创新应用

技艺类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保护和发扬的重要节点,传统技艺的内涵决定了其流程式的传播属性。当今时代,人们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交互式的用户体验是人们乐意接受的,在技艺的展示中,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式非遗展示的关键和创新点。

陶瓷是典型的技艺类非遗文化,青花瓷、钧瓷是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在世界非遗文化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这类非遗文化的传播要注重交互性设计,让用户能够亲身感受到陶瓷从拉胚到烧制成型的神奇变化。以钧瓷为例,让用户能够体验那“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蜕变。

此外,造纸技艺作为古代世界四大发明之一,其产生和发展也是非遗文化的代表。通过交互式设计体验,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一张纸的制作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也让人们真切感受古人的智慧,能够将纸张制作动态地表现出来,达到与人交互的体验,拉近非遗文化与人们的距离,实现非遗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三)传统表演类非遗的虚拟仿真创新应用

表演类非遗也是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部分,传统表演类非遗是集合了音乐、动态和故事为一体的多元视听体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过去灿烂的非遗文化还原,实现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展示,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让人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非遗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从而拉近非遗文化与人们的距离,更好地展现文化的指导和传承作用。

皮影戏是过去典型的表演类文化,如今,皮影戏濒临失传,但皮影作为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要进行继承和发扬。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制造出1:1仿真效果的皮影,再结合新媒体技术,让皮影“活”起来,实现传统皮影戏的数字化展示,再现古老皮影艺术的精彩表演,继承和诠释传统表演艺术,让现代人们亲眼看到古老的皮影艺术。对于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移动终端的智慧展览新模式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能移动终端的产生让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针对非遗文化,移动终端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地进行文化及艺术品的观看和品鉴。因此,基于当前的数控技术,在非遗数字化展示方面,要不断将非遗信息转换为可触摸、可观的数据,为人们与非遗文化的接触提供便利,建立用户与信息之间畅通的渠道,实现非遗文化信息的智能化推送和传播。

此外,移动终端发展为人类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带来了动力,移动终端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浏览信息,通过技术支持,能够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展示,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渠道,让非遗文化与群众生活更为接近,实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百姓化。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历史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人类不断地继承和弘扬。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社会效率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在非遗的传承中更多的融入了科技因素和时代因素,人们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传承非遗文化,让后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给人类带来的变化与美感。就我国而言,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文化重视程度的增加,人们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也在不斷提高,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展示,让人们更加了解非遗文化,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继承和弘扬。通过设计驱动创新机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文化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传播,提升大众对非遗的兴趣,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吕燕茹,张利.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包装工程,2016,37(10):26-30.

[2]高莹.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思考.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2-23.

[3]丁琼.利用新媒体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寿县为例.传播与版权,2016(1):116-117.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创新
利用新的广电媒体技术带动广电事业发展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应用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