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构想

2018-05-14朱秀珍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朱秀珍

[摘 要] 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社会各界一直不看好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了改善人们对中职院校的固有观念,中职院校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中企业认为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比较低,为了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与企业逐渐开展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期望通过专业教师对中职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就“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以及目前中职现状展开分析,结合校企合作的意义,提出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构想。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038-03

“职称+技术能力”的全面型教师是当前中职院校需要的教师,中职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随着人类对教学方法的不断追求,正在慢慢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教师是当前市场对中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职院校未来发展的趋势,“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与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几点之间的联系展开分析。

一、校企合作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校企合作对中职院校来讲很重要,通过校企合作,中职院校既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去实践,来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也可以通过合作,让学校中的毕业生去企业中实习、工作。社会企业认为中职学校有一定的劣势,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比较弱。为了提高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缓解中职院校的就业压力,中职院校逐渐与社会中的企业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职院校与社会中的企业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中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企业需要理论型人才,但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在社会中竞争力比较弱,很难招聘到高端人才,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也可以接收学校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也不足,为了使学生与企业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中职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将中职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中职院校应该从基本的师资团队建设上开始改革,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使中职院校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1]。

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使中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做到互利互惠,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到企业中去实践,积累操作经验,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理论指导,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知识。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得到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够有效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去中职院校进行指导,双方通过合作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双师型”教师,简单说,就是理论型和实践型或教学型和技术型。其作用是能把握本专业的理论准确性和教育教学的普及性问题。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对知识更新、生产技术更新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专业方向培养有精确作用(不至于脱离方向和实际),能够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质量。中职院校教师在社会中实践的机会比较少,通过校企合作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因此,校企合作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认识错误

近几年国内外兴起了“双师型”教师这一理念,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我国很多学校纷纷效仿国外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构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有些院校对校企合作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在认知上存在一定误会,就导致了专业的教师与自己获得的从业资格证不匹配,无法起到“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比如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师,拥有会计学的资格证,这听起来十分滑稽,教师取得的资格证并不能为本专业教学带来好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我国当前的教学形式中,存在误以为“双师型”教师是“职称+证书”,但是其实“双师型”教师指的是“职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会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2]。

(二)过于侧重教师学历

在校企合作中,既可以让教师通过实践获得从业资格证,也可以使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教课,但是企业中具有从业资格证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可能无法达到中职院校招聘教师的标准,因此中职学校在招聘教师时,更加侧重教师的学历而不是经验,中职院校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因此教师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至关重要。校企合作中职院校鼓励教师去企业中实践,通过实践,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由于中职院校中教师资源匮乏,很难抽调教师去学习实践[3]。

(三)教师学习机会少

在中职院校中,教师数量比较少,因此,教师很少有机会学习,有去企业学习的机会也会没有时间,所以,中职院校应该考虑招聘兼职的“双师型”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解决校园内教师少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双師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中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在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中职院校合作企业观念错误,与中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大多是工厂等需要大批量工人的企业,这类企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比较低,因此会选择与中职院校合作,但是这种类型的企业并不适合所有专业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有从业资格证就可以,还需与自己专业相关,由于对校企合作中“双师型”队伍构建认知不正确,才会引起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为了中职院校更好地发展,而不是表面文章。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意义,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与中职院校合作,使中职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师有更宽的选择范围。其次,学校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工作人员学历要求过高,有些中职院校认为,校企合作是为了给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对教师教学没有影响,因此不够重视校企合作,甚至要求合作单位来校讲课的工作人员也是高学历,但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一般学历较低,因此影响了校企合作,由于学校对学历的过分重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应该重视校企合作,正确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最后,教师参加培训时间较少问题,中职院校中教师数量比较紧缺,因此,当招聘到新的教师到学校时,大部分是直接投入教学工作中,没有时间去企业参加实践,教师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性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对就业的心理,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增加教师招聘数量,给教师充分的学习实践时间,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

四、加强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职院校中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就业,因此在中职院校中,学生学习的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未来工作有很强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学能力,对所教专业的职业技能也要有一定的基础,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更加了解学生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业更加优秀,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中职学生具有年纪小、学习能力低的特点,因此我国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十分重视,正确引导中职院校中的青少年的思想,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也决定了对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对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合格的高校教师。中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从教师的职务、职称来看,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并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力,助教也可以进入“双师型”教师行列[4]。“双师型”教师是我国中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能够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学生的综合实力提高了,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会随之提高,社会中的企业会更青睐与中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改善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招聘专业水平高的兼职教师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中职院校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毕业以后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因此,中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师团队的特点,对教师进行培养。除了培养本校的教师外,中职院校可以面向企业招聘兼职教师,在兼职教师招聘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的情况,尽量放低学历要求[5]。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有的学历可能达不到教师招聘的要求,但是中职院校可以对这一类人才进行培养,主要培养技术人员的教师综合素质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讲解水平。这样中职院校中的教师结构就由固定的教师团队变成了固定教师加兼职专业教师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教师不断进步的同时,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高[6]。

(三)鼓励中职院校教师在专业领域发展

中职院校想要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就需要鼓励中职教师在专业领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更加注重对学术的研究以及对教学方式的研究,而忽略了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学习本专业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容地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学生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前辅导,让学生的职业生涯更加顺利。学校中的教师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以及科研水平,而企业中有技术人员,校企通过合作,教师能够给企业带来理论指导,而企业能够给教师亲自实践的机会,因此学校应该给教师创造机会,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7]。

(四)通过长期实践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职院校中教师团队的建设十分重要,只有中职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工作能力提高了,企业才会与中职院校达成长期的校企合作,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与教师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中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水平。每个中职院校所处的地区不同,当地的企业发展形势也不同,为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中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中职院校应该与社会单位合作,主要目的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8]。校企合作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有效的运行过程,因此,为了教师更好的发展,中职院校应该选择正规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的过程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企业为中职院校解决教师实践问题,中职院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要想实现校企长期有效地运行,就需要双方具有诚信的精神。校方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打破传统的世俗观念,将中职的学生培养成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另外,企业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中职院校的教师提供适合的岗位,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达到真正的互利互惠,才会保持长效运行。

(五)通过搭建实训基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职学生年纪比较小,要想更加适应在企业中的工作生活,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素养,能够为中职学生解决心理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未来适应合作企业的工作,可以搭建实训基地,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实训的过程就相当于在工作企业中的实习,在参加工作前,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热爱之情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课底子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与自主性较差,因此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刚毕业的学生对学校分配的工作,如果不适应,就会引起抵触心理,因此在学生毕业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让其了解未来的从业方向以及工作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未来的工作。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应该既有中职院校的教师陪伴、教育,又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通过这样的实训,让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工作,促进校企的长效运行[9]。

(六)促进校企合作

“双师型”教师不仅对教学比较了解,对企业也十分了解,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对校企双方都很了解,因此,校企合作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可以促进校企的长期合作,能够尽量减少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在学校与合作单位沟通较少的情况下,会出现合作单位给毕业生安排的工作无法收到学习效果,这就将校企合作的意义大打折扣了。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就业生专管部门,这个部门可以有专业辅导员组成,在给学校毕业生推荐单位时,应该与工作单位沟通好,学生的岗位以及薪资待遇,并且告诉接收单位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警示接收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安排。专管部门应该定期与合作单位联系,了解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并且经常与学生沟通,这样可以确保學校了解就业学生在合作单位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保证参加工作的学生所做的工作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校企合作的目的是缓解大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校就业率,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方向也有了保障,改善了毕业生对未来迷茫的问题[10]。

(七)加强过程监管

由于“双师型”教师对学校与企业都比较了解,所以能够了解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考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为了实现中职院校与企业的长时间合作,构建中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应该加强对中职院校校企合作构建过程的监控与完善,以此来督促中职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构建。校企合作的方案是近几年兴起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方与企业应该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监管,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在中职院校中,无论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是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中职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比较低,中职学校为学生的未来考虑,通过构建“双师型”,能够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机会,中职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以及减轻就业学生的压力,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与企业进行合作,针对该平台,培养相应的师资队伍、与合作企业搭建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就业或者创业生涯,在学生与从业者的角色之间做到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刘东菊,张建华,刘强.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与政策研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亚太教育,2016(29):91-93.

[2]张桃生.加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财会学习,2016(4):184-186.

[3]董红梅.校企合作对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性研究[J].教师,2017(2):123-124.

[4]牛自成,李晓杨,朱其静.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安徽省中职院校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1):112-116.

[5]許雅丽.浅谈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好家长,2017(55):61.

[6]王宏艳.“双师型”教师资格考评体系构建研究:以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例[J].河南农业,2017(15):6.

[7]张平,邓继辉.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系列研究之一[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22):47-48.

[8]钱婧婧.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10):39.

[9]李娟.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8):117-118.

[10]吴永强,朱迎玲,刘彦柱.浅议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等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高教学刊,2016(9):220-221.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