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设计系数学教学探讨

2018-05-14李晓耘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技校数学教师专业

李晓耘

[摘 要] 数学是技工教育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设计系学生往往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抽象难学,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也经常面临“课难上”的尴尬局面。立足于教学实践,从技校设计系(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的数学教学现状出发,强调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策略,旨在改善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技校;数学教学;设计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18-02

技工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现阶段技工教育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未形成独特的教学理论,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与专业课程未得到有效结合。事实上,技校学生大多文化基础水平较差,加上数学要求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使“难”成为共识。作为基础学科,数学正面临课时减少、不受重视等困境,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和学生的厌学情绪制约着教学效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必然要走上各学科相互沟通融合的道路。因此,让数学与专业相结合是最为必要也最为有效的教改途径。

一、技校设计系数学课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影响着教学各环节的开展。技校数学课的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教师难以实现高效教学,更难以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以设计系为例,首先,从知识的角度,数学课大多使用通用版教材,其内容理论性太强,与专业实际相关、为专业所用的太少。其次,从技能的角度,需要学生掌握的有助于专业、激发创意的能力不明确,学生以为学数学的目的就是解题和应考,无法体验其实际作用。最后,从情感的角度,数学课要培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清晰。总体而言,教师无法理清针对专业的教学目标,成为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省大多技校采用省编或部编的技工院校数学教材,仅少数使用校本教材,缺乏针对具体专业的专门版本。虽然在不断修正和改进,但教材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通用版教材没有个性更没有针对性,更值得注意的是,设计系专用的教材至今仍未出现,设计系所需数学内容不明确,也未经过任何系统性的编排整理。

(三)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

技校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学科专业知识、授課专业背景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信息素质。数学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许多教师并不了解所教专业的知识背景,无法很好地掌握适合该专业的应用型教学技巧。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技校学生刚从应试教育中被“淘汰”出来,对理论课的学习缺乏信心和动力,课堂接受能力较差。设计系学生自由、感性的个性与数学枯燥、抽象的特点格格不入。他们不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课堂上频频出现“低头族”。教师常常力不从心,一方面是课堂效果不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另一方面是学生热心于专业课却厌恶数学,数学与专业课非但无法良性结合,还造成相互矛盾的局面。

(五)评价方式相对落后

许多技校数学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作业、考勤、课堂表现、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仅停留在内容了解、知识点记忆和试题解答的层面上。落后的考核方式无法符合新时期对基础课与专业相结合的要求,缺乏实践性考核内容,未能体现专业特点和数学的实用性。

二、技校数学教学与设计专业相结合的策略

(一)做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

技校许多专业的招生都是初中起点的门槛,基础课程通常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这就要求数学课应当注重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数学是连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重视知识的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新阶段的学习。

(二)加强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数学教师归属于公共基础教学部门,没有固定的授课专业。数学教师不可能对所有教学系的专业知识都非常熟悉,每学期教学任务的不同使他们很难适应不同专业知识的更新。除了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之外,对教师个人而言,更应当不断加强职业能力水平。

(三)明确设计系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

1.明确教学目标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工业设计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表:

根据技校工业设计系具体的学制、培养目标和课程编排,数学教师对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甄选都要严格以专业为中心,符合专业学习需求,力求发挥数学的实用性功能。

2.准确定义教学内容

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其课程《服装设计基础》需要用到几何与函数的知识点,《服装陈列与展示》则要用到数列的知识点等,专业课的学习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课程要求和生产实际适当减弱内容的深度,创造实用、适用的学习氛围,力求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学生实现最高效的学习。要体现数学教师条理性强的职业特点,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提炼,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做”。

(四)提高课堂教学专业化程度

1.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在课堂上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新式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讲究在“做”中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通过一体化形式使知识掌握更深入。

概念、公式、法则等的抽象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再发现”,教师要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可采用小组学习等方法,通过参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注重数学课和职业能力培养结合到一起,使学生能以数学为工具达到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

2.采用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

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是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知识形式,不断充实多种媒体材料,采用视频、课件等现代化辅助教具,将知识最大限度地直观化、具体化。例如变换轨迹、图像生成和转变过程等都可以动态地呈现,使枯燥的理论变生动,呆板的画面变动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乐于参与。当然,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依赖,要注意把握使用的度。

3.作业、例题专业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专业,教师应编制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习题,激发学生的课后遐想,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作业、例题专业化就是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要考虑专业特点,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例如,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蕴含了“黄金分割”的知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可将普通肖像画与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用b:a=a(a+b)≈0.618比线段示意图来理解,以此巩固“前项”“后项”“比值”等相關概念。作业、例题的专业化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打破传统解题模式,从专业的生动例子中挑选可为数学使用的加以合理利用。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讲解的压力,也能让学生轻松、快乐、主动学习。

4.改善评价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教育形势下,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教学现状。教学评价应反映教学的效果,考核的方法应当多样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要因人而异、因题而异,针对设计系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适当进行调整,创造民主又灵活的评价方式。例如,对在课堂参与中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尤其是有创新精神的(如一题多解)要给予鼓励。另外,根据教学安排可以设置半开卷考试、大作业、实践报告等考核方式,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加强学习参与意识。

(五)发挥教育合力作用,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可以广泛辐射到课堂之外。设计系的专业课有着学生所喜欢的实践性和活动性的特点,同样的,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类活动进行动态教学。例如,可以在“创意拼贴”中学习“排列组合”,在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中感受图形的变化;可以组织设计“鉴赏”活动,在欣赏玛格丽特的《欧几里得的散步》中感受“对称与均衡”的透视感等。还可以举办心算比赛、作图比赛、公式符号书写比赛、专业例题设计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要我学习”过渡到“我要学习”的心理状态。

技校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的延伸,为专业学习服务,也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我们要始终贯彻“学生为中心,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建立与学情相适应的数学知识体系。设计系学生有专业发展的需求,更有对工作、生产和实践的向往。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化枯燥为活跃,化呆板为灵活,化理性为感性,突出设计专业独特的艺术特征,营造数学实践的氛围,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数学真正服务于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谢小宁.技校数学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8):97-99.

[2]陈沅沅.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0(7).

[3]张泓.艺术课上遇到数学:浅谈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遇到的数学[J].大众文艺,2012(19):232.

[4]张梅.浅谈技校数学教学与专业的结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4(9):158.

[5]刘明.浅谈数学教学的专业特色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作用[J].赤子(中上旬),2014(13):129.

[6]刘晓艳.浅谈如何激发技校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职业,2014(7):59.

[7]叶立军.中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8]马传渔,邵进,李栋宁.艺术数学[M].科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技校数学教师专业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专业修脚店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