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推动“任务驱动法”教学

2018-05-14孟祥照董莉莉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驱动目标

孟祥照 董莉莉

[摘 要] “任务驱动法”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法。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旺盛的求知欲望。改变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成了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任务驱动法”的引入,便借着信息教学的优势手段,成功地化解了上面的问题。紧紧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教学设计文献研究这一中心,结合中职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对“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思路作了富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156-02

“技能型、应用型”中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眼下,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渐渐成为就业的一道门槛,而体现计算机信息处理核心技能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自然便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基于社会现实对中职生计算机教学的特殊要求,如何选择一种适宜的教学方式,既能满足中职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还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让他们养成愿意学、乐意学的心态,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自然成了计算机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来,大批一线老师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例如计算机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便备受追捧,因为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成效显著。

“任务驱动法”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法,“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其核心,它倡导和鼓励学生在任务中学习。

信息技术体现时代发展的特点,它有突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特点。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欢迎。它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中心,特别是在“任务”的驱动下,人人有目标,个个有方向,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特别是这个过程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長足的进步。现在,这种教学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鲜明特色。

“任务驱动法”最为关键的是“任务”设计,“任务”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高下,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好以下几个要素。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重要,下面是进行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驱动“任务”目标要明确

“任务”设计,教师是主体,把大目标与小目标通过细化,建成一个层次清晰的目标系统,让每一个小目标变成循序渐进的易操作、易学习的“任务”,最终达成教学大目标。

规划“任务”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一般讲来,中职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标不明确、水平参差不齐等,都是较为普遍的存在。设计“任务”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同时还要熟知两个目标体系,一个是认知目标体系,一个是操作目标体系,只有对它们深入了解了,才会让我们的“任务”设计收事半功倍之效。

认知目标体现了解、理解、掌握三个档次的区别。了解是对所学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简单记忆和再现;理解是指对所学知识与操作技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达与直接运用;掌握是指用自己所学知识与操作技能解决遇到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同样有初步学会、学会、熟练的能力水平之别。初步学会,是指学生具备基本的上机操作能力;学会,是指学生具备进行出错较少的连续上机操作能力;熟练,是指学生具备进行较高效率和自我纠错意识的上机操作能力。

“任务”设计只有立足于中职生的实际,同时具有对认知目标和操作目标的相应了解,才能真正出色地完成“任务”环节的设计,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二、驱动“任务”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要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辅助引导作用,彻底颠覆传统的固化了的师生地位和角色观念,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课堂上的组织、引导和把控作用,而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努力做到因“人”施教。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年龄和兴趣有别的学生,都能领到他们各自的“任务”。当然,任务的设计自然要遵从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以便让学生收获成长的自信。对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教师可给予必要的关键环节的事前演示和提醒,以利于学生后边的自主学习。事实证明,针对性强的“任务”,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更加全神贯注,兴致盎然,学习效率高。

为保证设计的“任务”质量,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务必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一)目标明确

“任务”如何设计,初衷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既巩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让他们再接受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二者的自然衔接就是每一项“任务”的目标和核心。

(二)趣味性浓

每一项“任务”的设计,如果通过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激发其强烈的学习热情的话,“任务”设计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可行性强

设计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并学有所得。

三、驱动“任务”设计要体现切实可行的特点

实践性强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凸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个中心,让难易适中的“任务”,在学生全副身心的投入操作中,踏踏实实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力避传统教学重说教轻实践的方式。

例如,在存储容量的单位内容学习时,如果只以空泛的说教来体现的话,教师的力气没少下,但学生听起来会感觉一头雾水,抽象晦涩难以接受。如果设计一项“查看文件大小、磁盘容量大小”的任务,在老师简约的知识点讲解后,便让学生上机独立去完成“任务”的话,这后一种方式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个直观、可感、清晰的印象,轻轻松松间就掌握了所学内容。

四、驱动“任务”设计要体现层递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同样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的现实,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照顾到普通的群体,也要想到少数的学生。把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分解到适宜的人身上,在脚踏实地知识传授中,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自己的学习收获,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高。这个环节的重点,体现了设计任务时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的渐进性原则,同时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层次性和递进式的“任务”推进,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五、驱动“任务”设计要体现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这从大的方向上为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技能胜过一切。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引导孩子走路时,我们也是从先牵着走,再到扶着走,最后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这样一个程式进行的。同样,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在培养学生的相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也要运用这样一个程式,通过渐进提升的方式,最后让他们自己拥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进而让他们受益一生。

设计“任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消除思维定式,避免思维的固化和僵硬,这是有效提升学生创造力的途径。教师只在大框架上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学生已经掌握和自己理解后能够掌握的知识不作过多阐述,而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来支配,这样下来,就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在课堂上讲解“边框和底纹”时,我只讲解了边框操作,而“页面边框”和“底纹”的操作则完全放给了学生,事实证明,他们摸索得来的知识更牢固。教师传授相关知识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而开发其智力,让其具备相应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如今,“任务驱动”教学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和接受,它的广泛运用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在信息化技术教学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当然,我们还不能死板地使用它,只有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我们才能真正让这一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实际,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

六、缺点和不足

(1)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支配自己的机会多了,相对自由了,会出现个别学生偷偷上网的现象。(2)相对固定的分组,不利于小组之间彼此的沟通、交流与学习。而经常变换小组,又对教学目标顺利达到产生影响,这是一个现实矛盾。(3)“任务”设计要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让每一位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都获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教师设计“任务”时,不能遗漏相关的知识点,要结合中职生的特点,细细琢磨,悉心推敲,制订出切实有效又倍具操作性的“任务”清单,让学生带着兴趣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领会和掌握学习方法。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依然在路上,相信经过我们中职老师的一致努力,信息技术教学定会在我们的参与下,不断发扬光大,并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驱动目标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