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职学业水平测试下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诊断

2018-05-14蔡鸿璋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础水平计算机

蔡鸿璋

[摘 要] 由于近年来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中职学校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要求提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道路来说,是前进曲折的,还需要进一步钻研一系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诊断体系,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以及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所以分析中职学业水平测试以及教学诊断的重要性以及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诊断中出现的欠缺,从而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 键 词] 教学诊断;计算机基础;中职学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144-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是社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定向于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但计算机基础教学却未被归入升学水平测试中,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未得到学校重视,不仅教师教学缺乏专业知识及教学动力,学生也将该课程视为放松课程,缺乏應有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诊断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是指教师为了强化自身素质和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主动地请求学校内较高水平的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并在其帮助下改正错误,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发展方式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教学,培养优秀人才。

二、教学诊断中的重点问题

任何课程教学中都会出现各种难点与矛盾,更不用说教学历史较短的新兴计算机基础课程,其需要授课教师自身的不断探究与摸索,主动对自身教学生活展开教学诊断。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现况中仍然存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的不足。

(一)内容涵盖范围广,知识点多且杂

由于处于“互联网+”的信息时代,计算机运用能力对人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秉持我国政策精神,顺应现代化发展中计算机教学的新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其中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要、硬件软件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广,如何应用浅显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掌握庞大的知识体系,还需要教师不懈地探索。

(二)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存在难度

虽然现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深入中学乃至小学的教学当中,但是在学业调查后发现,仍然存在着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学生计算机掌握能力差距较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不属于中考、高考范畴,学校和教师不重视教学,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较少,分配课时不足,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的学业检测不到位,教学过程忽视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其二,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也受到其影响,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例如,城镇与乡村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师资力量与计算机课程基础设施条件差距都比较大,甚至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很少,在课下很少有练习的机会。在接触电脑的学生当中,更多的是停留在对电脑的简单操作与娱乐应用阶段,没有更深入的探究学习,没有系统的电脑理论体系构建。

三、教学诊断体系构建

(一)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计算机课堂只是将书本上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简单操作。而“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素养对人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推进混合学习的实践,不断感受计算机技能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加强中职学生的信息感知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实现通过信息素养引导学生计算机成绩的提升,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计算机教学结构

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毕业和升学。为了让学生既学到知识通过考试,又提升自身能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到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有所进步,能增强信心,配合教师在课堂中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计划的优化创新,能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考试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考试平台,提供给学生一个模拟计算机水平测试的环境,以此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考试题库内容应立足教学大纲,结合时代特征,题型要有选择题与操作题,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参照方向。学生在日常练习中不断熟悉考核内容,在测试环节提高对题目的熟练程度,测试成绩会有明显提升。

(四)明确教学主体

要想构建出优质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诊断,必须厘清教学诊断主体、方式及流程,找准教学主体。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及学生作为课程中的两大主体,必须两大主体同时进步,教师务必拥有较高的教学诊断意识,将基础的自我诊断方式——教学诊断运用在教学生活中,从教学诊断中找出自身不足,不断完善教学认知及教学水平,达到自我认同的目的,提高教学水平。同样,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学生自身发展紧密展开,所以,计算机课堂教学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在自我诊断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诊断,将两者统一起来。

(五)恰当使用教学方式

恰当运用诊断方式,根据主体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诊断方式。教师的诊断方式有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走进教学中观察其他优秀教师的课程,评价课程、课堂体验等措施,将整个教学的过程做出评判,找出优缺点,总结研讨,找出教学水平提升的突破口。在教学前先做好观察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状态等,并且做好记录,找出自身不足,总结归纳。

(六)细化教学细节

注重诊断流程中的细节,教师的教学诊断流程具体分为“预设—观察—对照—调整”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诊断有一个预期的推测,其次,对学生上课状态、平时测验水平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最后,将学生情况与自己的预期相比较,如果差距较大,说明这一阶段教学还需改进,教师在课下要进行及时调整。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不足,发扬优点。

(七)设计教学目标诊断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其中包括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目前普遍的教师单纯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及科学性,看是否适应学生的整体水平。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探究是逐渐深入、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诊断的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及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对此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3]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4]高敬阳,汪晓男,林少飞,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8):43-45.

猜你喜欢

基础水平计算机
张水平作品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35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