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生活走进课堂,“锦上”亦可“添花”

2018-05-14周天养

课外语文·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活资源生活情境语文课堂

周天养

【摘要】语文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开放课堂,引进生活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用生活资源丰富学生的人文见识,用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活情境;生活资源;语文课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教育。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不仅能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力求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用生活资源丰富学生的人文见识,用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在生活中走向开放、生动、活泼,让语文课堂因为生活而锦上添花。

一、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魏书生老师说过:“情境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陷入主动探究的状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借助教学内容,积极创设各种学习情境,特别是设置生活情境,为抽象的学习内容营造出较为直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如同亲受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在兴致勃勃中收获学习的高效。

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由于此时的季节是春季已过,秋季在即,学生对春季的印象不是太深刻。为了勾起学生对春天的回忆,从内心挖掘出对春天的深刻体验,我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当初带领学生外出春游时录的视频,为学生对《春》的学习创设出一幅春天的生活情境。在真实的“春天情景”中,为课堂学习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生活情境的“启发”下,学生渐渐有话可说,纷纷畅谈自己春游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叙说自己在春游中的美好心情……一时间,学生深深地陷入对“春天”的探究中。

二、引入生活经验,感受学习亲切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学生的体验开展教学;只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现实而空中建楼阁,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引入学生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探究,这样才能有效化解语文对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亲切,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从而发自内心地转变学习态度,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主动攻克学习中的重点疑惑。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書屋》一课时,学习到作者写他们贪玩逃学的情节时,有些学生一时不解,普遍认为这些学生玩性太强,缺乏自律意识。为了真正让学生明白鲁迅写作的真相,我并没有给学生直接讲述,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谈为什么有时候不想上课、想逃学去玩耍,甚至玩游戏。这一话题一下子把学生从“苦闷”的文字中解脱出来,学生纷纷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了出来,“游戏好玩”“课堂太闷”“教师讲的没有意思”“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生结合自身“逃学”经验分析中,学生逐渐明白了作者写“贪玩逃学”的真相,那就是“那时候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陈旧,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在学习的亲切中学生感受到旧社会的腐朽落后。

三、融入生活内容,拓展语文课堂

真正的教学,并非教教材,而是拿着教材教语文,教材只是我们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有利载体而已。围绕教材的学习是狭隘的,只有依托教材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适度的拓展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借助“课文内容源于生活”的本真有节奏、有选择性地适度为学生补充来自生活的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学习内容更为充实,而且能丰富学生在学习上的见识,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触类旁通,实现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

在《秋天的怀念》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母爱深沉无私的理解,我在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补充了现实中伟大母爱的事例:

在汶川地震中,一个三四个月的小婴儿,含着妈妈的乳头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她的妈妈在最后一刻也没有忘记给他喂奶;

在北川,三岁的小馨懿,共和国总理为之生命抢救让路。她是在逝去的母亲和父亲的怀抱中幸存的。

……

在众多闪烁母爱光芒的事例中,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关于母爱方面的知识,为母爱的体验与写作积累了丰富的底蕴,而且更加 真切地感受到母爱的博大与无私,唤醒了母亲对自己关爱的点滴回忆,激起了学生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

四、借助生活方式,增强课堂灵动

我国课改典范——杜郎口中学就力主课堂成为学生“知识的舞台,生命的狂欢”。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有用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还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陶行知先生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生活就是学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的交往方式、表达方式、运动方式等生活方式与学习进行有机融合,变语文学习的课堂为学生生活的原生舞台,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有利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增强学习的灵动,同时,促使学生在生活课堂中增强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质量和效率。

(一)朗读比赛

比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活动方式,能有效激发我们拼搏的激情,甚至激发出我们创新的火花。在引导学生学习《春》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验朱自清描写春天语句的优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比赛,不仅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文字中读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品出作者对生命的珍惜之心,让学生的审美情绪在朗读中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小品表演

杜郎口的崔其升校长在谈到语文课堂表演时说:“语文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就组织学生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在课堂中进行演出。通过小品表演,学生直接参与到对语文知识、生活角色的学习中,既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而且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拴在对知识的探究上,更可贵的是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各种人物的心理进行揣摩,深刻地体会到皇帝和大臣虚伪、愚蠢、狡猾的内在心理,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五、借助生活实践,促进学以致用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要强调其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语文知识与学科技能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实用价值,认识到语文学习对自身人格培养、品质塑造,甚至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学习语文,而非为了取得语文学习上的好成绩、好名次。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而要把语文课堂进行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进语文知识内化于心的同时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习了莫怀戚的《散步》后,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培养“尊老爱幼、真愛亲情”的时代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探究性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观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并对各种交往细节进行记录。通过活动的调查,学生才发现我们很多人的身上,也包括自己存在很多不和谐的音符:言语上不尊重老人,看到老人不避开不让座,对父母“咄咄逼人”,等等。了解到这些之后,学生才深深地体会到课文安排的良苦用心,构建和谐社会的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的观念再一次深入人心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他人的言行。

总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生活融入教学,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实现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志姗.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及其实施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6(3).

[2]李艾.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3]杜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5).

[4]唐继光.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走进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杂感[J].吉林教育,2009(5).

[5]范旭.我对初中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探析[J].学周刊,2014(2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生活资源生活情境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