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5-14李爱弟李鸿云

课外语文·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费师资学前教育

李爱弟?李鸿云

【摘要】当前,学前教育已成为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扩展。国务院提出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居住在农村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民族总人口的大部分,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学前教育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本文对临夏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调研,通过研究分析对策,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找出适合本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观念;经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幼儿园的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然而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仍然存在着问题。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导致民族地区的农村的学前教育基础相当的薄弱,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受教育权和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的一名老师,就所处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工作的现状加以阐述,以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

一、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一)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1.没有独立的幼儿园。以前根本没有幼儿园,基本上都是小学代办的学前班,近年来,陆续新建了小学附属幼儿园,学校存在一师一校的现象。2.区域发展不均衡,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城乡幼儿园在办园模式、办园条件、保教质量及入园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乡镇幼儿园管理体制尚未完善,都由小学管理,场地、资产、师资等大多与村小共用,增加了管理难度。边远地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使得适龄儿童入园率低,影响本地方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比较艰难。

(二)教师队伍现状

1.缺乏教师。在本乡镇幼儿园中,各村小附属幼儿园大多是村小学教师一人兼多职,基本涵盖了从幼儿进园的一切活动。有的教师同时被安排在幼儿园和小学任课,根本考虑不到幼儿教学方法和小学教育的差距,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很不利。2.合格率低,不专业。经调查,民族地区的教师90%以上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技能方面,不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3.培训机会少,专业发展困难。由于学校偏远,外出学习开支比较大,很少学校互相交流学习,更不可能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到校讲座;参加各种培训通常只有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这对农村民族乡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4.幼儿教师的社会价值观滞后。近年来,社会各界注重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忽视了教师队伍。人们对幼儿教师工作的普遍认识是带带孩子,照顾好孩子的生活,甚至有人将幼儿教师看成是“高级保姆”。

(三)办学不规范,教育管理体制混乱

1.教师观念陈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习惯的培养。在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则不大重视,不能充分利用和挖掘资源,创设有利于引发幼儿探究的丰富环境促进幼儿发展。2.幼儿园教学“小学化”严重。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好多班容量过大,导致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活动不易组织;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要求,对于激发儿童兴趣的内容很少涉及,教学形式多以教授为主;课程内容单一,忽视了幼儿的肢体表达和动手能力;过早地学习数字、拼音,阻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3.园内管理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学前教育没有明确的法规政策强制实施,缺乏明确教学大纲的指导和规范。

(四)监护人员的随意性强,幼儿就学难

通过调查研究,本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口比较多,教育水平落后,离婚率较多,幼儿大多由爷爷、奶奶、亲戚、朋友看管、代养,导致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参加学前教育。

二、解决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共同帮助、共同努力,采取得力措施,把问题一一消除。

(1)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以深化改革为重,大力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效益。引导家长不再以小学的标准来衡量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占主导地位,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做到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信任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自主性,关心幼儿,让每个幼儿的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给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思考、探索,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好地学习新的幼兒教育信息和幼教科研方法。

(2)加强对家长的宣传与教育工作。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发放宣传单、咨询活动等形式,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其次,幼儿教师定期家访,争取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效率。

(3)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充分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保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集)资助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儿童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在学前教育上,农村地区的儿童就落后于城市儿童,那么在接下来的教育过程中,差距会愈来愈大,愈难以弥补。因此,对于民族地区的农村儿童学前教育不可忽视,这是消除农村和城市教育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和发展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为他们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全民素质最为基本的一步。而民族地区在学前教育方面存在先天劣势,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改善。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经费师资学前教育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远东运动会募捐机制探析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