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农村地区的致贫原因与扶助对策

2018-05-14罗金仙丁福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贫困扶贫贵州

罗金仙 丁福兴

[摘要]贵州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扶贫难度最大的省份,仍是国家扶贫工作的攻坚区。尤其在贵州的农村地区,闭塞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守旧的传统观念等因素导致了扶贫难度较大。为了实现十九大报告中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贵州省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贵州;农村;贫困;扶贫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贵州省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有所下降,但精准扶贫工作任务仍旧十分艰巨。本文拟对贵州省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与特点进行总结,对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主要致贫原因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扶贫对策,以期对实现贵州省农村地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所助益。

1 贵州省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与特点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仍有贫困人口将近300万,覆盖了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度贫困乡(镇)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概括而言,贵州省农村地区的贫困现象表现出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1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相对贫困日益严重

近年来,贵州省扶贫工作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23万下降到了2017年的280万,减少了670万;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6.8减少到了2017年的7.7。但这些尚未脱贫的困难户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拥有量明显不足,以致全省贫富分化还在加剧,形成了经济收入方面的“马太效应”,相对贫困现象表现得相当突出。

1.2 贫困户主要从事传统的第一产业

因受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的影响,大多贫困户仍过着“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仍停留在以粮为主的种植业自给型小农经济结构中,以简单农产品的出售来获得收入来源。2010年,贵州省农业就业占社会总就业的比重达70%,人均农业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0%。根据库兹涅茨法则,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应当是不断下降的。贵州省的这一就业结构显然是与经济发展规律格格不入的。

1.3 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过低

贵州省农村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4年,远远低于全国贫困农户和全国农户的水平;文盲或半文盲所占的比例为12.3%,小学程度比例为35%,初中程度为42.5%,高中及以上比重仅为9%。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都只有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导致他们所掌握的劳动技能往往比较单一,往往从事传统的种植业。由于产品附加值低且生产周期长,故而不易脱贫致富。

2 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主要致贫原因

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主要致贫原因与以下几方面密切相关:

2.1 严酷的地理环境

贵州省境内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崎岖复杂,平均海拔在1100m左右。全省面积17.66万km2,其中90%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几乎没有平原分布,宜耕地面积仅占21%左右。全省80%以上的乡村都聚居在喀斯特发育区,全省现有的3000多个自然村寨中,有2500个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形与地貌导致其耕地面积小且耕地质量差。此外,受大气环流及地形影响,贵州气候极不稳定,灾害性天气多,干旱、秋风、冰雹、凌冻尤为突出。闭塞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贵州省“三农”发展的先天性不足,极大地迟滞了农民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2.2 薄弱的基础设施

在农村生产及生活基础设施上,崎岖不平的地势导致农村地区交通极为不便,并呈现出一种封闭式的状态——丰富的资源无法输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无法引进。与外界信息交流的缺乏,妨碍了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进度。

在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上,一方面,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硬件设施配置仍十分落后。很多学校的教室并未放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桌椅板凳质量较低,电灯、窗帘等物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财政经费供给的不足又大大降低了对许多优质教师的吸引力度,让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贵州省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较简陋、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使得很多农民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贫困的几率大幅上升。

2.3 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

贵州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表现在结构性缺陷和质、量不协调上。从结构上看,三次产业的占比严重失调,种类单一的农产品原料没有得到深加工,无法形成高附加值效应,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发展方式上看,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仍然以量的增长为主,而对质的提升重视不够。粗放的经营方式往往以过度牧、垦为手段,最终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必将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这种无意识的破坏行为相对于长远发展、彻底脱贫的战略目标来说,无異于南辕北辙。

2.4 守旧的传统观念

目前,贵州农村地区的许多农民心中仍存在着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农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思想狭隘。例如,许多农民家庭认为与其增添一笔开销让孩子读书,不如让其外出打工挣钱。认为读书只要会识字就行了,多读无益。从而导致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技术力量薄弱,对新技术的运用存在困难,极大的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让贫困在代际之间不断转移。又如,在很多农村地区“重男轻女”观念仍存在,受传统的“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等思想观念影响,不断出现“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进而加剧了贫困。

3 贵州省农村地区的扶贫对策

扶贫脱困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于齐抓共管的多元、长效机制的形成。就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尤其重要:

3.1 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大科技对交通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贵州省的交通发展。在“村村通”工程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可逐步加强高速公路网建设,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物流更加便捷。其次,要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政府要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乡村年轻教师队伍。再次,针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完善“新农合”制度,努力加大基层医疗投入,切实保障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权益。还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防止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结合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如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海拔山地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发展立体农业等。将过去粗放、掠夺式的耕作模式转变为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精准高效农业。第二,充分利用自然区位优势来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如山地、丘陵地区可种植茶树、核桃及各种果树等;山间、缓坡、沟谷可以种植辣椒、花生、甘蔗等。第三,打造地方品牌,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致力于发展“一村一品”极具特色的农村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

3.3 倡导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打破旧传统

一方面,政府扶贫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士入村入户进行全新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与宣传,使农民摈弃诸如“多读书不如早打工”之类的短视偏见与行为;另一方面,在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的情势下,要帮助农民树立重视人口质量的生育观。此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切实秉持“扶贫先扶志”的理念,力求彻底破除少数农民贫不思自变的依赖思想、懒惰思想,激发农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培育其自主脱贫、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做到让农村农民真正从思想上脱贫、引导广大群众依靠自主勤奋而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布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EB/OL].http://www.gz.xinhuanet.com/2017-08/30/c_1121567078.htm,2017-08-30.

[2] 央广网.貴州扶贫攻坚六年减少贫困人口670.8万人[EB/OL].http://news.cri.cn/2018-04-04/d2d03e3d-2f2e-cec6-d069-ac5346c4751e.html,2018-04-04.

[3] 朱满德,王秀峰.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生态经济论,2012:166-176.

[4] 郎贵飞,夏莹.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可行能力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2(27):251-252.

[5] 寇鸿惠.对贵州省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4(02):69-72.

[6] 王晓东,李珊.贵州省农村的贫困问题及其反贫困策略[J].新疆农垦经济,2012(06):18-21.

[7] 人民网.强化脱贫光荣的正向激励[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1221/c117092-29720238.html,2017-12-21.

猜你喜欢

贫困扶贫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