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向“两新”党组织延伸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李真真李威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两新组织党建

李真真 李威

摘 要:“两新”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市市中区“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向“两新”党组织延伸,必须坚持组织建设先行,坚持同步建立监督机构,坚持建设和完善工作制度,坚持典型引路带动整体。

关键词:“两新”组织;党建;从严治党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1.007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1-0036-04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建的鲜明主题。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其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1]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当前“两新”组织既是管党治党的薄弱领域,更是重点领域。在“两新”组织领域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不仅关系着“两新”组织的科学发展,而且也关系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本好转。

一、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随之发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变化,涌现出一批新的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正式将二者统称为“两新”组织。“两新”组织分布广、种类多、总量大、发展迅速,在活跃市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劳动力就业、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化,意味着党建工作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首要的因素是所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利益关系不断调整,使党建工作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环境更为多样。 其次,社会阶层更加多样,意味着党建的工作范围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两大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一个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基层党建工作主要以居民区党建为主,社会阶层的多样化使基层党建工作的范围和对象都更加多元化。再次,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意味着党建工作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多发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给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系列重大部署表明党在新形势下对基层党建尤其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并将其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突破口。

二、济南市市中区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上的实践探索

“基层党建的历史现实告诉我们,党必须切实协调好领导社会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党对于基层社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便无从谈起”[2]。济南市市中区作为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近年来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两新”组织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自2011年开始,市中区对辖区“两新”组织开展旨在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扩覆盖”工作。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市中区以街道为单位,对各街道辖区内的“两新”组织逐一筛查,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建立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建立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并指派党建指导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2011年初,市中区依托区工商联、区民政局分别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直属区委。2016年1月,市中区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十条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十条意见》,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出了要求。2017年9月,市中区委按照市委要求,撤销依托区民政局设立的社会组织党工委和依托区工商联成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依托区委组织部设立“区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直管党员400余人。

经过几年努力,济南市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探索路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地处该区北部核心区的泺源街道,始终坚持创新思维,牢牢把握党建主线,服务企业,服务党员,较好实现了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走在了全区甚至全市的前列。该街道于2012年初便结合自身特点率先提出了“片区”管理的概念,以“社区党总支+‘两新党组织”的模式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济南市现在推行的“社区兜底”异曲同工。2013年,该街道根据楼宇经济特点,提出“建组织、扩覆盖、抓规范、强功能”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了银座晶都楼宇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小微企业,积极探索“经济服务﹢组织建设”的“双核”服务模式,用主动服务和制度建设的手段,规范楼宇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楼宇经济”与“楼宇党建”的共振双赢;建立了金龙大厦楼宇党员服务中心,通过“三区”设置、七项服务,完善共驻共建、共有共享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党组织辐射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党员精神境界,统领党员思想发展,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在区域化党建全面铺开后,市中区抓好“结合”文章,使“两新”组织在组织建设上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有力地促进了“两新”组织党建整体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截至2017年8月,全区共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组织303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165个,联合建立党组织138个,覆盖非公有制经济企业1 708家;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130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108个,联合建立党组织22个,覆盖社会组织241家。泺源街道绿地中心“701”楼宇党建服务中心,魏家庄街道破题商圈党建四维模式等一批特色亮点品牌先后涌现。以市中区泺源街道为例,该街道党工委目前有直管党员1 572名,其中“两新”组织党员413名,占该街道直管党员总数的近1/3;设有单独组建的“两新”组织党委2个,分别为山东省人才在线党委和山东省药材有限公司党委,单独组建的“两新”组织党支部11个。在“济南第一高”绿地普利中心701室建有楼宇党建服务中心,并成立了楼宇综合党委,初步建成了“金色纽带”“泺+”“701”三大服务品牌,建立了楼宇党务、政务、社务、商务四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体系,推出“两新组织百优服务、十大党建联盟服务、志愿服务、新型党课进楼宇”等特色服务,探索出“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抓、工作共促”的党建工作新局面。作为市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标杆之一,该街道先后多次迎接国家、省、市、区各级检查及有关省市的交流学习。

三、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两新”组织中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基础在“建”,关键在“管”。尽管近几年“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 “扩覆盖”上成绩显著,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尤其在落实从严治党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内监督存在空白

随着“两新”组织党组织的不断建立,需要管理的“两新”组织中的党员越来越多,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更高要求,“两新”党组织中谁来履行监督责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某城区新近成立的区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设书记1名,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设副书记4名,其中专职副书记1名,其他3名副书记由区工商联、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党员负责同志兼任,设委员数名,由区直有关部门党员负责同志兼任,既没有设立纪检组织,也没有配备纪检监察干部,而区纪委也没针对该党工委派驻或派出纪检监察机构。

(二)規范化建设水平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防性制度建设缺失。缺少在“两新”组织内部协助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性制度,特别是对“两新”组织内部的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需要政策性指导。二是工作制度不完善。在没有建立纪检组织、设立纪检委员的“两新”党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除了上级的安排部署、监督检查以外,自身在工作制度的执行和完善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如建立工会,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两新”组织实行“一言堂”,这与“两新”组织业主思想不重视、有顾虑不无关系。三是多方协同监督尚未形成。“两新”组织由于其特殊性,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工商联、市场监管、税务、民政、街道等部门,各自为战,各管一摊,纪委和检察院则主要针对违纪违法的处理,各方尚未形成协同监管的局面,未形成工作合力。

(三)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就像当初“两新”组织党建“扩覆盖”一样,部分“两新”组织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党的建设,更不愿意设立监督机构,担心在单位内部抓廉政、抓监督影响经济发展、增加运营负担。有的业主认为,商业贿赂是“行业规范”“游戏规则”,在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的情况下,这是获取商业机会的必然途径。还有部分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认为,“两新”组织成分复杂,党员人数普遍较少且党员流动性大,不利于党建工作的稳定性,对开展监督工作、抓好全面从严治党的积极性不高。

四、进一步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向“两新”党组织延伸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以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对做好“两新”组织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从具体实际出发,探索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在巩固现有组织的情况下稳步提高组建率,同步强化党内监督,做到有效推进,既不能套用一种模式,也不能片面追求覆盖面和进度,杜绝形式主义,讲究实际效果。

(一)坚持基层组织建设先行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扩覆盖”工作,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率;另一方面,要选好配强“两新”党组织的书记和委员,加强监督工作。同时,针对部分“两新”组织规模小、党员少、流动性大的特点,加强街道层级纪检监察机构的整体配置,配齐配强纪检力量,对规模过小、人员过少的“两新”党组织实行纪检监察工作直管,亦可以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尝试由社区综合党委专职副书记直管。

(二)坚持同步建立监督机构

根据《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建立健全纪检组织的指导意见(试行)》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尽快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案,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两新”组织监督机构建设,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试点先行,循序渐进。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由点到面、带动一批,不断扩大“两新”党组织中监督机构建设的覆盖面。二是分类组建,科学配置。对党委建制的“两新”组织,建议根据其党员人数确定是设立党的监督机构还是负责监督的委员,对党总支、党支部建制的“两新”组织设立专职负责监督的委员,对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可根据“扩覆盖”工作需要及其自身要求,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同时同步开展监督工作。三是不断完善,逐步深化。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以组织建设为契机逐步达到“五有”目标,即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工作台账、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

(三)坚持建设和完善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预防制度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两新”组织建立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对人、财、物以及采购、营销等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经营,防范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二是落实和完善监督制度。除加强党内监督的各项业务外,还应对落实并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党务、厂务、事务公开工作,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等方面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健全协同监督机制。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形成党委总揽,纪检监察牵头负责,组织、市场监管、工商联、民政、税务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两新”组织党员和职工积极参与的局面。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工作办法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指导,业务部门则在其业务管理中体现依法、诚信、廉洁经营的有关要求,加强行业监管工作,组织部门提供政治保障。

(四)坚持典型引路带动整体

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将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的“两新”组织树为典型,并大力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在评先树优、党员发展等环节将从严治党作为重要内容,请纪检监察、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参加评审,对发现有违法违纪问题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不力的单位,坚决一票否决,对已被评为先进的单位,一经发现问题及时摘牌。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效果真正消除一部分人的思想芥蒂,加快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 “两新”组织中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02).

[2]王海峰.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逻辑定位[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1).

责任编辑:朱 列

猜你喜欢

两新组织党建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