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及其当代意义

2018-05-14金家新秦蜀南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异化

金家新 秦蜀南

摘 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自我意识”到“类本质”再到“人的现实本质”的转变。随着马克思对社会物质生产的深入理解,在对黑格尔“深刻唯心史观”、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和吸收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现象,并最终得出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我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理念,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思想、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人的本质;马克思;异化;以人民为中心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1.003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1-0016-08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千百年来众多哲学家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多停留在自然领域或抽象的意识领域。但正如马克思的思想并非凭空诞生一样,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在吸收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深入了解社会实践过程才最终走向了成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建设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于理解“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人民为中心”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经由黑格尔“深刻唯心史观”的发展:马克思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黑格尔哲学的再阐释

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思想在哲学领域的统治地位达到了极点,其中的青年黑格尔派运用黑格尔哲学对专制统治和宗教进行批判,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渴望。身处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也积极参与哲学的学习和研究,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活跃分子,成为了一名革命民主主义者。但与其他青年黑格尔派学者不同,马克思并非完全接受和复述黑格尔的哲学观点,已经开始展现出其与传统黑格尔派观点的差异。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是“绝对精神”的异化形式,所以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精神,人类的历史也就是绝对精神的发展史。因此,黑格尔将人的本质看成抽象的精神的存在,在其理论体系中,绝对精神和理性占据着统治地位,现实的生活和历史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一大缺陷,但也给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一)撰写博士论文期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

受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在1841年3月撰写博士论文期间仍然是一名唯心主义者。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站在青年黑格尔学派的立场上,提出了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对宗教对人的压迫进行批判,并把人的自由作为自己的关注点。彼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已经开始注重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个体化,这与传统黑格尔派观点不同。在这一时期,他对于宗教和神灵的批判也不是出于唯物主义立场,而是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这种看法注定了其不能把人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用实践的观点去考察人的本质问题。但这一时期,马克思已开始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在研究人的本质中的作用。

在关于实现人的自由问题上,马克思重视伊壁鸠鲁认为只有原子偏斜运动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自由的观点,但并不赞成伊壁鸠鲁把自由理解为脱离现实世界的自我意识的心灵宁静的看法[1]前言。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自由,相反,他认为,要实现个人的自由,必须把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同时注重考察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只有这样,人的自由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

(二)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的困惑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面临着无数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这些繁杂而尖锐的问题与马克思此前观念的激烈碰撞,促使他进一步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同时也引起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思考和怀疑。

1.捍卫新闻自由的斗争。在对待新闻出版自由的问题上,马克思与黑格尔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黑格尔不反对报刊的公开自由的发表,但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有警察法规和制度对它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宪法合理、政府巩固和等级会议的公开使得它不足为患[1]200。而马克思则把议会、法律以及政府看作批判对象,强调新闻出版自由是人民的权利。在捍卫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中,马克思强烈反对普鲁士政府的文化专制,公开批判书报检查制度违反了人性,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由。在莱茵省议会激烈的辩论中,马克思发现其背后是不同社会等级利益的对立。在诸侯等级、骑士等级、城市等级以及农民代表的争论中,马克思坚持站在农民代表的立场上:“人类精神应当根据它固有的规律自由地发展,应当有权将自己取得的成就告诉别人,否则,清新的河流也会变成一潭恶臭的死水。”[1]332马克思已经看到了阶级的差异决定了人们观点的不同,同时为底层穷苦人民利益发声也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阶级立场,即无产阶级的立场。在新闻出版自由斗争的背后,是当时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交锋,代表着社会进步力量的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以实现自己的发展,而封建势力选择捍卫代表自己利益的旧制度,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马克思为维护新闻出版自由做的斗争,是其对“人的本性”的捍卫,也是对专制统治的反抗。

2.反对林木盗窃法的斗争。在反对林木盗窃法的斗争中,马克思对莱茵省议会对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随着工业革命席卷德国,德国国内的贫富差距拉大,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大量走投无路的底层贫农选择到森林里捡拾枯枝来维持生活。普鲁士政府加大了对盗窃树木行为的处罰,但是此类行为有增无减,甚至有很多人为了领取一份监狱口粮而故意犯罪。随后政府出台更严厉的规定:未经林木占有者的许可,不得捡拾枯枝,否则以盗窃论处。莱茵省议会推动了相关法案的实施,引发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愤怒和不满。

在思考和研究这一事件的过程中,马克思的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黑格尔哲学中,国家本应代表着公平公正,但现在却代表着一个阶级的利益对其他阶级进行打击;法律应当是独立的、超越阶级和利益的,但现在却成为了当局对底层人民进行控制和打压的武器。马克思开始认识到决定人们行为的并非黑格尔哲学推崇的理性,而是客观的物质利益。理性和法律在现实的物质利益面前都显得无力。马克思逐渐意识到黑格尔历史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将理性作为历史观的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很可能是不一致的,如果是这样,它就违背了黑格尔自己提出来的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论原则,因此,以往的历史观必须重新审视。”[2]

概而言之,马克思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和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运用黑格尔哲学对宗教和政府的专制统治进行批判,但黑格尔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利益斗爭的矛盾带给他的烦恼迟迟无法解决。在这一时期,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已经具有唯物主义的萌芽,这为其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打下了基础。

二、人类社会历史起点的再探讨:马克思世界观的根本性转变

正当马克思因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与哲学观念发生冲突而陷入世界观危机时,费尔巴哈哲学为马克思的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

费尔巴哈从宗教领域入手,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系列文章中指出,人是现实的感性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依赖自然界而存在,宗教是人们为了克服自己对于自然界的恐惧而创立的。费尔巴哈认为,上帝是由人创造的而非上帝创造了人,而现在人们自己的创造物却成为了无法抗拒的力量来对自己进行统治和压迫,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针对这一问题,费尔巴哈提出必须要推倒神的统治,恢复人的权威。这一观点对正在试图走出困境的马克思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费尔哈巴哲学成为了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的有力工具。

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其理论缺陷。其一,费尔巴哈在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将黑格尔视为原则的辩证法一同抛弃,因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依然是形而上学的,不可避免地具有感性的经验主义色彩;其二,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提出的“人创造宗教,并非宗教创造了人”的观点值得肯定,但他只是对宗教本身进行批判,对于隐藏在其背后的宗教的产生原因,费尔巴哈并没有看到;其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中所说的“人”仍然是抽象的人,随着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其观念也必然与费尔巴哈哲学产生冲突。

此时,马克思开始重新审视和批判黑格尔。在国家与法、市民社会、家庭的关系问题上,黑格尔认为在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中,国家决定着市民社会和家庭,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存在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即社会的物质关系和财产关系从属于国家。而国家是超阶级的,代表所有人利益的理性国家。但马克思实际的工作与生活经历使他意识到,黑格尔的观点与现实生活存在重大矛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着重分析批判了黑格尔这一观点“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辩的思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3]250—251。对这一观点的新认识,说明马克思发现了社会的物质关系和财产关系才是国家的基础,即国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产物,而不是社会生活的前提。对黑格尔这一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的批判,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实现了从唯心主义立场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国家、法律等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产物,要追其根源,必须从现实的生活中入手。同时,这也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究指明了方向,即必须深入社会生活中,在单纯的理论和观念中是无法产生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的。不过在此有必要指出,这种观点虽然已经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色彩,但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还没有深入到物质生产关系领域。

三、马克思在对国家和法的批判中重新思考“物质生活”与“市民社会”: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与人的关系。黑格尔虽然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是“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4]99。黑格尔在抽象领域对劳动进行解读,而且没有看到劳动对人和社会的消极方面。费尔巴哈在说明人的本质时提出,人的本质是以“类”为对象的意识,而动物们是以个体为对象的意识。类意识的内容即“理性、意志、心”就是人的本质。这一观点说明费尔巴哈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共同性来考察人的本质,他并没有看到劳动和实践的重要地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生产劳动的实践角度出发,以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为依据,最终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其对资本主义的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异化”概念的思想渊源

1.黑格尔的异化思想。黑格尔首次在哲学层面上阐释“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是“主体创造出客体,客体反而成为了反对主体的力量”,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此,异化不仅是人类活动的普遍特征,更是绝对精神自身运动和发展的环节。此外,黑格尔所阐述的异化体现着显著的时代性,“绝对精神”为了发展自己必然会发生异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但作为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精神本身是自由的,由于受到人类主观认识的限制而被束缚,因此必须扬弃异化,从而使精神重获自由。黑格尔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理论并非静止和不变的,而是辩证的和发展的,“绝对精神”自我异化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经过人类的意识成为了自我意识,人类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逐渐认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和精神的本质,从而达到对“绝对精神”的认识。马克思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把异化的思想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在唯心主义所倡导的精神领域,马克思认为异化的主体是生活在现实的经济关系中的人,异化的扬弃也应该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2.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费尔巴哈用人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来揭示宗教的实质,其异化观是人本主义的。费尔巴哈指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对人的压迫,由于人性中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归因于上帝,所以,人们受制于自己的异化对象即上帝,同时上帝越富有,自己则越贫穷。因此,费尔巴哈提出,要把对神的崇拜变为对人的崇拜,恢复人的权威和价值。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在宗教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无疑是解放人们思想的进步理论,但是费尔巴哈提出战胜宗教异化需要建立起人们之间的爱来代替宗教,这无疑表明费尔巴哈对人的认识停留在感性的活动中。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人是类存在物”的基础上,把异化的分析放在经济关系中,使抽象的人过渡为现实的人。

(二)异化劳动理论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进行考察。在传统观点看来,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就应该更多,生活也应该得到改善,但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阶级对抗的增强以及底层劳动者陷入贫困直到饿死的事实,都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运行规律与人们传统的认知不同。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的研究,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下,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尝试用这一理论去理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手段。从积极方面来看,通过劳动,人们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由此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从消极方面来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们在劳动过程中遭受剥削和压迫,劳动成为一种不得已和被迫的行为,是一种“异己”的劳动,即异化劳动[5]。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其享有的回报就越丰富,物质和精神上也都会得到满足。然而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47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劳动的物化,与人的劳动应该是一致的,但资本主义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无论工人们生产出的产品多么的优质和完美都无法改变其逐渐下降的社会地位,工人们越是努力地生产更多的产品,就越是失去生产资料,即自己创造的产品增强了奴役自己的力量。劳动产品成为了与劳动者相对立的力量,使得劳动者们愈发陷入贫困而无法维持生活的境地。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4]49

2.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化。既然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而劳动产品只是整个劳动过程的总结和产物,那么,劳动行为本身也是与劳动者异化的。劳动本应是劳动者通过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积极主动地改造世界以实现自己物质和精神的满足的行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们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以得到精神和物质的满足,反而是肉体承受痛苦,精神受到摧残。只有在劳动过程之外,他们才能感受到自由和舒畅。劳动不是自愿的主动的行为,只是资本家们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而强迫劳动者们进行的行為。因此,对劳动者们来说,这种劳动不是属于劳动者的,而是属于别人的,在劳动活动中,劳动者们的付出无法得到肯定,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丧失自己。马克思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相异化总结为“物的异化”,“物的异化”对人的本质必然会产生影响,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

3.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从马克思借用“类”“类本质”等名词来看,马克思此时仍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在受其影响的同时,马克思也给予这些概念新的涵义。在马克思看来,与动物们相比,自由而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动物们的活动是出于本能的、机械而片面的重复性活动,而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所需的工具对自然进行改造;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可以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所以,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劳动过程中,人才得以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劳动及劳动产品异化,人的“类生活”被扭曲为仅仅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的类本质被异化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化的存在[6]。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而仅仅是劳动者为了满足生存的最低需要而被迫进行的手段,劳动者们不能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生产资料,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反而逐渐陷入无法生存的困境中。因此,异化劳动使得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4.人与人相异化。由于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以及人的类本质相异化,这直接导致了人与人相异化。工人的劳动产品对工人来说是异己的,那么其劳动产品应该属于谁?劳动过程是被迫的,那么谁又从工人这种异己的劳动过程中受益呢?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与劳动者相对立的人即资本家。所以,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以及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必须在劳动者和资本家的现实的生产活动才能得以体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们利用掌握的生产资料,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产品,也使工人们与人的本质相异化。这必然会导致工人们对资本家这种残酷的剥削行为进行反抗。

《手稿》的核心概念是劳动,马克思虽然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但是对其把劳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这一点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费尔巴哈将人的类本质归结为理性、意志和心,他所指的“类”是指多数人所具有的共同点,并没有看到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此时沿用了费尔巴哈“类本质”的概念,但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劳动活动出发,将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手稿》指出:“在劳动被异化为劳动者的对立物之前,人的本质处于‘自然主义的状态,在劳动异化后,人的本质也随之异化,而由于‘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4]77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恢复到“自然主义”的状态。这一观点说明,此时马克思仍然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观点的影响,但其在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上已经开始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他看来,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并非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综合考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想历程,其从博士论文时期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即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到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再到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发现和阐释,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实践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帮助是巨大的,而当其进一步地探究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变化时,也为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全面超越奠定了基础。

四、转变中的集中批判: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正式形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

(一)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原为自然界和人之意义探讨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辩证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将世界的本原定义为“绝对精神”,他运用辩证法提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绝对精神的异化,人类在绝对精神的异化形式即“自我意识”的指导下,逐渐认识世界,最终达到对世界本原即“绝对精神”的认识。

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时,并非将其看成是孤立的产物,而把黑格尔哲学放在整个近代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系中加以研究,在费尔巴哈看来,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自“康德和费希特以来的德国思辨哲学的精神的结果”[7]83。因此,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就成了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哲学的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指出,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是因为其“把细看起来极度可疑的东西当作真的,把第二性的东西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对真正第一性的东西或者不予理会,或者当作从属的东西抛在一边;他把个别的、相对地合理的东西证明成自在自为地合理的东西”[7]77。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指出世界的本原并非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只是以精神、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上帝。世界的本原是现实的自然界和人,这说明其已经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这一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同时也宣告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终结”;其次,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基本内核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帮助马克思从客观唯心主義走向了唯物主义。因此,尽管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仍陷入唯心主义,不能从社会实践中去全面理解人,但其唯物主义思想哲学的重要意义仍然值得肯定。

(二)马克思在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中实现对费尔巴哈的扬弃

马克思在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深受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但随着马克思对社会生活领域了解的深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陷开始显露,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8]133。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都是直观地去看待存在和意识,实践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这使得他们即使在自然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社会领域中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是不完全的唯物主义。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135。这说明,马克思是立足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看待人的本质,而社会关系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研究人的本质也必须从实践的角度入手。马克思强调“现实性”,可以看出他所说的“人”并非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现实的人。同时,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人的本质并非一成不变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可见,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发展而改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个角度与以往将人的本质直接定义为“绝对精神”“理性”“意志”相比,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首先,马克思强调,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生产能满足吃喝住穿需求的资料。为满足自己生活需求而进行的活动构成了历史的开端。由此他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本质得以实现的前提。其次,马克思说“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8]147。人的“意识、宗教”等是人特有而动物没有的,而人类的这些特性是在实践着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由此可见,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马克思指出,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中、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8]153。此外,马克思指出,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上一代人创造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其社会实践活动又影响、制约着下一代人的生活条件。这说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物质关系对人的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关系由人创造,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下,人的本质不断发生着变化。正因为如此,所谓“抽象的人”是不存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为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即对人的本质的考察要从社会关系方面入手,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超越了以往唯心主义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抽象的意识里的探索。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使得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为此后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马克思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会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无疑将激励全体无产阶级成员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目标而展开不懈的努力。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将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推动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11并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实现我国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理论意义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对前人思想的扬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对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借鉴后,经由实践的深入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突破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人的本质这一问题上的理论认识,为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根本价值目标。因此,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的了解的深度直接关系到其理论走向。由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深入到了社会历史领域,发现了社会关系在人的本质中的决定作用,对人的本质有了科学的认识,从而为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入手,消灭私有制,使劳动成为人们自觉的需要,以此实现人们物质和精神的自由。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人的本质学说是众多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其他学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都可以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人的本质从特定角度进行解读。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对正确理解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对于认清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有指导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习近平“把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论断提供了依据和时代注解。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当然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根本力量[10]。这正是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深入学习和研究后,将其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之后的论断,也是指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的重要理论武器。

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针对目前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大的现状,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现实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愿望,及时掌握社会动态,缓解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要理顺各类社会关系,协调各方面利益冲突,杜绝懒政行为,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对不同矛盾采取恰当的解决措施,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落后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理解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1。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更好地开展工作,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我们提供思想指导,即必须认识到任何政策的制定、推进和落实,都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条件去实现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哲学基础与理论范式。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58。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各国在开展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哲学基础与理论范式,即各国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在综合考量本国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之后,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把握社会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活动,为本国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条件,同时为人类发展的持续繁荣作出贡献。正如我国目前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在實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帮助,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的欢迎,这无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也为各国开展对外交往活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魏小谭.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陶庭马.论马克思异化观的转变——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求实,2011(8).

[7]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刘旭友.习近平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新发展

——兼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J].改革与战略,2015(12).

责任编辑:顾榕昌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