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引导和推动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2018-05-14孙顿

丝路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实践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

孙顿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和推动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坚持的科学态度和指导思想。也是“高举师范教育大旗”学子的责任和担当。本文将结合所学专业,从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原则及如何运用、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个方面,对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引导和推动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做一探讨。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理论,把握正确行动航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国大众文化;艺术实践;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更好地指导实践。

做为一名在读研究生,如何用用马克思主义艺术思维去看待中国大众文化、审视中国大众文化、鉴赏中国大众文化和创作中国大众文化,是我们西北师大莘莘学子高举师范教育大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对此,本文将结合所学专业、所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原则及如何运用,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四个方面,对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引导和推动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做一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及如何运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它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风格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二是主体性原则。该原则强调从主体的角度观察社会,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三是系统性原则。该原则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四是具体性原则。该原则表现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五是发展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最后,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指导实践。一是绝不能脱离我国基本国情。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论原则。二是要扬长避短。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态度,坚持科学的方法,扬长避短制定政策,才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在学习中创新。学习的过程是破旧创新的过程,如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解为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地搞社会主义,那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是错误的、愚蠢的。四是坚持实践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观点。我们不但要坚持,而且要勇于实践,敢于改革,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

“大众文化”就是指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通常指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出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往往通过大众文化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

从实质上说,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伴随经济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一种市民文化和物质文化消费。它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的特点。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受港台校园歌曲,邓丽君歌曲,金庸武侠小说,日韩电视连续剧,美国战争大片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迅速发展。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随着大众现代新媒体的发展而发展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他都客观存在,并且仍有一定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它的发展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起着增强或减弱的效果,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反向的作用力,可以说它们之间即存在着良性互动,又存在着消极影响。

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消费出现一种惟利是图、毫无节制现象。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庸俗化、商业化、娱乐化,引发了文化价值的潜在危机。大众逐渐丧失了文化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不再关心崇高的理想价值,从而沉沦于自身感观欲望的满足。这是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既不相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首先,就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文化商品化,大众文化社会引导功能偏离,对内在的人文價值和精神特性的忽视和消解导致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低俗化、平面化、平庸化的倾向。对大众文化娱乐性、世俗性的过度张扬,降低了大众文化作品的艺术品味,放弃了文化对艺术“灵韵”的维护。

其次,就是一味追求新奇,大众文化的标准变成纯粹的逗乐、庸俗的调侃和感官的刺激,造成大众文化发展的生态失衡。比如一度盛行的穿越剧,引发许多人的遐想,梦想一夜变成格格,享受荣华富贵,看不清这世界;再如暴走族致使城市交通受阻。诸如此类,严重误导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严重破坏了大众文化健康向上发展的生态土壤。

最后,大众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失去人文意义与社会价值,使社会消费群体落人人文精神失落的陷阱。受西方文化的侵入,我们忘记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众多节日,而追求平安圣诞疯狂和美酒加咖啡的夜生活;大众的偶像不是陈景润、陆文婷、乔光扑之类生产偶像,而是清一色的明星。这种价值观念的扭曲,与现实社会发展的背离,文化航标的错位,既暴露出大众文化市场管理的缺位,也说明我们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剔除其病毒,取弃其糟粕。

猜你喜欢

艺术实践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的设置及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效能监察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探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思考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阳光管理 规范行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