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探究为主的实践教学设计思考

2018-05-14金能龙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实践教学

摘 要: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一直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道尺使用”为例,探讨了利用探究学习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展开分析,提出了实践教学的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探究学习;实践教学;轨道实训

作者简介:金能龙,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6-0093-02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实践教学通过在真实情境中教授实践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实践性问题驱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1]。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活力,是实践教学课堂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只有在实践教学中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导学、答疑、练习、评价等环节时间和方式,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学习的特点

李亦菲等学者将探究学习定义为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2]。探究学习就是设置实际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通过所学知识或者参考相关信息,提取有效内容,将知识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相关能力的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尽管研究比较多,但如何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探究,一直是困扰实施的难题。探究学习的方法主要是将外部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合理引导,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研究表明,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自我激励等因素[3]。实践教学由于外在主要受到实践教学条件、实践过程的设备数量、安全因素、学生数量等因素影响,内在主要受到教师的水平、学生素养、课程规划等因素影响,只有充分利用外在和内在实训条件,考虑实训条件和学生现状,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每一个教学实践环节,才能有效进行探究学习。

二、“道尺使用”实践教学设计

“道尺使用”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中的一个教学环节,为实践2课时,在学习完“轨道几何尺寸”理论课后,进行实践教学。在每次课程开始前,要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4同学,每个小组设置1名组长,每个小组都要有团队专属名称,比如取名为“宇宙无敌战队”,有了专属名称就可以使小组成员获得更多认同感,从而激发小组的荣誉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学习在个人学习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知识分享理论、人际沟通理论均指出,在学校教育中倡导团队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4]。

在理论教学完成后,下发实践教学任务书给每个小组,任务书将任务、工具准备、记录表格等进行说明。在“道尺使用”教学环节中,使用“先做后学”的理念,将90分钟课堂划分成12个教学环节,如表1所示。

表1 “道尺使用”教学环节表

[序号 教学环节 时间 内 容 1 学生自主研究轨距测量 10分钟 轨距测量方法的研究,读数研究 2 教师讲解道尺构造、轨距测量 5分钟 道尺主要结构、轨距读数方法讲解 3 学生自主研究水平测量 10分钟 水平管气泡研究、读数方法研究 4 教师讲解水平测量 5分钟 水平读数正确讲解 5 学生轨距、水平测量练习 10分钟 轨距、水平同步测量 6 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5分钟 主要注意事项和快捷使用讲解 7 学生轨距、水平表格记录 10分钟 正确使用练习,数据记录 8 教师讲解记录方法 5分钟 讲解数据记录正确方法 9 学生再次练习表格记录 10分钟 正确进行记录相关数据 10 小组数据检查 5分钟 对每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检查、评定 11 小组抽考 10分钟 对每个小组进行随机抽考,综合评定 12 教学总结 5分钟 ]

“道尺使用”教学环节设计和实践中,贯彻了“先做后学”的理念,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先使用工具测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实践、查找资料等方式,深入思考,解决实践问题,认识到自己遇到的困难,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教师根据学生自主练习的情况,有序地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与消化。

“道尺使用”分解了教学内容,将每次探究练习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这主要考虑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持续性,时间太长就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互动脱节,相关信息无法及时互动,学生积极性下降,出现怠工等消极现象。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时会发生激烈的讨论,也会出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争论,通过讨论,学生完全融入知识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国外研究普遍认为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意识、接受多元化观点,同时使得学习表现和学习体验都得到提高[5]。

三、对实践教学设计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相比较于课堂教学,更难以组织和管理,特别像“轨道施工与维护”实践教学,管理更加困难。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前构思合理的教学设计,尽量采用探究学习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我们在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中心命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依旧应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原则[6]。教师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主体,要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学生情况等多个内容,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利用激励手段,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一堂课的设计者、参与者、观察者、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合理引导学生,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

实践教学前要制作实训任务书,任务书应简单明了,不能有过多文字内容,说明要实施的内容、需求的工器具、实践的场地、主要的记录表格等信息即可,不要过多地描述一些与实训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实践教学设计还要体现团队协作、团队讨论、实践过程等内容。教师要随时注意实训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设计,一般每个环节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持续。在教学中要设置合理的激励手段,每个环节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先做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潜力。在实训过程中,要及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或者口头表扬奖励,对于一些不认真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处罚,激励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是否及时反馈,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行为及时做出判断与奖励,从而起到对群体和个体的激励效果。

“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考核评价制度采用的是小组连带责任制度,如果组员出现问题,小组组长负30%责任,组员负20%责任,本人负50%责任,从而形成小组内自我管控、相互督促、相互交流的机制,组员之间相互激励。实训结束后,每次都要进行点评,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按照相关实训原则进行加分和口头表扬,对于差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提出批评和扣分,但是要注意批评力度,不能一棍子打死;对于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加减分,及時反馈,从而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实训中更加积极地参与。

实践教学是锻炼能力的重要手段,只要合理利用实训条件,认真分析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教学,设置学习小组,从目标、过程、奖励三方面入手,以任务或者问题贯穿实践教学,合理设置实践环节时长,及时反馈奖励,形成自我学习、相互讨论、小组连带的有效学习和激励环境,就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周永平.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N].中国教育报,2017-05-02(11).

[2] 李亦菲,杨宝山.如何认识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学科教育,2002,(12):34-37.

[3] 王云海,武丹丹,李峰.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63-168.

[4] 严玲,陈雨薇,邓娇娇.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坊实践教学实施方式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6(5):94-103.

[5] 高超民,黄荣峰,滕政胜.课堂能像电子游戏一样吸引大学生吗?——基于电子游戏激励机制模型(TPR)的准实验研究[J].教育与人才,2016,(10):86-92.

[6] 刘旭,梁婷.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一种教师课程意识视角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6):52-55.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实践教学
新课标下探究学习“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