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育爱,促进生命健康成长

2018-05-10陈小杰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陈小杰

摘要: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致使当代儿童的聪明程度与日俱增。然而,在高速运转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令人堪忧的事实:儿童的心理健康不斷地经受着新的压力、考验和挑战。对此,笔者认为,教育者只有真诚地播种关爱之心,以爱育爱,才能收获学生真正的健康心理。只有儿童的身心皆坚强活跃,才能达到生命和谐,才是真正的健康无虞。学生的健康心理,需要用爱奠基。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2012年12月17日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了修订,体现出

国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新《纲要》提出了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强调危机干预体系的建设。

许多学者在调查研究中不止一次提出这样的现象: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有些规定无论教师怎样苦口婆心,一些学生却照常无动于衷。的确,一些现象令人担忧:学校里,学生心事重重且目光呆滞;放学后,孩子如飞出牢笼的小鸟般欢呼雀跃。教育中,有时教师讲得唾液横飞,个别学生却昏昏欲睡;说起道理教师侃侃而谈,个别学生却谈“理”厌烦。学校中讲不明白,家长怨言满载,学生厌学的情绪与日俱增。久而久之,个别学生很可能离经叛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多次反复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是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两份重要文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健康”一词,可见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关注已迫在眉睫。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呢?

二、概念阐述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获得完满状态。”《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在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是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对于健康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如下:第一,(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心理学大辞典的诠释更加具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健”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人”形,右“建”声,本义为“强有力”。古时候,许多诗词都留下了对“强有力”的诠释: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高秋马肥健,携矢射汉月(杜甫《留花门》);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康”的甲骨文写作“ ”,仿佛一个簸箕的形状。下面的四点代表谷糠,表示用簸箕把碾碎的谷皮和碎屑簸出来,这些簸出来的谷皮和碎屑就是“糟糠”。只有将糟糠簸出来了,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真正精细的粮食。粮食“干净”才能得其精华,心灵“宁静”才更彰显生命。饱满、坚挺而没有杂质的粮食是好粮食,儿童的健康教育又何尝不是呢?如果儿童身心内外宁静安适且坚强健美,怎么可能有“疾病”、“亚健康”和“虚弱”滋生存在的空间呢?因此,笔者认为,“健康”不仅仅是外显于身之强健有力,更应是内隐于心之活跃静美。身心皆健康,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和康谐。

三、意义价值

(一)奠基学生未来之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小学教师是所有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学和教育工作精神创造的缔造者”。对孩子精神的教育,是一项神圣且艰巨的事业。孩子心理的健康,并非能如检查身体那般可以通过仪器查出疾病的存在。然而,假如当孩子对教育者的苦口婆心无动于衷时,这便是孩子走向冷漠与麻木等心理疾病的一个黄色预警。许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毫无休止的深刻批评或任何大道理。适当地给孩子预留一个表达和反思的空间,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定不要轻视孩子,孩子的心灵是最柔软也是最固执的。也许,教师今日忽略掉的学生点滴“不舒服”和“不开心”,便可能酝酿成学生明日的冷漠和仇恨。因此,尝试在每一件细微小事中尊重和包容学生的心理感受,十分有利于学生终身心理健康的养成。

(二)增进家校师生情感

卡耐基曾总结道:“人都是情感的动物,你对他好他也一定反过来关心你。”人的关爱是互相的,人的理解是互相的,人的倾听也是互相的。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承受的都是教师喋喋不休的“自我情绪发泄”,那么孩子一定会将在学校的痛苦情感压抑或宣泄到其他事情上。久而久之,学校教育变成了孩子心灵的牢笼,教师变成了孩子心里的魔鬼。相信这时候,即便是再多的道理,孩子也是“不屑一顾”与“昏昏欲睡”。教师对学生心理感受和想法的关注,一定能在孩子年幼的心灵中留下烙印。许多时候,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和喜爱,将会直接影响着家长对教育者的印象和评价。在爱的传递中,也一定能够无形中和谐家校关系,促进师生、家长、学校四者之间的互信互爱。

(三)促进师生间的感情更和谐

亲其师,信其道。记得,一位名人曾说:“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老师。然而,在内心深处,永远有一群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古往今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敬畏者”。这其中,也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师生间的“距离”是教师“威信”的一个象征。这种威信,无形中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学生的“敬畏”,实质上是对教育者的“敬而远之”和“畏缩不前”。只有消除陌生感,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增进孩子对学校的归属感。有了归属感,班级自然具备了一定的凝聚力。

四、方法策略

那么,怎样消除孩子对教育的冷漠与麻木,簸出孩子心理不健康的“糟粕”,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呵护,主要依托于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点滴关爱。

(一)“爱”在细节中,静心观察

全国优秀班主任马静老师曾讲述这样一个案例:一向纪律严明且勤奋进取的班级,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变得涣散无比。出现这一现象后,马老师在课间无意中发现了学生们的“小秘密”。教師的敏感,使马老师意识到学生变化前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大秘密。她及时抓住契机,悄悄地“打入”到了学生的内部。经过一再的内查外调,马老师终于找到了开心农场这一“罪魁祸首”。

回忆起学生谈论开心农场时兴奋的心情,马老师立刻有了主意:将“开心鱼塘”落户班集体。第二天,得知这一消息的学生们兴奋不已,连忙和老师一起积极制定各种游戏规则。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集体的凝聚力不但丝毫未减反而更强了。

马老师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她的“先静后动”上。静是潜心观察思考,蓄势待发。动是抓住契机,一举将影响孩子健康的病症拿下。

(二)“爱”在倾听中,慧心发现

人所共识,儿童是具有鲜活生命的未成年人。国内外的教育研究普遍提出“用多元智能来教”和“为多元智能而教”的教学思想。其中,“为多元智能而教”便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从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例如,有的孩子空间想象和绘画能力强,教师就可以知人善任,请他担任文艺委一职,帮助班里组织板报设计等文艺活动。再如,有的孩子课堂爱说话但语言表达能力强,教师就可以趋利避害,请他尝试“小小主持人”的角色,并引导他将“不分场合乱说话”的坏习惯转向良性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充分说明了没有一无是处的儿童,只有未被发现的潜质儿童,每一个教育中的生命都值得去认真对待。因此,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细节中,教师不妨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每日找一两个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的“心事”和“秘密”,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和优势区。留心观察不同学生的特长。

(三)“爱”在规划中,细心筹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图1)表明: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生命需要,这七种需要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可以划分为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两大部分,其中“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属于缺失需要,“求知与理解”、“美”、“自我实现”属于成长需要,从最低级的生理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

若打算规划学生未来,首先需要读懂学生。许多时候,看到学生的现象后,教师很容易“经验使然”,缺乏倾听学生的“想法”。从教之初,班里一个香港籍的小女孩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地在前桌男孩的衣服上乱画。起初以为喜爱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乱画就可以。经过一番劝说教育,一段时间内果然卓有成效。可没多久,就接到前排男孩家长抱怨的电话,说孩子的衣服每天都被人画脏。后来经过交流才知道:孩子的爸爸长期在外出差,妈妈近期又因为工作忙住进了单位。每次想念爸爸妈妈时,孩子便忍不住在前桌同学的衣服上乱画……了解事情原委后,我赶快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这以后,男孩的衣服很少被乱画。每次见面,女孩都会露出甜甜的笑容。

基于对以上需要层次理论和相关案例的阐述,分析如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的生命成长需要。日常班级管理中,低年级儿童的小肌肉组织不发达和脑部发育不健全的身体状况需要教师了解;中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征需要教师适度把握;高年级学生的“青春期萌动”需要教师小心翼翼地对待。笔者认为,若想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就必须未雨绸缪,拜读和学习有关儿童教育和心理知识的理论和经验,在精心规划中细心筹谋学生的未来。

(四)“爱”在灵动中,用心揣摩

昔日,多数教师都在迫不及待地考虑“教师能给孩子什么?”今日乃至未来,更需要教师考虑的恐怕是“孩子最需要什么?”其实,孩子的需要很单纯也很容易。今日的孩子,需要的更是教师与其心灵上的交流和默契:一个小小的微笑、冲她眨眨眼、弯下腰来倾听、一个羡慕和欢喜的眼神乃至一个简单的胜利手势。新时代的孩子,需要的已不是纯粹“保姆式”照顾,而是心意相通的知心朋友。教师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否则就会在无形中造成儿童健康成长养料的缺失。这些,都需要教师都用心揣摩。

(五)“爱”在评价中,精心准备

平时教育教学,教师需要制定一套细致严密的奖惩评价制度,不仅要常树立孩子信心夸奖他“很棒”,还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哪里“棒”了。否则,过多含糊不清和笼统概括的评价听多了,孩子定会产生“自我审美疲劳”。丰富多元的个性评价,亦是对学生潜在健康需要的一种关注。课堂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摘果子”、“奖励小卡卡片”、“佩戴小笑脸”等小游戏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和进取动机,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有时,教师不时地抛出小“诱饵”,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积极记忆的神经兴奋区,还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是一个悉心哺育而非一蹴而就的“育”人过程。“育”是母体孕育新生命的历程,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欢喜珍惜与小心翼翼。十月怀胎自是辛苦,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自然应该加倍小心翼翼。然而,怀胎需十月,树木需十年,树人却需百年,“教育”的健康需要教师用一辈子的心血去准备。教育,在外显的“教”更在内化的“育”。

用心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即是一个“育”的过程。培育孩子,不仅是方法策略,更是一颗真心。当教育者用发自内心的爱当种子时,那么学生的体内吸收的就是“爱”的养分,最后结出的就是爱的果实。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静心观察、慧心发现、细心筹谋、用心揣摩、精心准备和爱心帮扶。相信,如果所有儿童人人身体好,人人抱怨少,教育的和谐就成功一半了。以爱育爱,培育的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内在需求,播种下的是儿童生命健康成长的种子。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发展。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教师的身体力行中懂得真爱。更期待,每一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成为幸福满满的健康之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07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3]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译.《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04-0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

[5]林崇德等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崔增亮等主编.《字源识字教学手册》[Z].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1

[7]马静.幽兰香飘远 静动总相宜[N].现代教育报,2012-10-22(1)

[8]徐婷.多元智能统整小学识字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71

[9][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01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