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你走出焦虑

2018-05-10吴丽梅

关键词:焦虑

吴丽梅

摘要:焦虑是儿童情绪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且会带来一系列的行为问题,例如神经性呕吐。本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作者如何通过改变认知、系统脱敏等方式,结合创设良好生存环境帮助一名神经性呕吐儿童停止呕吐,走出焦虑,恢复正常快乐的生活。

关键词:神经性呕吐;焦虑;系统脱敏法

一、 背景描述

第一次知道小李的时候,我还是学校的心理老师,听他的班主任介绍他的情况:男孩、三年级、内向、爸爸妈妈工作很忙,疏于陪伴。他最大的问题是习惯性的呕吐,几乎每天吐十几二十次,没有触发事件,随时随地的吐。如果不让他回家,他就吐得更厉害。家人带着去医院检查过,没有器质性病变。老师目前出于对他的关心,只要他一吐,就让他回家休息。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缺少医院诊断,只能推测他是有某些压力或者情绪导致的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常由于不愉快的环境或心理紧张而发生,一般发生在进食完毕后,无明显恶心及其它不适,却突然出现喷射呕吐,但不影响食欲,吐后即可进食,有的患者边吃边吐。1

机缘巧合,我成为了他的班主任。通过观察,我发现,小李性格内向、敏感,平时表现得很安静,喜欢看书,在班里不太合群。他确实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有呕吐的行为。但是在吃饭、跑步的时候呕吐比较严重,其他有压力的情况,比如上台表演等情况也会有反应。最多的,他一天吐了8次。但是回到家,所有症状就消失了。

二、 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辅导班级同学,建立轻松宽容的班级环境

神经性呕吐多和焦虑、抑郁或者紧张相关,通常不是自己能控制的1。而焦虑症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原因,如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刺激—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持续紧张、心慌等,影响到后续行为。那么,小李的症状和周围的环境有关吗?通过观察,我发现每当小李呕吐的时候,班里同学都会一脸嫌弃,大呼小喝,在人前背后对他诸多议论。这给小李造成很大的压力,令他焦虑。其实,同学们的反应是最正常不过的,他们是善良的,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導。于是,我在他们前来报告时,淡淡地对他们说:“好的,我知道了。”在他们抱怨时,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谁都会有不舒服的时候,如果你们不舒服,吐了,你希望周围的人怎样呢?我觉得你们很棒,今天好几个同学和我汇报,我知道是想帮助他,那么我告诉你们,对他最大的帮助就是这个时候别看他,不要过分关注他,如果你愿意,你离他近可以轻轻抚摸他的背,这会让他觉得好受点。”不仅仅有思想观念态度上的要求,还有具体行为上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同学们改变了处理方法,面对小李尽量平和、视若无睹,变得更加友善,班级压力变小时,小李没有了外部环境的刺激,对他的转变非常的重要。

(二)共情表达,缓解学生焦虑情绪,培养积极认知

认知因素是引发焦虑的另一个原因。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焦虑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小李的焦虑和他对自己的消极暗示有非常重要的关联。于是,我先摸清小李对自己情况的认识。通过聊天,我了解到,小李在学校就会吐,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在家没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吐了,自己也很苦恼。看得出,他十分紧张在意自己的身体,对呕吐这件事非常重视,这也是引发焦虑的内在因素。再加上,他一吐就可以回家,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的“病情”很严重,这样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越在意就越紧张,躯体就做出相应反应。所以,我首先要帮助他淡化自己的“问题”,尝试使用共情入手,理解他的处境,调整他的认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让这一特殊事件正常化,缓解他的焦虑。我在每次他吐了之后,反复对他进行暗示:“没事没事,很正常,谁都有不舒服的时候。”“我也这样呢,确实难受,不过吐了就舒服了。”“我小时候吧,有一次也吐了……”同时,我又很关心他,冲他微笑,多和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氛围。其次,我采用了系统脱敏法的部分做法,即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承受能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状态。对于小李来说他对自己呕吐这件事是过于敏感了,呕吐不仅仅是他的表现更是引起他害怕焦虑的原因,每次他呕吐,他就回家,无形中强化了这种恐惧。针对这个情况,我逐渐减少批准他回家的要求,第一次请假,他回家了。第二次,在他吐到第3次时,批准回家。第三次,没回家。第四次,吐了2次,没回家。第二个礼拜,他平均每2天吐1次,但是都没有回家。逐渐,他谈论别的事情多了,谈论自己的身体少了。

(三)提高生活技巧,提供表现机会,树立孩子自信心

和小李的家长进行沟通后,我发现小李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他,照顾他的家人对他十分呵护,基本上不让他做事情,这导致了一个过度保护的氛围,使得小李自理能力较差,表现之一就是不会自己清理“呕吐物”,这也让别人厌烦他。于是我手把手教他:“先把所有垃圾集中,再统一清理走,最后再擦一遍桌子”,然后让他自己试着处理,最后帮他收尾。东西掉了一地,告诉他及时捡起来,衣服扣子扣错了,提醒他改过来。除此之外,我尽可能鼓励他,给他机会,树立他的自信。例如,学校颂诗会,他主动要求领诵。我和语文老师不断鼓励他,给他纠正语气表情。可是,就在中午彩排的时候,小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且又一次吐在台上。看着他不安地看着我,我尽量用最轻松的语气对他说:“没事,我知道你没问题的,可能有些紧张吧,你能行。”顶着压力,我坚持着始终没让他下台。最终,他顺利圆满完成任务。看着他踌躇满志的笑脸,我也轻呼一口气。这件事对他调整对自我的认识,缓解内心关于呕吐的焦虑,提升自我价值感有很大帮助。

(四)关爱陪伴,爱是最好的礼物

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十分缺少安全感。我和家长数次沟通,家长也答应尽量陪伴他。但是我知道这个也比较难解决,只好尽自己最大力量去鼓励他,安慰他,特事特办。比如有学生告状说他在背后骂我。我问他,他说:“您有的时候是八爪鱼,有的时候是40爪鱼,厉害的时候是40爪鱼,不厉害的时候是八爪鱼。”我和他说:“你很喜欢八爪鱼吗?你能用这种特别的称呼来称呼我,我很荣幸呢,我希望我八爪鱼的时候多。”当时,他的表情可爱极了。我需要让他知道,我是安全的,他可以在我面前表现自己不当的一面,

他过生日,我尽量抽时间去参加,并且送上他最爱的礼物;他竞选失败了,我抱抱他;他喜欢看书,我送书给他,和他谈谈书里的内容;他因为同学讥讽痛苦的时候,我一次次开导他,充当他的保护神……

经过不到一个学期,小李奇迹般不再呕吐,他和普通孩子一样每天快乐的上学、按时放学,越来越开朗,健谈。

三、 经验和反思

(一)创设班级友好环境十分重要

当代在生物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观点中指出,应该从人具有生物、心理、社会三种属性的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他们的遗传基因、各种理化因素及微生物作用有重要关系,而且与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情绪状态等社会、心理因素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2。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可以用接纳、理解、共情托举住来访者,用技术来帮助来访者,但是也困苦于走出咨询室,来访者特别是儿童仍然很难作出改变,因为我们无法创设一个接纳他们的外部环境。然而,当我走出心理咨询室,以一名班主任的身份进行干预辅导时,在短短的1个月内,小李恢复了灿烂的笑脸,他的躯体症状消失了。虽然不能否认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在这个案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认为能够成为班主任,能随时随地地观察小李的状态,予以及时的支持,有班主任的“权威”帮助小李创设一个安全有序、友好温暖的班级环境是成功的关键。

(二)接纳、理解、共情理念是儿童改变的基础

小李的躯体化反应和他的性格、周围环境的压力,自己潜意识的焦虑,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有些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原生家庭、安全感等问题在本案例中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或许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欣慰的是,这段路我陪他一起走过来了。而我能坚定陪着他走过焦虑,很重要的就是接纳他本来的样子,承认他不舒服,理解他行为背后一定有情绪,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当老师、家长是淡定又关切的,就会给惶恐不安的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无论是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还是鼓励小李自立自强,都需要这种积极的、稳定的心态。这个过程中,老师们或许需要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是有一点是所有老师都可以具备的,那就是“爱”“理解”和“接纳”。

参考文献

[1]何伋,陆英智,成义仁等 主编.神经精神病学辞典.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第338页.

[2]车文博 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340-341页.

猜你喜欢

焦虑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别格·托马斯的焦虑性人格探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