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5-2014年新疆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动态分析

2018-05-10苗瑞菁刘士儒

关键词:哈萨克族年龄段体重

苗瑞菁,刘士儒

(1.新疆师范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大学 体育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益,是国家发展、民族兴盛的基础[1]。而身体形态是衡量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人的身体形态除了与种族、遗传、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还与人的后天营养状况有很大关系[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等方面部署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实施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监测是在全面落实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选取198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测试中新疆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的身高、体重的数据,为了更好的表现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文章将测试数据分成前十年(1985-1995)和后十年(1995-2005),近十年分成前五年(2005-2010)和后五年(2010-2014),对近30年来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纵向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文章选取1985-2014年新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中7-18岁哈萨克族中小学学生(小学-高中阶段)体质测量数据并整理、分析了近30年新疆学生体质调研相关数据。样本量如表1所示,1985年测试共计测试样本量2280人,1995年2384人,2005年2842人,2010年2911人,2014年2902人,共计13319人。

表1 新疆哈萨克族7-18岁中小学生主要年份样本量一览表(单位:人)

1.2 研究方法

相关数据的测算是采用统一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进行实施。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和近年来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论文,运用SPSS22.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1985-2014年新疆哈萨克族男生身高指标变化规律

1985-2014年,哈萨克族男生身高在7-18岁各年龄段,呈现增长趋势,增长幅度在5.7-11.64cm,30年平均增长了8.25cm,其中14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大,平均增长了11.64cm;18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小,平均增长了5.7cm。

如表2所示,前十年哈萨克族中小学男生在9岁、10岁、11岁、16岁年龄段身高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后十年中除了15岁年龄段以外,身高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所得P值均小于0.01;近十年中前五年在9、10、15四个年龄段的身高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而13岁阶段的身高减少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后5年在13、14、15、16、17这5个年龄段中身高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由此可见,1985-2014年哈萨克族男生各年龄段身高增长呈现出前十年(1985-1995年)交叉增长,后二十年(1995-2014年)普遍增长的特征,其中在近十年中,前五年和后五年各年龄段也表现为交叉增长。

表2 新疆7-18岁哈萨克族男生1985-2014年身高变化情况(单位:cm)

2.2 1985-2014年新疆哈萨克族女生身高指标变化规律

哈萨克族女生身高在1985-2014年,7-18岁各年龄段均呈现增长趋势,增长幅度在2.21-10.72cm,30年平均增长了6.66cm,其中10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大,18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小。

如表3所示,前十年除了18岁年龄段外,其余年龄段的身高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后十年除了15岁年龄段外,其余年龄段的身高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所得P值均小于0.01;近十年中前五年在9、10、13、15岁段,后五年在12-14岁,16-17岁年龄段的身高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与哈萨克族男生相似,哈萨克族女生增长幅度最大的在1995-2005年,呈现类似的增长特征,且各年份数据均说明在7-13岁年龄段属于女生身高发育快速时期,而之后趋于平稳。

表3 新疆7-18岁哈萨克族女生1985-2014年身高变化情况(单位:cm)

2.3 1985-2014年新疆哈萨克族男生体重指标变化规律

1985-2014年,哈萨克族男生体重指标在7-18岁各年龄段,呈现增长趋势,增长幅度在4.61kg-11.42kg,30年平均增长了8.36kg,其中12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大,7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小。

如表4所示,前十年中10、11岁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后十年所有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中7-16岁年龄段p值<0.01;前5年9和13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后五年除了7岁和15岁年龄段以外,其余各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中8岁、12-14岁、16岁年龄段的p值<0.01。由此可见1984-2014年哈萨克族男生的体重指标在前十年个别年龄段出现了快速增长,后二十年大部分年龄段出现了快速增长。

表4 新疆7-18岁哈萨克族男生1985-2014年体重变化情况(单位:kg)

2.4 1985-2014年新疆哈萨克族男生体重指标变化规律

哈萨克族女生体重指标在1985-2014年,7-18岁各年龄段均呈现增长趋势,30年平均增长了6.43kg,其中12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大,平均增长了10.68kg;18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小,平均增长了1.53kg。

由表5所示,前十年7-10岁、12、13、15岁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后十年除17岁以外的各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中7-16岁p值<0.01;前五年只在8、9、13岁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后五年在9、11、12岁年龄段的体重增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哈萨克族女生的体重指标在前二十年大部分年龄段出现了快速增长,且1995-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后十年只有部分年龄段出现了快速增长。

表5 新疆7-18岁哈萨克族女生1985-2014年体重变化情况(单位:kg)

3 讨论

从生长发育的规律来看,30年新疆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指标基本是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增长,且呈现出着青春期阶段快速增长,之后逐渐放缓的趋势。从纵向变化趋势来看,增长幅度最大的基本出现在1995-2005年,哈萨克族男生的体重指标在1995-2014年均出现快速增长,哈萨克族女生的身高在1985-2005年出现快速增长,表现为多数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哈萨克族男女学生的相关指标基数并不高,需要更好的为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体制保障和宣传教育,改善生活方式,有效促进身体发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言[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8/21/nw.D110000renmrb_20160821_2-01.htm,2016-08-19.

[2]武杰.2008年新疆维、汉7~18岁学生体质调研报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9.

[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s://baike.so.com/doc/24468687-25312554.html.

[4]周爱光,陆作生.中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9):1-7.

[5]Yarcheski T J,Mahon N E,Tarcheski A.Social support,self-es-teem,and positive health practives ofearly adolescents[J].Psy-chol-Rep,2003,92(1):99-103.

[6]王雅林.人类主活方式的前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

[7]孙莹,陶芳标.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学校心理卫生,2005,19(11):741-744.

[8]张元阳,黄玉泉.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39-41.

[9]赵霖,甄峰,等.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与出行的影响[J].人文地理,2013,(1):56-61.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年龄段体重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写作教学中融入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策略研究
哈萨克族小学生识字策略探究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称体重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