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5-10季茂岳王晓峰孙卫国

关键词:新疆师范大学创业项目学院

季茂岳,王晓峰 ,孙卫国

(1.新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师范大学 校长办公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3.新疆师范大学 教务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结合《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2014年新疆师范大学正式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015年响应教育部号召组织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在学校师生间引起较大反响,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丰富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1 立项情况

表1 2014-2017年立项情况汇总

图1 2014-2017年大创项目立项统计图

从图1立项情况看,学生参与人数与立项数逐年递增,项目完成比例和完成质量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创新项目比例高达76.7%,创业项目比例仅为23.3%;各学院立项数差距明显,立项数最多的为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文学院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5个学院立项数占全校项目总数的46%,从未获得立项的学院还有外国语学院和音乐学院。

1.2 项目完成情况

2016年我校共立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79项,中期检查合格及以上者为137项,合格率达76.5%;整改16项,占立项数的8.9%;撤项22项,占立项数的12.2%;整改和撤项的项目65.7%集中在校级项目。撤项比例最高的为语言学院,10个立项项目中的8个项目被撤项,不通过率达80%;教育科学学院,6个项目中的3个被整改,不通过率达50%;体育学院,22个项目中的10个项目被撤项或整改,不通过率达45%;初等教育学院,23个项目中的9个项目被撤销或整改,不通过率达43.4%。

2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表2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与获奖情况统计表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部自2015年起正式启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校已连续参加三届赛事,2017年全疆共有33个高校,1191个项目参加比赛,而学校仅有8个项目报名参加比赛,获得自治区铜奖一项,学生参与人数太低。该项赛事侧重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师范类学生的从教意愿较强,创业意识明显不足,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不高,同时教师创业经验相对不足,指导能力偏弱,多种原因导致我校在该项赛事上成绩与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存在较大差距。

3 主要做法

3.1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为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本科生人才培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先后制定了《新疆师范大学专任教师育人岗位管理办法(试行)》《新疆师范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新疆师范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新疆师范大学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实施办法》,修订了《新疆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认定办法》,起草拟实施《新疆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新疆师范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3.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培养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成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在项目培育和孵化方面给予经费、设备和场地等多项支持。学校还面向广大师生免费开放实验室和各类公共教学平台,部分学院还积极成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3.3 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自2015年正式启动《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设定6个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并将创新学分作为本科生授予学历学位的授予标准。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学术讲座、技能竞赛、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等多项创新实践活动。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做好学校人才培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着力推进全员育人、本科生导师制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鼓励选聘校外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校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知识。

3.5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

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推进,学校每年划拨3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校级立项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部分经费用于项目的专家评审费,对获得国家级立项并指导学生顺利结项的指导教师奖励1000元,对获得自治区级立项并指导学生顺利结项的指导教师奖励500元。

3.6 扩大校企合作

不断建立和规范实习实训基地。近年来,学校逐渐加大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方式,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挂牌等形式不断规范实习实践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目前,与学校签署合作协议的各类实习基地已达119家,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平台;不断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不断扩充学生的创业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4 存在的问题

4.1 组织机构尚需完善

目前学校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部门有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务处主要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校团委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要负责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各部门工作难以统筹,效果不佳。

4.2 资金投入应进一步加大

目前,学校每年划拨30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这部分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每年70余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支持由自治区财政提供。目前,学校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创业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培训、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创新创业的组织管理均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同时学生仅用2000-10000元的资金很难开展有效的创业活动,创新创业资金缺口明显。

4.3 学生的积极性尚显不足

随着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参与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不足每年级学生总数的15%左右,无法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要求。学生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除了对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不够外,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不高、教师的指导不够、学校的创新创业环境不强等都导致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4.4 项目完成质量不高

目前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有77%的立项项目为创新项目,23%的立项项目为创业项目,创业项目比例明显偏低。项目的结项材料多为科研论文或调研报告的形式,而所发表的论文级别中属于国家核心期刊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外,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也是项目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同时,学校50%以上的学生为师范类专业,这些学生在大三学年全部要赴南疆中小学校参加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因工作压力大、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诸多原因,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学生项目完成的进度,并且这些学生远在南疆不能及时参加学校的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等工作,影响了项目完成质量。

5 建议对策

5.1 健全组织机构

建议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已成立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功能。据了解,2002年黑龙江大学就率先成立了创业学院;2016年广东省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的高校已达52所,占高校总数的38%;2016年江西省各高校建立的创新创业教学机构已达167个,建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达2800个。创新创业专门机构的成立将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构、开展与实施;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宣传、组织和培训;创新创业基地的建立、资金筹措和项目培育等各类活动。

5.2 加快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要求各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据悉,江西省2012-2015年各高校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达17.8亿多元,其中用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资金达17亿多元;同济大学2003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就达3千万元;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类专项基金达1.5亿元;建议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逐步加大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创新创业活动配备专项工作经费。

5.3 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若干文件精神,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尽快修订《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特聘岗选聘办法》,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作为教学特聘岗的选聘条件;制定校外导师选聘管理办法、校内教师赴企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增加学生获得实践知识的渠道,提高学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水平。同时,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学分认定、讲座培训、教师指导和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予以保障。

5.4 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

加大创新创业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宣传栏、微信公众号、QQ群、网站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建立和参与创新创业社团,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沙龙等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胡海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类型的效能比较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14-120.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3]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50.

[4]梅伟惠,孟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8):9-15.

[5]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6]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7]邓淇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创业教育,2014,5(1):33-35.

[8]商光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J].福州大学学报,2011,3:102-106.

[9]卓泽林.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10]曾骊,张中秋,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11]王占仁.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争论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5,13:113-119.

猜你喜欢

新疆师范大学创业项目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喻白杨作品
吕蓓佳作品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