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网络“脱口秀”节目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8-05-08马瑜泽

新媒体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教育教学

马瑜泽

摘 要 “脱口秀”作为当下流行的文艺创作节目,在丰富节目类型、娱乐大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网络综艺“脱口秀”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好地贴近了受众,尤其符合众多青年朋友们的口味。《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网络文艺“脱口秀”节目迅速走红,在丰富着我们文艺节目百花坛的同时也引起了笔者关于脱口秀节目未来发展在思想导向、创作倾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脱口秀;未来发展;吐槽大会;网络文艺;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4-0110-04

综艺娱乐节目喜闻乐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它调剂着社会气氛,改善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以幽默的语言表现力吸引了不少观众,展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脱口秀节目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重新塑造了人们的个性和人生态度。我们可以说“脱口秀”节目影响着它的受众,让他们变得更开朗,更积极,更有进取精神。“脱口秀”在丰富节目类型、娱乐大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脱口秀”节目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尤其是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巨大。“脱口秀”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这是由于脱口秀节目内容带有明显的态度偏向。而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没有稳定性,节目传播承载着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在互联网传播时代,尤其是在相对宽松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这里对于网络“脱口秀”节目提出几点思考。

1 网络“脱口秀”节目在我国本土化创新发展,要坚持“中国特色”

1)我国网络“脱口秀”节目要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向。2014年10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作品“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媒体传播者肩负着正确思想引导的责任。

“脱口秀”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掀起了“冲击波”。“脱口秀”作为一种节目样式,最早出现在美国。这种节目一般是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话题,不照本宣科,根据谈话主题脱口而出,被形象地称为“脱口秀”。国内的谈话类节目是在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说》在中央电视台开播,才真正为国内受众所关注。尽管《实话实说》在创办时借鉴了美国“脱口秀”节目的经验和模式,但是中国谈话节目从一开始就走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直到现在的网络综艺《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在创作原则上都在努力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偏重于社会效益,节目策划、录制和传播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向,这是脱口秀在本质上“中国特色”的最重要的体现。

2)在节目形态上,主持人和嘉宾的单人“脱口秀”节目形式发展迅速并得到认可,这也是“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独特之处。除了《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等多人谈话的形式,《金星秀》《龙洋脱口秀》《今晚80后脱口秀》和如今流行的网络节目《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都是单人“脱口秀”的典型代表。单人“脱口秀”为主的节目形态,符合我国受众的相声观看心理基础。这种发展趋势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的广大受众历来热爱观看相声,国外人称之为“stand-up comedy”,即单人喜剧。其中,《吐槽大会》就是把主持人和嘉宾的单人“吐槽”脱口秀表演进行了拼接而组成的节目。笔者认为单人“脱口秀”的流行和大家对相声的喜爱和观看习惯有着密切联系。当然,单人“脱口秀”受众广泛也表明“脱口秀”主持人及嘉宾的单人“脱口秀”极具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社会影响。

3)在节目内容选择上,中国式“吐槽”均符合中国本土语境的一种幽默习惯表达,同时满足了受众参与批判和思考的态度。发挥“脱口秀”娱乐调侃功能的同时,我们始终把传递正能量的积极引导放在首位。

“脱口秀”节目策划人李诞及其团队的不但精心挑选出每期节目的主要嘉宾,还要努力通过脱口秀嘉宾团队的轮番上阵“吐槽”给观众带来欢乐,让受众产生积极、乐观的心理,最终获得大众对明星及生活中雷同的现象的包容和客观理性的态度。例如《吐槽大会》的内容选择上不仅是简单的主题体现,而是每一期节目主邀嘉宾的选择所体现的主题,当然也包括主持人的选择上。

我们从表1可以发现,《吐槽大会》10期节目再加1期贾玲做嘉宾的新春特辑共11期节目的话题“吐槽”大会。每一期作为主嘉宾被大家轮流“吐槽”,而这些“主咖”都是备受关注并且有很多网友曾经参与或者想要参与“吐槽”的明星。从节目标题,可以看出中国式“吐槽”的幽默语境特征,例如王祖蓝矮但却很有才华,再例如大张伟抄袭假唱却也拥有真正的创作天赋,这些被揭露的内容符合中国人“吐槽”饱含积极提醒的人文关怀的语境。因此,大批网友都在期待着这场语言盛会,并且在观看中国式“吐槽”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受眾思考、参与、再思考的良性传播效果。

对于在新媒体背景下把控难度较高的“网络文艺”而言,这样大胆的创新和选择是非常值得人敬佩的。然而,我们必须要辩证的看待结果,进一步升华主持人的娱乐能力。显然,目前从节目播出效果来看,张绍刚作为主持过《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张绍刚也拥有着“脱口秀”节目的主持才华和较强娱乐大众的能力。

2 网络“脱口秀”节目要坚持正确导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才能制作出文艺“精品力作”。这也是自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来多次强调的主题。

播音员主持人,第一位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其次才是语言艺术工作者。党的新闻工作者,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政治素质要牢牢把握住,不能出一点偏差。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节目,包括“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都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责任,我们首先是党的宣传员,其次才是节目内容的传播者。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艺术家也经常强调首先是党的宣传员这一点。我们更应该坚持发展这一项原则。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网络综艺“脱口秀”节目的创作思想导向问题。

网络综艺“脱口秀”作为百花齐放的文艺节目花坛中的一枝,在发展的过程中,方向一定要正确,必须要有修剪歪枝歪叶的意识。倘若不提前防范党的宣传员这个“大我”和“脱口秀”主持和语言表达的“小我”的统一,一不小心便会在节目制作和语言表达上出现偏差,例如片面传播个人价值观等都是严重自我的表现,对社会带来或好或坏的思想传播和影响。

可喜的是《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包括网络版本的《今晚80后脱口秀》等都在正确的文艺创造导向的道路上前进。但是笔者面对当前新媒体较为宽松的网络传播环境的创作空间,可谓是喜忧参半。

3 网络“脱口秀”节目内容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内容上坚持本土创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革命胜利的道路必须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取得民族团结和革命伟大胜利的秘诀所在。在笔者看来,历史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历史成功经验的规律可以给人们以借鉴和学习,“脱口秀”语言节目的发展更是如此。“脱口秀”在我国的发展出现了“吐槽”段子“来相会”的趋势,通过收集来自全国人民生活中有趣的、有代表的、有普遍性的段子语料,通过优秀段子手的改编加工,再通过优秀策划团队的总结整合成为有社会意义的内容,最后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节目中。人民群众看的是网络综艺“脱口秀”,乐的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这份智慧结晶最终回到了群众的眼睛里、耳朵里和心里。这就是“脱口秀”本土化接地气的原因,也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道理。

然而,无论是电视上的还是网络上的“脱口秀”的创作,都应该是遵循内容积极的、为人民服务的、传递正能量的文艺作品,绝不能为了收视率、点击率的经济利益,走入把低俗的内容等同于通俗的误区,切忌过度娱乐,要主要把控合适的“度”,这就需要加强主持人的评论和引导作用。

2)内容要把控合适的“度”,传播上加强舆论引导。“广播电视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向窄播化、栏目化方向发展,就节目的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研究受众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网络“脱口秀”视频节目也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非常重视对受众的前馈、反馈,尽量对受众的喜好口味的了解好对症下药,以期获得最佳的社会效应。当前,“脱口秀”节目也是段子丰富多彩,从上海到北京的“噗哧”脱口秀线下演出活动就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的段子达人也有不少。但是,为了对受众价值观的进行正确传播,准确、优秀的评价和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培养著名的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培养优秀的评论员,就是强调播音员主持人对新闻的评述能力。因此,要增强“脱口秀”主持人以及“脱口秀”演员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包括把握政策的基本功,组织舆论的基本功,分析“脱口秀”内容评论的基本功。毕竟“脱口秀”的内容纷繁复杂,需要一个更为及时准确的把握和舆论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塑造优秀的网络“脱口秀”节目,为观众带来更多的优秀节目。

推动“网络综艺”发挥积极社会功能。这样才能让广大人民受众看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佳品。

4 网络“脱口秀”节目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播音语言的规范性,主要是指语言(声、韵、调)词、词法、语调、语流都要符合普通话的要求,遵从普通话的规范。为什么要着重提出语言规范性的问题?这是由于网络“脱口秀”所面临的新媒体传播背景的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当前部分人对此问题存在理解误区。

首先,网络语言的传播确实缺乏长期有效的规范,网络节目内容的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存在着严格的“守门员”,使得网络上的节目语言内容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成了语言的放假甚至是语言的狂欢。随着广播电视节目语言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网络脱口秀节目出现了部分不规范的现象,并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部分“脱口秀”演员也有着浓郁的口音且深受受众喜爱,因此,有人提出不用说规范的普通话,节目看着有意思就行。很明显,这是错误的。确切地讲,观众喜爱的是表达者的语言魅力和个人魅力,有时候恰恰是口音给受众留下了伴随式快乐的记忆,而不是语言不规范本身。

媒体语言必须规范,强调规范是大众传播的必然要求,推广普通话以媒体语言为榜样,所以媒体语言应高标准、严要求。因此,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节目内容,大众传播都应该注重语言规范性。更何况是以语言为节目内容的“脱口秀”,切不可单单只为了“秀”而直接“脱口而出”,应该有思想上的追求更加规范性的意识。

“脱口秀”节目重在内容和观点评论上,不能说内容有意思就不需要讲规范的普通话,但是如果能够用更加规范的语言表达是更高水平的追求和体现,推广普通话也必须是我们的职责。当然,“脱口秀”主持人和表达者都需要天赋,因此既能“脱口成秀”又能讲规范的普通话是非常难的,需要秉持正确的网络“脱口秀”主持原则。

5 重视“脱口秀”人才培养

在发展专业人才方面,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上重视并开启“脱口秀”人才培養计划,以坚持电视节目人才培养原则,统领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育实践。争取让教育教学努力走在“脱口秀”语言工作者“摸着石头过河”的前面。

目前,“脱口秀”节目越来越多,受众也越来越广泛,对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的影响较大,我们必须重视这个“发声筒”人才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开辟相关的课程,从而把控“脱口秀”声音传达的是有利于人民的声音。因此,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脱口秀”传播人才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以坚持电视节目人才培养原则统领人才培养工作,优化播音主持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坚持将电视节目人才培养原则融入“脱口秀”语言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脱口秀”是语言工作者,但首先得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专业的教育教学去把控和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势必对于未来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和社会影响要画一个

问号。

总而言之,“脱口秀”语言工作者,首先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牢记时代感、使命感,始终立志于在党的领导下走正确的文艺创作之路:与时具进、百花齐放的同时,发挥节目对广大人民的鼓舞作用,推动人民思想前进。

以上就是笔者关于网络综艺“脱口秀”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网络综艺脱口秀节目都应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提出的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精品文艺创作,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民的艺术”。文艺创作既要坚守“人民性”,把紧道德底线;又要立足“艺术性”,尊重艺术规律。笔者希望通过此探析,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人才,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青,郑蔚.电视娱乐节目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彭文祥,付李琢.何为“网络文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12).

[3]姚喜双.播音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4]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邹立志.从语言系统的本身看网络语言的规范[J].修辞学习,2007(3):61-64.

[6]姚喜双.加强媒体语言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3):43-45.

[7]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8]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9]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10]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1]傅晓峰.浅论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华章,2010(7).

[13]白龙.播音主持表达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4]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5]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教育教学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