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

2018-05-08黎凤仪黄忠凯蒋雄炽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手机身心健康大学生

黎凤仪 黄忠凯 蒋雄炽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成因的析,深刻剖析手机依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干预对策,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等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手机依赖开展高校身心健康心理教育。

关键词:手机;大学生;身心健康;依赖

本文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赛恩斯学院进行了调查,共250名学生接受了这次随机调查,收回202份调查问卷。现在手机人人具备,智能手机普及率几乎为 100%。调查结果显示,承认有手机依赖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其中有5%属于严重手机依赖者,这些学生承认离开手机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手机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手机对大学生的作用

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40多年来,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讓人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交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进步,手机的功能己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通话和短讯,而是成为集工作、学习、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出现,带来了信息时代的又一次革命[3]。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手机成为大学生继电脑之后的又一新宠,由于携带方便,可以在课堂、寝室、图书馆等多种场合随时随地上网,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另外手机的应用广泛,交友、刷微博、收发微信、看电子书、看视频、听音乐、购物、玩游戏,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人们与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2 手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总结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认为手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包括 :

2.1 部分大学生沉溺于手机游戏,导致自己注意力无法集中,不能处理好学习和手机之间的关系,经常存在心理上的失落感和空虚感,依赖手机打发时间,结果造成自己学习能力下降,养成不良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惰性思维。

2.2 不能控制手机使用的冲动和时间,特别是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宿舍WIFI不限时开放,手机流量过大等因素,导致在原本属于睡觉的时间,很多大学生疯狂刷微博和微信,这样就严重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生理出现问题,新陈代谢、免疫力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在调查中有84%的同学选着睡觉的时候把手机放在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睡觉也会放在身边;有91%的同学睡觉前查看手机是每天必做的事情;52%的同学每天睡觉前玩手机超过半个小时以上。

2.3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那么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影响上课的质量,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精力会无法集中,这就容易错过某个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我们医学生,出来工作后是直接面对病人,学习上容不得任何的一丝马虎。课堂上不单只有学生,也是教师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阵地,课堂秩序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好,讲课会生动有激情,信息量大,相反,讲课的时候就有可能敷衍。在调查中,有94%的同学选择带手机去自习;上课经常玩手机的达到87%,而上课一直在玩手机的同学占3%。

2.4 手机电磁波属于高频电磁辐射,人体受到长时间的电磁辐射,会使细胞膜活动能力受限,可引起细胞膜共振,常见的生物效应有头痛、头昏、易怒、疲劳、视力模糊,食欲、记忆减退、听力和睡眠干扰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电磁辐射存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可能[5]。长时间或在黑暗环境下使用手机还会引起眼睛干涩、颈部僵硬,背部及手臂肌肉疲劳、手指关节损伤等,玩手机时使用耳机,手机耳机通常会达到100分贝[6],存在听力损伤的隐患。有的学生过马路时会看手机,骑自行车时会看手机,有可能引起交通事故发生意外。

3 出现手机依赖的主要问题

3.1 情感缺失,孤独感加剧 大学生处在个性形成和确立时期,其成长的过程将充满很多的矛盾和迷茫,特别是在初入社会后,了解到“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的社会规则后,对未来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将心中的愤懑释放出来,而手机恰好在这个时候给在迷茫的同学们发泄的机会,控制力差点的同学就这样沉迷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一发不可收拾。大学生更加需要情感,而调查中发现有71%的同学出门忘带手机的话会出现心神不宁和落寞感;62%的同学当手机没信号时就会开始烦躁;95%的同学在无聊之余首选手机来打发时间。

3.2 压力 90后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面临着就业、考研、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不仅要掌握本专业 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和未来就业相关的能力,面对这重重的压力大学生一时不知道如何缓解,于是采取逃避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冲突。而智能手机的独特优势成为大学生缓解 压力的首要选择方式。

3.3 社会网络强化手机绑定 现代社会,人们对手机的使用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手机在社会网络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需要借助手机来维持社会关系,接收社会讯息;班级需要手机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学校要通过手机来发布通知、联系学生;甚至更有各种购物、支付以及聊天等网站或软件对个人信息进行绑定。手机已从各个层面实现了对个人的人身绑定,不使用手机会使人产生被排挤隔离的心理压力。

4 手机依赖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加强心理疏导,促进交流 学校应当加强心理疏导,不能强制性的一味禁止,毕竟手机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符合大学生的需求的,只要不过度使用,手机亦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好帮手。

4.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认识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位置,充分认识到手机依赖症对身心的伤害,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让其左右我们的情绪,尽量减少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让手机回归它的工具本质,理性的使用手机。

4.3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学生有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的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念和良好的习惯。远离手机的危害,制定合理使用手机的范围,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体验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脱离虚拟世界的诱惑。在调查中问到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时,大多数同学都表示应适度使用手机,81%的同学感觉到了手机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有26%的同学明白手机带给他们的困扰,但就是无法摆脱。

5 结语

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日趋严重,对其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使大学生尽快克服手机依赖的现象,养成正确、健康、合理、适度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正确认识手机在学习中的位置,让手机真正成为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9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0,24(3):252—254,261.

[2]逄方圆,宗宇.新环境下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危害分析及应对策略[J].统计与管理,2014(7)94—95.

[3]陆少艳,周王义,金华利,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3,2,27(2):89—92.

猜你喜欢

手机身心健康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