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研究

2018-05-08刘志遥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摘 要:本文从建设特色馆藏、分类用户服务、社会参与共建和新技术新理念四个部分梳理展示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主要内容,呈现其发展态势和主要问题,以期为该领域工作的决策和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新技术新理念

当代图书馆面临着文化变迁的巨大挑战,能否变革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关系着公共图书馆这一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生死存亡。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近几年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开展情况的相关资料,尝试梳理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主要内容,呈现其发展态势和主要问题,以期为该领域同仁的决策和工作提供参考。

1 建设特色馆藏

大型图书馆目前大多已实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衔接的交互运行。走进一座图书馆,用户所接触的信息资源不再仅限于馆藏的纸质文献,而是涉及到了数据库、馆际互借等带来的海量数据。如今知识共享度、信息需求度和信息量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这就要求图书馆不再仅仅充当一次文献的搬运者,更要努力加工创造出更多的二、三次文献来服务用户。如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内建立专题馆、专题展览,提供参考目录、专题服务,都是试图在自身馆藏(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数据)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呈现自身特色、挖掘潜力馆藏、进行知识管理的表现。

例如:南京图书馆在古籍馆藏基础上,进行古籍专题展演,建立国学研究所,举办“阅读节”和主题论坛,动员公众诵读经典;河北省图书馆成立燕赵红色记忆馆,挖掘河北省多种载体的红色资源,成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圳图书馆设立了时装、法律、商贸和东盟信息资料4个专题;“广州图书馆动漫玩具专题分馆”是国内第一家动漫和玩具的专题图书馆,以收集世界上众多玩具和书籍为主,独具特色;首都图书馆设法律主题馆,提供政治、法律类图书3万余册,各类工具书1万余册,法律期刊40余种;天津图书馆设音乐图书馆,开展公益性音乐普及推广活动。

2 分类用户服务

当代人的需求五花八门,图书馆计划经济时代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式已过时。当代公共图书馆建设需要以“设计思维”去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对用户的分类是首要工作。

这种分类既可以按年龄划分,又可以按职业划分,还可能按国别划分,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分类标准。

例如:广州图书馆针对广州大量的外来人口,设“多元文化馆”“语言学习馆”,促进不同文化交流,提供外语及中文( 粤语)的学习交流平台。举办多元文化系列讲座、展览、“真人书”活动等,还设立创意设计馆,为艺术设计爱好者、艺术高校师生、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等搭建艺术设计信息的交流共享平台。苏州图书馆是儿童阅读品牌活动建设倡导者,有“悦读宝贝计划”、“少儿乐园”系列讲座、未成年人流動图书大篷车等活动。安徽省图书馆上门为老年读者提供服务,开展老年人计算机培训课程等。河北省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建设农民工阅览室;天津图书馆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图书馆、职工读书会;山西省图书馆成立成立课题阅览室,为科研工作者和教师、研究生服务

图书馆用户分类并没有死板教条的标准,图书馆需要认真研究自身用户的人群构成和需求特点,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最优化的布局。但要注意的是,图书馆特色服务不可超出图书馆服务工作范围,“文娱活动的人性化不等于图书馆独特的服务性。任何脱离特色馆藏与特定读者群的服务都不能说是图书馆特色服务。”[1]

3 社会参与共建

图书馆单靠自身的力量是薄弱的,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其服务目的就是公益惠民,应开展广泛的社会合作,提高民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此社会力量包括政府、同行、媒体等各类机构社会团体,也包括普通读者、志愿者等松散的个人。

3.1 争取广泛的合作对象

以杭州图书馆为例,09年杭图与市文明办合作,将“市民大学堂”引入图书馆;10年与市西湖读书节组委会、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合作举办全城朗读活动;之后又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市妇联、市健康办等合作推出各类活动,提升了“文澜大讲堂”的品质,提升了品牌美誉度。10年3月杭图推出“心随阅动——大型主题阅读秀”,与茶叶博物馆、星巴克等合作开展活动。[2]成都图书馆在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果。文化品牌“锦城讲堂”已积累了涵盖众多学者和各行专家的讲师团队,少儿阅读推广引进了灵慧亲子读书会,它致力于阅读推广人才培养、亲子社群经营、读书会产品研发和推广,可谓"中国民间读书会孵化器",为成都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做了很大贡献。

3.2 开展志愿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正式开展志愿者服务始于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随后普遍推广起来,能有效缓解图书馆人手不足、专业不精、资源不够等问题,成为推进图书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以重庆图书馆为例,重图目前有专门的志愿者管理部门——“重图志愿者协会”,定期招募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服务图书馆的各项读者服务,包括少儿活动志愿者、影摄像志愿者、文稿志愿者、速录志愿者、英语志愿者等。[3]不过图书馆志愿者团队建设也有很多问题亟待优化,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工作跟不上、岗位设置不合理、工作内容枯燥简单、鼓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良性开展。

3.3 策划举办各类活动

香港公共图书馆推行“阅读大使计划”、“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和读书会活动,与学校、教育团体紧密合作,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民间阅读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积极性;河北省图书馆学会连续主办了三届河北省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竞赛,通过征集评选服务创新的优秀案例,为河北全省图书馆界搭建一个交流服务创新理念与经验的平台;深圳图书馆发起“学术文献抢救计划”,通过活动平台,广泛征集民间文献资源......可以说公共图书馆争取社会力量的最佳办法就是策划实施吸引人的活动,以活动的形式整合各类社会力量。

4 新理念新技术

近几年,时代发展和转型需要使得图书馆界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理念,这些新鲜事物每一种都在刷新着人们对传统图书馆形象的认识。

4.1 图书馆创客空间

2016年11月,第7届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会议的主题是“创客空间:图书馆里的创造力”,国内外图书馆届人士在会上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而近两年,国内各大型公共图书馆都纷纷建立类型各异的“创客空间”,以成都图书馆为例,目前馆内已入住7支创客团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创客活动,比如“创客散打”、“创客机器人”大型活动、“力剧场”系列活动、“麋鹿青年成长计划”等,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活力。

4.2 “图书馆+书院”模式

山东省创新实践“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各级图书馆建设了“尼山书院”。每座“尼山书院”都有一个统一标牌,一尊孔子像,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板,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一个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而活动内容包括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已形成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此模式为图书馆的发展运营模式带来新启发和更多的可能性。

4.3 图书馆文创

图书馆开设文创商店在国外并不陌生,國外很多图书馆又开有自己的线上线下文创产品商店,一方面可以宣传自身藏品的知名度,为图书馆馆藏加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补充图书馆的运营经费。但这种模式对国人还很陌生。其实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网店“国图旺店”已在淘宝网悄然上线,成为国内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推广的先行者。图书馆文创产品可挖掘的内容很多,比如馆藏资源复制品、出版品、衍生纪念品、体验型产品、文创APP等,只要把握好限度和原则,图书馆开展文创活动是大有可为的。

4.4 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真人图书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面向的一类特殊智力资源,这些“真人”能分享生活经历、阅读经验等,具有“人际交流与分享”的组织优势。作为知识中心,图书馆要超越图书,超越传统的图书馆,尽一切可能开发可利用的知识资源,既包括数据、信息等显性知识资源,也包括真人书、创新协作等隐性知识资源。[4]目前广州图书馆等少数图书馆已开始进行此方面的尝试。

4.5 书店新理念

近两年在城市中,开始出现一些富有活力的书店,大型如方所、今日阅读、言几又、台湾诚品书店等,小型如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小书吧。它们通过空间设计、内容创新和服务理念的变化,增强书店的阅读体验感,提供城市一个个交流共享式的文化空间,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变革、服务创新、空间营造都都充满启发。

4.6 机器人馆员

1994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正式用于图书馆,之后开始出现在许多图书馆中。美国康涅狄格州西港图书馆有机器管理员“南茜”和“文森特”,能说19种语言;德国洪堡大学图书馆投入使用的图书搬运机器人的基本功能是在总服务台与各功能区之间自动传送需要上架和分检的书刊;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搬运机器人可以根据指令将图书送到指定的地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曼索托图书馆,采用了一种先进的机器人堆叠书库管理系统,大大节约书库面积;而国内有清华大学图书馆有可爱的机器人咨询馆员“小图”[5]。在当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冲击下,图书馆早已发生巨变,机器人馆员定会广泛参与到未来图书馆馆员大家庭中。

参考文献

[1]褚大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特色服务存在的两大误区[J].中国证券期货,2011,(第8期):169

[2]刘莹.争取社会力量推动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品牌化发展*——以杭州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6,(第2期):77-80

[3]曾婧.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活动中引入志愿者的思考:以重庆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3,(第5期):80-82

[4]董小乔.基于真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第7期):108-110

[5]于健,白福春.谈图书馆创新之机器人馆员[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第2期):56-59

作者简介

刘志遥,女,成都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