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作为

2018-05-08韩禹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

韩禹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体系的外化形态,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了民族精神世界观和精神人文价值的精髓。公共图书馆作为最普及的文化输出平台,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功不可没,本文对其价值与作为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作为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多元文化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我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包涵了许多优质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品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它在履行自身职能的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做出了许多贡献,一方面符合了时代的主题,即文化大繁荣;另一方面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前进方面,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有效地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进行了衔接。

1 公共图书馆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激发智慧

我国是一个古老而智慧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大量的文明成果,我国四大发明举世瞩目,这都反映了我国人民智慧的精华。作为东方大国,和西方文明不同的是,我国更注重“意”的传达,所谓意在言外,强调自身反思,内在超越的智慧启发,西方文明更加注重外界自然的研究,追求不在场的智慧,而我国则不同,早早地就对生命、生活有着更多的感悟和体会,我国许多文明都展现了这一特征。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体现了特殊的感悟式的智慧,生活和生命在此感悟中得到升华,这是比较高级的一种智慧形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它依靠自身便利的条件和資源向大众传达和输出传统文化,通过书籍、影像资料、讲座等形式为大众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大众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一形式来激发自身智慧,提高应对生命、生活的能力。

1.2 引导公众参与当代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反映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是否具有共通之处,是否已经完全过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认为,历史并未走远,所有的历史其实都在当下,按照萨特存在主义观点,历史依着现在而存在,这个“现在”,才是历史的地盘。传统文化发源于人,应用于人,它被浓缩在了人的身上,反映在人的性格、行为、思维模式当中,因此传统文化势必会成为当代人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精神组成环节和要素。公共图书馆作为这样一个平台和载体,它通过各类活动来实现和读者的互动,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现代文明建设当中,通过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来丰富现代文明体系构建,真正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利用,丰富公众的精神世界和社会价值观念。当代文明构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传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仅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有效的补充。这些都是通过图书馆完成的。

1.3 增添和谐社会内涵

我国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这个词就来源于传统典籍,它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我国民族成分复杂,人口众多,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生活利益,还关系到精神价值体系的层次和张力,和谐并不是无矛盾,而是将矛盾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其成为发展的动力,成为社会向前进步的驱动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它能够利用平台的优势,积极宣扬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民众的信心,提升民众的凝聚力,做好服务窗口的工作,加大主流核心价值的宣传和输出,进一步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2 公共图书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为体现

2.1 整合相关资源

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对地方性质的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收集、编排、分类等工作,尤其对地方志进行了修复再现,对当地文化进行了深度发掘和重现。我国拥有三十多个省,每个地区都有特殊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虽然各具差异,但是都有共性和普世价值,公共图书馆大多开设了地方性质的文献阅览室,对地方文献进行了展览,提供给人们进行多样化的利用。比如有历史类的、经济类的,综合类的,公众各取所需,或者进行专业所需,或者是猎奇,这都对传统文化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传承。地方性质的文献公众一般很难染指,市场上也很难发现,当前图书市场也很难觅到,因此公共图书馆通过自身优势实现了这一点,让传统文化“重见天日”,得到有效传承和再利用。

目前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比如杭州图书馆不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地方性质的文献资料,还邀请专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也就是二次整理,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了“再创作”,比如编排目录,创立现代索引,方便公众阅读,以最低成本来获取知识。甚至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还进行联手合作,共同推出系列文献,比如华东地区的几家公共图书馆联手推出了系列文献,包括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等等,以更加宏观的视角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再现。

2.2 专题活动的有效开展

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许多专题活动,通过专题主题内容的宣传,吸引了大量各个领域和专业的优秀人才,利用它们的知名度对公众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首先开展了讲座类活动,这些讲座的性质都是公开性质的,在主题的选取上也是紧贴时代需要,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选取公众最感兴趣,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通过精妙的讲课,让公众真正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高自身修养素质。其次是开展各种文化展览。展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无法满足上述条件,所以不能很好的发挥这一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条件越老越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各种场地、馆所的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体现了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通过名家大家的作品展览、文物古籍的展览等等,向公众进行传统文化介绍。最后是联合宣传活动。各个政府部门,比如教育部、文化部、公益组织等等机构,利用公共图书馆这个平台进行社会文化发展的宣传,让公众参与进来,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利用多媒体移动终端设备来和公众进行互动,起到很好的效果。

2.3 打造传播和共享体系

公共图书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这个工程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它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利用智能化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共享,真正达到了全民覆盖的地步。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几乎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共享内容涉及到各个年龄层、各个领域的文化需求,形成了书香社会、和谐社会的一股正能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客观体制的原因所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人”这个主体的因素所制约。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其真正的公共服务精神和素质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内容服务,在当前倡导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起到了积极的社会作业和影响,对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价值进行了有效输出,因此值得重视和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葛承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和现实意义[N].深圳特区报,2014-5-6.

[2]孔彬.抚州市图书馆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研究,2014(4):65-67.

[3]李净,谢霄男.浅谈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J].人民论坛,2015(8).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